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的開頭,喜劇名角金凱·瑞嫻熟地發揮著他的搞笑細胞,一切都是那麼簡單愉快。他飾演的楚門是一個天性淳樸的大男孩,無憂無慮地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島的小城,他是這座小城裡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紀人。楚門看上去似乎過著與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直到他回憶起女孩施維亞。施維亞既是這場真人秀的忠實觀眾,又是該節目的群眾演員,她十分同情楚門,她給過楚門一些善意的暗示,但卻被強行帶離片場。由此開始楚門漸漸發現他工作的公司每一個人都是在他出現後才開始真正的工作,家附近的路上每一天都是相同的人和車在反覆來往,更令人震驚的是,自稱是醫生並每一天都去醫院工作的妻子不是醫生,而且每次都像對著鏡頭在說產品的廣告語。 楚門發現他所生活的世界充滿了謊言,原先30年前奧姆尼康電視製作公司收養了一名嬰兒,他們刻意培養他使其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紀實性肥皂劇《楚門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公司為此獲得了巨大的收益。為了獲得自由,楚門想盡了辦法,最後他決定從海上離開這座小城。影片末尾,楚門發現他面前的大海和天空竟然也是這個巨大攝影棚的一部分時,觀眾就應和我一樣也被震動了,為了把這場真人秀製作得天衣無縫,電視公司確實思考得天衣無縫,但這樣的行徑太殘忍太可恨了。當該劇導演克里斯多福在天上巨大的控制室裡向楚門威逼利誘時,楚門不為所動,毅然走向棚外的自由之路。在此刻楚門(也能夠說是金凱·瑞)脫去了詼諧的外衣,成長為一個為自由而戰的英雄。
《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虛構了一個關於人生與自我救贖的寓言,這部電影發人深思,看似荒誕無稽的手法,卻表達了極為深刻的含義,這樣一部明確的高預算製片廠作品,卻由於導演隱喻及自我參考風格的拓展,為這部電影增添了作者電影的標籤。整部電影瀰漫著一股懷舊的氣息。楚門如同肥皂劇般的個人秀(當楚門逃脫,該節目結束時,兩個保安毫無眷戀的更換了頻道),還有路人邁著笨拙、虛假而冷漠的步伐兜圈,以及誇張的五六十年代的髮型服飾,都體現出電影的懷舊氛圍。而天堂島上近乎未來景象的布景,也從側面體現出其本身的懷舊情調。除了懷舊,壓抑的氛圍在影片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電影中多次使用具有控制性的視角,在一些重要鏡頭中,導演採用楚門周圍無以計數的攝像機的角度來拍攝,來強調楚門所處在的被觀察、被禁錮的狀態。同時,這種鏡頭的周圍布滿暗影的框式布局,給影片和主角帶來了壓抑的氛圍。而導演之所以沒有每個鏡頭都採用這種取景方式,恐怕是想要表現楚門自己所擁有的那種心態,那種對外界監視並不知曉的生活。同樣體現出整個影片壓抑氛圍的,還有劇中那些看似自然實則完全按照劇本的「日常生活」,那些行人、商人、鄰居等,包括楚門的招牌語言,都顯得單調,這或許也可以理解為導演對現實生活枯燥無味的不滿。導演多次將鏡頭對準觀看節目的觀眾,也是將天堂島中的循規蹈矩的生活,與電視外活躍自由的普通生活進行對比,從而使影片的壓抑氛圍更多濃重。這部電影中,讓人所津津樂道的一點,就是它的諷刺潛能——批判新傳媒對社會的操縱,批判商業主義和消費主義
《楚門的世界》是黑色喜劇的經典代表作品之一。影片不僅對道德、人情及世態炎涼進行了有力的譏諷,而且整部影片的製作結構與情節設置也都頗顯主創人員的功力。片中的主人公楚門居住的小鎮上藏匿著5000多個攝像頭,楚門的父親、母親、朋友、妻子、情人、朋友、同事、同學甚至是不相干的路人全都是演員,楚門完全生活在一個巨大的攝影棚內,可以說他的世界是一個虛擬空間,而楚門的一切生活卻都被24小時暴露在全世界的觀眾眼前。這個註定是大明星的小人物完全被剝奪了自由、隱私和尊嚴,成為大眾娛樂工業的犧牲品,然而他自己毫不知情。這樣的想像力真令人嘆服。
電影的末尾,楚門是覺悟了的,他對著攝影機,真的向「上帝」罷演了。天才的導演恐慌了,他將失去觀眾,他竭力挽留楚門,告訴他離開了導演控制的世界是很危險的,但楚門還是走出了那扇門,走向那個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說不管那個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麼,他都不在乎。佛家有「頓悟」一說,並說人的本性自足圓滿,是人世的塵埃覆蓋了它,使它迷失。看來楚門是頓悟了,他要找回那個失去的自我,那個自足圓滿、自由自在的本性。《金剛經》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戲裝遲早要褪去,布景也遲早要撤下,演戲的時候則生龍活虎地演一場,只是別忘了過過看戲的癮,隨時讓另一個「我」——本我,走下舞臺,在觀眾席上,呷一口茶,看看戲臺上的「我」和「他們」,鼓幾下掌,流幾滴淚,明白了這一點,便接近頓悟了。其實,我們跨不跨出那扇門又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們的心靈已經跨了出去。
我們都是一個個楚門,同時也是一個個陪楚門演出的演員。我不斷的埋怨自己,到現在才看了電影《楚門的世界》。開始我以為是楚門有精神問題,老是懷疑被捉弄安排,眼前出現幻覺而胡思亂想。感覺楚門是假的,其他人是真的。可誰知楚門是真的,而其他都是假的。這讓人很害怕,害怕自己就是楚門。我們本身就是楚門,我們一直被導演著——從你出生到你死亡——包括人類。上帝或者自然或者宇宙或者是老子的「道」或者外星人,是這天外的導演,我們都是一個個楚門,同時也是一個個陪楚門演出的演員。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都由著導演按劇情需要安排。你會發現,你根本不存在。你確實是楚門,從你出生開始,上什麼樣的學校,讀什麼樣的書,參加什麼樣的工作都有人替你安排好了,你看似自己做自主的事情,其實也是給你安排好了的。也許這個安排者就是命運,你無論如何去改變,仍然還是你的命運,你的努力恰是你命運的一部分,不要以為是逃脫了命運的安排。
楚門很幸運,他找到了世界的出口,即便他明知道另一個世界不屬於他,但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另外,這部電影似乎還折射出一種社會現象來,那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的父母、愛人、摯友,因為他們是這個世界欺騙你最深的人,不過這跟愛無關。可如果這個現象成立的話,那真相究竟是什麼?我想,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呆在自己的世界裡永遠都不走出去吧,因為那種叫勇氣的東西在當代人的身上幾乎已經喪失殆盡了。平安是福,又何必冒險呢。那麼現在,你開始懷疑人生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