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健身環?
文/菲斯喵
進入2020年之後,Switch平臺上有兩大話題遊戲。
先是《健身環大冒險(簡稱健身環)》以「年度理財產品」的聲名走紅於國內,再就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簡稱動森)》在當下的風靡。
同樣都是爆款,兩作有一大區別:前者燃燒脂肪,後者消耗的可能是生命。《動森》很肝,玩家想短時間內完成島嶼改造計劃,非得打亂生活與遊戲上的安排不可。
社交平臺上也確實有玩家感慨:自從沉迷《動森》之後,「打開《健身環》的頻率直線下降」,甚至讓《健身環》處於吃灰之中。
一位ID為米勒與麋鹿的漫畫作者,同樣因為玩《動森》而耽誤了鍛鍊。作者曾表示,「要是動森能結合健身環就好了」。出於這個想法,他畫了一個叫做《健身啦!動物森友會》的漫畫。
漫畫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作者把《健身環》的體感玩法,融到了《動森》的遊戲日常中。例如,「圓環箭」動作被運用到射擊禮物氣球中;「深蹲」姿勢則對應著撐杆跳過河。
葡萄君也曾在愚人節期間,試圖用蒙太奇手法來營造健身環玩《動森》的可能。我和漫畫作者一樣,當時都以為這番聯動只存在於想像之中。
葡萄君曾想像過新垣結衣用健身環玩《動森》
但是在最近,我發現幻想居然成真了。
一邊健身一邊改造島嶼
是的。我們真的可以用健身環來一場《動森》大冒險。這意味著,你可以一邊肝遊戲,一邊鍛鍊身體。兩全其美。
至於怎麼個玩法,來看看Youtube主播Super Louis 64的示範。
上圖所演示的,是一個你可能很熟悉的遊戲場景。蜜蜂追趕,猛男逃竄。與眾不同的是,你可能是在用手移動,而這位主播卻是用雙腿在奔跑。
在手持健身環之後,玩家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奔命」。當然,就算是在跑動之中,玩家也可以利用道具菜單呼出後的時停,來獲得喘息機會。
而你在現實之中跑動得越賣力,遊戲進度也就推得快。這就是健身環玩法在《動森》裡的一種實際運用。
如果只想純粹跑步鍛鍊,主播Super Louis 64發覺了一個合適的室內健身場所。那就是Nook商店。當你在商店中跑動時,兩位服務員豆狸和粒狸便會跟著一塊陪跑。這樣,就算一個人鍛鍊也不至於孤單。
在這種「健身環」操作模式下,其實也是存在用到雙手的操作。遇到選擇道具、使用道具的情況,你就得瘋狂擠壓健身環。像是用捕蟲網抓蜜蜂、狼蛛時,就很考驗擠壓的時機。
也許你已經注意到另一個動作細節。當持有健身環後,呼出菜單的方式居然是做深蹲(實際上還要同時按住手柄R鍵)。這是個燃燒卡路裡的絕佳方式。比方說為了修橋鋪路,你總得蹲下來呼出菜單,從而調出需要的道具。
這麼玩下去,玩家能練成「深蹲戰士」
Super Louis 64給了一個數據,遊戲五分鐘,深蹲30次。作為剛上手《動森》的新玩家,這位主播做視頻時,想必還不太了解極限狀況。如果運用健身環來玩遊戲,玩家在周日那天,興許會累成軟腳蝦。
那天是採購大頭菜的日子。玩家一般得把道具欄清空,全倉購買大頭菜。接著要把大頭菜,一個個擺到地上。整個過程沒法全選,玩家得逐次操作。也就是說,有多少捆大頭菜,就得做多少次深蹲。
在演示中,呼出設計菜單也需要蹲一下身子
這麼說來,買賣的收益多寡,竟也和訓練強度掛上了鉤。
技術之外,還得花大錢
實際上,任天堂並未讓《動森》和《健身環》進行聯動。你在文本中所看到的體感操作,也並非真人演出來的效果。所謂幻想成真,都是Super Louis 64運用第三方手柄轉接器再加上DIY腳本來實現的。
舉一個跑動操作的例子。主播通過自定義腳本,讓接收器改變監聽搖杆功能的信號,由此角色不會因為你使用搖杆而走動半步。他轉而將Joy-Con運動傳感器的信號與遊戲裡的移動關聯。也就是說,你只有在Joy-Con處于震動狀態時去按搖杆,角色才會有反應。
這一通操作其實很是極客。粗略而言,玩家若想要實現健身環遊玩模式,需自備一個手柄信號輸出轉接套件,包括轉接器、無線拓展組件和藍牙適配器。之後要對轉接器進行編程,把關聯健身環信號輸出和《動森》操作的腳本寫入其中。最後將其與Switch連接,讓Joy-Con手柄與之適配。
Super Louis 64在其個人網站上分享了用健身環玩《動森》的腳本。編程的功夫倒是省去了。但玩家要實現同等操作功能,主要還是得花不少真金白銀。
據主播介紹,他所使用的手柄轉接器在亞馬遜上售價95美元,無線拓展組件則要45美元,藍牙接收器可以現成找一個。這些成本已經不少,約合人民幣近1000元。
但最昂貴的,還是《健身環》的價格。主播在視頻中吐槽,遊戲目前在美區亞馬遜的售價已經漲至300美元以上。看來,「年度最佳理財產品」的名號,如今放之四海皆準。
好在,Super Louis 64有一套免去健身環外設的實現方案。具體說來,其實就是將遊戲裡選擇/使用物品的操作,與打拳擊的動作信號關聯;而不是之前的擠壓健身環的動作。
當然,深蹲與跑動的實現方式還是不變的。而如果有心嘗試的玩家沒法接受深蹲,這位主播倒是開了一個方便之門。你可以用組合鍵激活偷懶模式,這樣就不必通過下蹲來打開道具菜單。
而我也由此產生了疑惑:玩家玩這類非健身的遊戲,是否真的需要用到體感操作呢?他們的訴求是否只是圖一時新鮮?
或許只是玩家一時訴求
葡萄君在今年愚人節寫過一則洋蔥消息,說的是《健身環》推出音遊模式後,任天堂未來還會讓其外設與操作模式適配《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和《馬裡奧賽車8》等。
我想像中健身環與《塞爾達》的結合
當時未曾想到,Youtube主播Super Louis 64其實已經通過前述方法,把體感玩法運用到兩部熱作當中。如果再翻一翻此君的歷史視頻節目,會發現他居然還用健身環來遊玩PC版《黑暗之魂3》。
這是極客的自我挑戰。落到普通玩家之中,目前能得到的體感遊戲體驗,或許多半來自於《Just Dance》《有氧拳擊》《健身環》。
也就是在《健身環》成為現象級遊戲之後,葡萄君漸漸聽到一些「為什麼不能用體感來玩《塞爾達傳說》或者《動森》」的聲音。人們還是不想把健身這件事,只局限於健身遊戲中。而跳出健身訴求,有些玩家也希望通過體感操作,與遊戲人物融為一體。
這是個很正常的想法,而且也不是新潮湧動。十多年前,在任天堂體感遊戲機Wii上,有太多遊戲可以滿足今時玩家一邊玩遊戲一邊鍛鍊的需求。該平臺上兩作《塞爾達傳說》,幾乎所有動作都需要用體感來完成。而彼時的《動森》,也將諸如釣魚、捕蟲、射彈弓等玩法也與體感操作進行了專門結合。
Wii時代早已經過去了。之後微軟 Kinect 在2017年的停產,宣告著任天堂、索尼以及微軟的各自嘗試,均沒能將體感遊戲的影響力延續下來。有零星的體感遊戲大放異彩,但整個市場的發展逐漸陷入冷卻。
回顧體感遊戲由盛轉衰的過程,我還是認為這類遊戲很難再有復興。即便剛剛湧入的玩家對這一過去的概念倍感新奇,但主流遲早會因為操作效率問題,轉回傳統手柄操作模式。拿《動森》來說,推進度和鍛鍊身體簡直就是相悖的;而用健身姿勢來玩《黑魂》,也明顯帶有自討苦吃的意味。
體感與傳統手柄操作互為補充或許是一種方向。但除了有實力的廠商,誰願意為一個註定要成為雞肋的操作模式,而分散自己的資源和精力呢?
Vtuber|騎砍2|動森經濟學|原神
遊戲公會20年|Q2產品|廣東遊戲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