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當媽媽在知道自己懷孕的那一刻、在第一次感覺到小BABY動的那一刻,會覺得無比幸福,那種感覺很神奇、很美妙,「十月懷胎」,媽媽都是辛苦並快樂著。而「一朝分娩」則是給媽媽的一個生死考驗。俗話說:「生孩子是在鬼門關走一遭。」且不說生產過程中會出現羊水栓塞等各種危險,就只說生產過程中的疼痛,都會讓媽媽有進「鬼門關」的感覺。好在現在有了無痛分娩技術,它可以很大程度減輕媽媽生產過程中的疼痛,這是科學帶給媽媽們的福利。那今天紅姑姑就和大家談一談「無痛分娩」。
一、分娩疼痛的等級
醫學把人類能感受到的疼痛分級用量表來測量,無痛為0,最痛為10。級別越高,感受到的疼痛感就越大。針刺手背、用力鼓掌,疼痛約1-3級;頭髮被拉扯、錐子刺大腿,小於等於4級;刀切到手、軟組織挫傷、扭傷等,約4-7級。生孩子的時候,孕婦媽媽子宮收縮,子宮血管受到壓迫,導致子宮缺血引起疼痛;當子宮頸開放的時候,肌肉會變得更薄,胎頭降低,盆骨底會被壓縮,陰道擴張引起疼痛;當孩子出生時,骨盆關節、韌帶鬆弛,易於分娩,這一系列都會傳遞到大腦疼痛中樞,引起疼痛。隨著不規律宮縮開始,直至宮口最終開放到10指,疼痛級別也由1級逐漸加大,達到最高10級,並且持續10小時左右。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能體會,這種痛真的是「痛不欲生」。在這過程中,有些媽媽實在受不了順產時的疼痛,就選擇了剖腹產。以前網上就有報導:因為忍受不了分娩時的疼痛,而家裡人又不讓剖腹產,所以產婦就跳樓結束了自己生命。
二、剖腹產的利弊
剖腹產雖然在寶寶出生的過程中不會那麼疼痛,但也有不好的一面,當孩子剖出來,麻藥的作用失效後,肚子上的傷口卻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痊癒的,會持續疼痛好長時間。所以說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能忍受疼痛,當然還是順產好些,疼痛就一小段時間,產後基本沒什麼問題了,產後體力恢復得也快。那有沒有既可以順產,又可以減輕疼痛的方法呢?這就是現在已經流行的無痛分娩了。
三、什麼是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實際上是一種民間說法,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是使用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讓產婦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後的疲倦,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當宮口開全時,有足夠的力量去完成分娩,讓產婦清醒無痛苦地迎接新生命的誕生。
不過現在仍然尚未找到一種完全不會疼痛的方法,但可以減輕分娩疼痛的程度。如果做到完全不疼,分娩時腹壓或者肛提肌產生的促進作用就會減小,分娩過程就會受到影響。
四、分娩鎮痛的種類
目前分娩鎮痛方法包括非藥物性鎮痛和藥物性鎮痛兩大類。
1、非藥物性鎮痛包括: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其優點是對產程和胎兒無影響,但是鎮痛效果較差。
2、藥物性的鎮痛包括:笑氣吸入法、肌注鎮痛藥物法、椎管內分娩鎮痛法等。
椎管內分娩鎮痛法是迄今為止所有分娩鎮痛方法中,鎮痛效果最確切、用得最廣泛的一種方法。它是由有經驗的麻醉醫生通過簡單的操作,將鎮痛藥物準確注入背部椎管內的腔隙來達到止痛效果。這個腔隙是由一層堅韌的膜分隔開的兩個腔隙(蛛網膜下腔和硬膜外腔),因為所有傳遞子宮收縮疼痛感覺的神經都在這裡匯合。
3、無痛分娩是基於人道主義而實施的,是以維護母親和胎兒安全為最高原則的,對產程的進展也無影響,藥物起效快,作用可靠,給藥方法簡便。它需要的麻醉藥物,只有剖宮產麻醉藥物的1/10,甚至更少,對於胎兒影響極小。全國性無痛分娩相關會議中均明確指出分娩鎮痛對胎兒不產生影響。
4、這項技術在國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發達國家的使用已接近100%。國內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研究,近幾年在大中城市有了廣泛的普及和推廣,隨著無痛分娩知識的更新及技術逐步發展並成熟,人們逐漸消除了無痛分娩對孩子有影響的顧慮,選擇無痛分娩者逐漸增多。
五、什麼情況不能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這麼好,是不是每個產婦都可以應用呢?答案是:否。
有陰道分娩禁忌症、椎管內麻醉禁忌症、凝血功能異常、極度肥胖導致無法進行穿刺的、脊柱生理曲度異常、穿刺部位感染、全身或腰椎部有結核等,均不能無痛分娩。具體能否進行無痛分娩需經醫生及麻醉師科學的判斷。
講了這麼多,您是否對無痛分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呢?總而言之,無痛分娩對孩子影響不大,可以減輕產婦的疼痛感,是一種很好的分娩方式,但不是每個產婦都適合無痛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