文 / 黃青松 田聞鑫 圖 / 肖雙良 符曉鳴 陳秀滿
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州委州政府對文藝工作歷來高度重視,近年來,全州廣大文藝工作者勇於擔當,努力加強自身建設,文藝事業不斷繁榮、文藝人才不斷湧現。截至目前,州文聯共有12個文藝家協會(文學、美術、書法、攝影、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文藝評論、電影電視、民間文藝、詩詞楹聯、民間工藝美術),全州本級會員和各縣市會員共16000餘人,其中國家級會員300餘人、省級會員1200餘人、州級會員5000餘人。其中田耳、於懷岸被列入湖南文學「湘軍五少將」榜首,全州20多名文藝家進入「湖南文藝人才三百工程」,33名文藝名家、工藝美術大師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80名骨幹被列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圍繞中心工作,延伸服務手臂
文藝扶貧助力精準扶貧。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湘西十八洞,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州文聯即開始連續組織文藝家深入生活,開展文藝扶貧工作,先後組織人員參加中國作家協會採風團、湖南作家採風團赴十八洞採訪;彭學明的報告文學《人間正是豔陽天》出版並在十八洞村舉辦座談會;龍寧英創作《逐夢——湘西扶貧紀事》報告文學獲駿馬獎後獲省文聯組織開展的「夢圓2020」主題文學徵文活動脫貧攻堅主題文藝創作特別獎,謝慧的《古丈守藝人》獲長篇報告文學三等獎;系列反映精準扶貧的文藝作品走上國內舞臺,曲藝小品《苗寨相親會》、等參加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調演。2019年1月,州文聯舉辦了「美麗鄉村入畫來」全州大型美術精品展,展出作品85件。
文旅融合抓好文化創意。根據州委主要領導指示,打造湘西文化公園,突出內涵、彰顯品位,州文聯安排青年雕塑家孫冬創作、及時製作組雕泥稿,組織州內外名家現場採風,開展楹聯創作,要求切時、切地、切史、切景,對五橋命名,組織書法家進行作品創作,採用國內外進口防腐木進行雕刻創作,這些創作製作與凌宇先生創作黃長龍書寫的《湘西頌》碑石相映成趣。整個過程百名文藝家精誠合作,蔚為大觀。近年來,還為瀘溪縣涉江樓、保靖縣文運樓等文化建設提供創意支持;為龍山太平山建設提供創意支持和詩詞楹聯作品,彰顯其文化品牌;深入酒鬼酒公司,為公司文創產品提供展示平臺和傳播渠道。
文化惠民抓牢文藝下鄉。通過五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管理抓工作成效,開展「到人民中去」文藝志願服務主題實踐活動、「向人民匯報」——下基層慰問演出活動,組織文藝家參與「春雨工程」、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活動,五年來,共組織文藝家700多人次,參加各類文藝演出,為廣大群眾贈送書籍、書寫春聯,惠及群眾10萬餘人。
引領精品創作,抒寫時代讚歌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州文聯始終把引領精品創作放在舉旗幟攀高峰的首要位置,通過不斷努力,近五年來,各類文藝精品膾炙人口,田耳的長篇小說《洞中人》、中短篇小說集《長壽碑》《金剛四拿》、劉蕭的長篇小說《竿軍之城》、黃青松的長篇小說《畢茲卡族譜》、黃光耀的長篇小說《白河》、蘇明剛的長篇紀實小說《血刃》、黃摩崖的長篇文化散文《頭顱中國》、劉年的散文集《獨坐菩薩巖》、聶元松的散文集《湘西記憶》、九妹的散文集《古畫之美》、翟非的《山水湘西》、劉年的詩集《楚歌》、梁書正的詩集《遍地繁花》《只有悲傷無人認領》、文西的詩集《湘西紀》陸續出版。姚笛(紅娘子)的《相愛不畏傷》入選中國作協2018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聶元鬆散文集《時光判斷》、梁書正詩集《我心滿懷人世恩光》入選中國作協2020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田耳獲茅盾文學新人獎,其《金剛四拿》獲鬱達夫小說獎的短篇小說提名獎;劉年獲第六屆毛澤東文學獎和劉伯溫詩歌獎;文西獲「首屆華語青年作家獎」詩歌獎;《筸軍之城》獲2017年度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文學獎;《血刃》獲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梁書正的詩歌獲紅高粱詩歌獎提名獎。
美術創作描繪錦繡湘西,先後舉辦了「湘西畫家畫湘西全州美術雙年展」「美麗鄉村入畫來全州美術精品展」「全州抗擊新冠肺炎主題美術作品展」等30多個展覽,各類作品入選全國美展20多次。主要作品有:王錫忠的《清明歌會》,李萬峰的《萬峰晴雪》《武陵疊玉》《武陵曉月》,彭奎華的《苗嶺深處有人家》《金秋時節醉苗鄉》《家山祥雲系列》,向水英的《踏春歸來香滿路》《暖陽》,夏令兵的《蘆笙系列》《崢嶸歲月—不老女兵》,彭元武的《苗嶺養素》《家山入夢》《故園新霽》,向澤銀的《和諧家園》,陳秀滿、李德華的《湘西喜事》,彭曉君的《金獅祥瑞》等。
音樂創作彰顯文化自信,連續3年舉辦「頌歌新時代」音樂會、「放歌湘西」音樂會、「2020新春音樂會」,出版了《放歌湘西》歌曲集。向遠作詞張君林作曲的《山歌飄滿酉水河》《神秘湘西》2首歌曲分別獲得湖南省第十三屆、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向遠作詞《這一路有你》榮獲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填補了湘西州在歌曲領域獲此獎項的空白,《擺手歡歌》《卡普它》獲得省文聯、省音協舉辦的「瀟湘好歌」年度評選金獎,劉建作詞李永生作曲的《春茶鼓》入選中國夢全國徵歌比賽。於國良獲第五屆韓國春川國際歌劇比賽第一名、首屆日本大阪國際歌劇比賽第一名、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湖南省選拔賽銀獎、第三屆、第四屆湖南省青年文化藝術節聲樂比賽一等獎、2019被烏克蘭教育科學部授予「現代音樂家」文化勳章。湘西州音協連續三年獲湖南省音協系統先進協會稱號。
舞蹈創作展示湘西民族文化深厚底蘊,文藝家們參加大型舞劇《鳳凰》、大型民族舞劇《馬桑樹下》編排演出,其中《馬桑樹下》在北京、濟南、深圳三地進行巡迴展演,並獲得湖南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舞蹈藝術工作者勇挑重擔,圓滿完成建州60周年大慶節目編排和演出任務。
書法創作活力強勁,近年來組織開展書法「六進」文化藝術惠民活動一百多場,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書法展等展覽3次,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州書協榮獲中國書協表彰,在第十二屆國展中,田斌、陳建平、楊雲磊等3位會員共4件作品入展,取得歷史性突破。
攝影藝術傳播湘西迷人風景風情,舉辦湘西攝影三十年回顧展、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全州攝影作品展等多個展覽,《古城聽雨》獲索尼世界攝影獎,《叮叮作響的苗族史詩》獲「拾遺首屆國際非遺攝影大賽」一等獎。
戲劇曲藝緊扣時代主題,一批反映精準扶貧的作品走上國內舞臺,如曲藝小品《苗寨相親會》、三棒鼓《我們脫貧了》、苗儺鼓詞《三接嶽母》參加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讓地方戲劇曲藝登上高級別舞臺。
民間文藝在傳承中弘揚振興,《湘西土家族詞典》《湘西州金石通纂》《湘西州民族古籍叢書》先後編撰問世;州民協先後拍攝製作湘西州民族、歷史、文化、民俗、藝術、醫藥、民間體育等紀錄片21部,共26集,其中《湘西土家族婚俗》《湘西苗族婚俗》專題片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文藝評論形成濃厚氛圍,先後為詩人劉年、梁書正,為作家田瑛、龍寧英、劉蕭、黃摩崖、李菁等舉辦作品研討會,為付家成、劉詠、戴明霞等畫家舉辦研討會,擴大湘西文藝家的影響力。學術成果豐碩,在《文藝理論研究》《文藝爭鳴》等國內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CSSCI期刊10餘篇,3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對話名家》成為品牌,第一期成果結集出版。
詩詞楹聯助推文化湘西建設,創建「詩詞楹聯文化之州」成績突出,吉首市「楹聯文化之市」創建工作已經得到中國楹聯學會的達標批文等待授牌。八縣市創建「詩詞之鄉」和「詩教先進單位」,總數已達47個,其中國家級8個,省級39個。《詩韻湘西》《聯韻湘西》《旅韻湘西》等一批專著出版,謳歌湘西點讚精準扶貧和各項建設成就。
工藝美術享譽州內外,在第51屆、第52屆、第53屆、第54屆全國工藝品博覽會暨金鳳凰創新設計大賽、第十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手工藝術精品展上表現突出,葉水雲織錦《盤盤八勾》、徐克雙《竹編—花瓶》等作品獲金獎。
影視創作在探索中有所突破,《寂寨》、《嫁衣》、《茶緣》等多部電影作品在一定範圍內產生影響,《血盟千年》等影視作品完成拍攝即將與觀眾見面。
各種大型展覽連續推出,2019年州文聯連續舉辦了「翰墨丹青繪湘西全州美術書法作品展」和「禮讚新中國·放歌新湘西全州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鳳凰縣文聯舉辦了2019第四屆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州攝影家協會舉辦了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全州攝影作品展。2020年文藝抗疫推出作品200多件在各級媒體上發表,其中3件獲湖南省文聯文藝抗疫優秀獎,州作協常務副主席黃挺獲優秀組織獎;文藝精準扶貧連續推出作品200多件,在各級媒體發表並多次參加展出。《神地》雜誌、州文聯公眾號成為傳播優秀作品的平臺和載體,推出文藝抗疫和精準扶貧作品專輯分別為2期。
聯通交流渠道,傳播湘西文化
經常組織文藝名家走出去,大力推介湘西文化,2018年劉鴻洲在長沙成功舉辦畫展、吳廷翠走上央視星光大道;在州政府駐長沙辦事處金湘璽賓館,組織60多位書畫攝影名家進行專題創作,其作品長期展出,成為展示湘西文化的重要窗口。特別是2017年吳廷翠參加央視星光大道演出,州文聯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給予支持,吳廷翠充分展示實力,從周賽進入月賽,然後進入年度總決賽,把湘西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自身藝術形象,通過央視推向國際國內觀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獲得了前所未有宣傳效果。
請進來活動常態化,近年來,共接待國內外專家學者300多人次,採風團10餘批。先後有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十八洞採風,廣西作家代表團湘西採風,臺灣青年作家代表團鳳凰行,美國華文作家代表團鳳凰行,2019年1月,「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中國美協十八洞文藝扶貧及採風活動等。
培養文藝人才,形成湘西經驗
建立優秀人才破格錄用機制,先後為田耳、於懷岸、向遠、劉年、梁書正、王愛等人解決工作,打通特殊人才錄用綠色通道,已經形成了「湘西經驗」。
2019年7月19日至21日,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來湘西考察,參觀了州文聯舉辦的「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湘西書畫工藝美術暨文學作品展」, 對全州文藝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召開座談會,鐵凝主席說,她雖然沒有走遍全國州級文聯,但湘西州文聯辦公環境,為文藝家提供創作的條件超出了她的想像。湘西州各級領導如此重視文藝事業,重視文藝人才,必須點讚。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文聯剛剛舉辦了書法美術展覽,來到湘西就看到了與此呼應的展事,行動之迅速讓人十分感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應該要這樣落實到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