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繪本,這種河南文創新玩法咋樣?

2020-12-20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8月14日晚,由河南藝術中心自主打造的我省原創非遺兒童劇《鈞瓷娃娃》在武漢琴臺大劇院演出,這是《鈞瓷娃娃》今年的12場巡演之一。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現場看到,劇場展臺擺放的《鈞瓷娃娃》《小馬過河》兩部繪本吸引家長帶著孩子紛紛駐足欣賞。

據介紹,由兒童劇衍生的繪本在我省尚屬首次,這無疑是一次大膽嘗試,舞臺劇和繪本相結合的方式能否成為河南文創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範本?

用兒童劇講述鈞瓷的故事

《鈞瓷娃娃》講述了鈞瓷世家少年無雙,為了能夠燒制出舉世無雙的鈞瓷作品,帶著一對泥塑娃娃來到森林深處尋找傳說中的神奇窯洞,歷經艱難險阻,最終得償所願燒制出「無雙寶瓷」。

與傳統的兒童劇演出不同,《鈞瓷娃娃》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都非常注重鈞瓷文化的挖掘。在舞美方面,河南藝術中心採用了裸眼3D、動漫、多媒體以及現代聲光電藝術等有機融合,讓家長和兒童在演出中能夠緊跟劇情開展「鈞瓷燒制」的奇妙旅程,與鈞瓷文化深入對話。在當晚的演出現場,當舞美的流光溢彩、聲光電技術與鈞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相結合時,震撼了所有觀眾,掌聲此起彼伏。

「以前的兒童劇除了歌舞之外可能更多的就是表演,但更多藝術形式的融合可以為孩子們珍貴的想像力插上翅膀,帶著他們身臨其境感受童話世界。」河南藝術中心副主任劉秀華說,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我們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故事,我們愛孩子、了解孩子。

河南藝術中心主任王仕俊表示,在《鈞瓷娃娃》接下來的巡演中,全體主創人員將會努力讓全國各地的觀眾從一部兒童劇中記住「鈞瓷」,記住「鈞瓷是河南寶貴的文化遺產」,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吸引更多的人走進河南、了解河南。

繪本適合兒童閱讀

繪本,就是以圖畫為主、配合簡短文字的圖畫書,近年來已成為親子閱讀的一種風尚。很多家長開始意識到這種可以培養兒童閱讀興趣、提高審美力和表達能力的書籍非常重要。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家長對繪本認可度的提升直接影響了實體繪本館的興起,實體繪本館逐漸出現在小區內、學校旁,也增加了家長與繪本的接觸。其次,這些年好繪本越來越多,各家出版公司不僅搶購引進版的版權,也在大力發展中國的原創繪本。

為什麼要在打造原創兒童劇的同時出版同名繪本?王仕俊介紹,在《小馬過河》巡演不久就有了出版繪本的想法,「當時在上海巡演時,看到當地的宣傳人員在現場利用小學課本上的《小馬過河》彩頁進行宣傳,孩子們的反應很熱烈,我們就想是不是可以打造系列繪本來配合演出。雖然以前我們也做了手偶、光碟等衍生品,但相比之下,繪本的傳播範圍更廣。」王仕俊說,「繪本是適合兒童閱讀的最佳工具,與舞臺劇相比也更加容易接觸。」

藝術的再創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注意到,《鈞瓷娃娃》和《小馬過河》既屬於繪本,又有別於傳統繪本,在配合精美的圖畫、簡練的文字的同時,還利用AR有聲圖書、數字融媒技術讓這兩本繪本增加了「欣賞播講音頻」的功能。

近年來雖然有很多繪本被改編成舞臺劇,但由舞臺劇改編的繪本很罕見,如何做合適的取捨,將兒童舞臺劇的劇本轉換為繪本語言、將兒童舞臺劇的表現方式轉換為繪本圖畫,是改編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繪本出版方海燕出版社對外合作編輯部主任韓青向記者講述了繪本的誕生過程:「繪本畫家多方收集相關資料,反覆推敲,對繪本角色的設定修改了將近10稿,後期繪本結構布局、故事節奏的把握、色彩與情節的呼應變化都經過幾方反覆溝通,可以說這套繪本雖然脫胎自舞臺劇,又是藝術的再創作。」

一本好的繪本應該具備哪些特點?目前業內的共識是,首先它要符合繪本創作規律,好的繪本單看文字是非常好的故事,單獨讓孩子看圖畫又是一個好故事,如果兩者結合,那就又產生了一種新的閱讀體驗。其次,好的繪本有強烈的衝擊力,能跳過語言直擊孩子們的心靈。

韓青認為,繪本作者的創造力要高於技法。成就一部優秀的繪本,不僅需要畫家紮實的基本功,對故事整體良好的把控能力和獨特的個人風格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小馬過河》的作者是我省繪本畫家陳豔,《鈞瓷娃娃》則邀請了廣州籍繪本畫家黃捷,她們都是領域內優秀的繪本作者和畫家。負責錄製播講音頻的則是我省有主持廣播電視少兒節目30年經驗的陶真。」韓青說。

給河南非遺的發展帶來很好的啟發

在業內人士看來,《鈞瓷娃娃》將會給河南非遺的發展帶來很好的啟發,它不僅是一部兒童劇,還是文旅融合的產物,通過巡演會給全國各地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吸引更多的人追根溯源到「鈞瓷」的老家神垕鎮看一看,為河南旅遊發展注入新能量。

王仕俊認為,這次之所以選擇「鈞瓷」主題做嘗試,是因為瓷器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從非遺的角度來看,以後還可以做開封朱仙鎮的木版年畫、洛陽宮燈等主題的兒童劇和繪本,「這些地方的非遺都和旅遊緊密相關。」王仕俊說,「在帶動文旅融合發展,拉升經濟效益的同時,通過系列舞臺劇來承載非遺的內容,用新穎易懂的方式讓孩子們吸取中華傳統文化,目前看來前景是好的。未來還將打造『十二生肖』『非遺文化』等系列兒童繪本。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沈晨

相關焦點

  • 河南藝術中心兒童劇系列展演歡樂來襲
    帶著心靈的啟迪 放飛童年的夢想在新年到來之際,為了進一步落實文化惠民政策,河南藝術中心積極組織開展「2020年兒童劇系列展演活動」,讓更多的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劇場,感受優秀兒童劇的非凡魅力,點亮七彩童年。
  • 河南原創兒童劇「勇敢的雞寶寶」誕生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文 王希璇/攝  「雞爸爸,千萬不能開門啊,他們是黃鼠狼和壞狐狸。」臺上,黃鼠狼、狐狸站在雞寶寶家門口手捧禮物準備給雞拜年;臺下,全場小朋友焦急喊叫將「真相」告知雞爸爸……  1月30日晚,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成了孩子們歡樂的海洋。繼《小馬過河》《披上狼皮的羊》《猴子王》之後,由河南藝術中心打造的第四部生肖兒童劇《勇敢的雞寶寶》首次亮相舞臺和觀眾見面,絢麗的裸眼3D技術的運用、生動活潑的動物角色,五色斑斕的畫面,動聽婉轉的音樂,令觀眾們耳目一新。
  • 加強豫臺文化交流 河南兒童劇《猴子王》赴臺演出惹人愛
    狐狸呀,人間最美是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11月12日下午,在臺灣佛光山大覺堂,河南原創童話劇《猴子王》的演出與佛光山「三好」精神完美融為一體,讓現場幾千名觀眾情不自禁高呼喝彩,現場掌聲雷動。應佛光山2018國際書展的邀請,河南藝術中心攜兒童劇《猴子王》自11月10日起,將進行為期13場的演出交流活動。
  • 踐行「興文化」使命,河南兒童劇走向全國講傳統文化「好故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文/圖如今,在全國院線兒童劇領域,「河南原創十二生肖兒童劇」已然成了響噹噹的品牌。自2014年以來,由河南藝術中心打造的「十二生肖」系列大型動漫兒童劇《小馬過河》、《披上狼皮的羊》、《猴子王》、《勇敢的雞寶寶》先後開啟全國巡演之旅,開創了全省之先河,彰顯了河南的文化自信,提升了河南影響力。這支優秀的兒童劇團隊是更是一支「紅色輕騎兵」,不僅活躍在中原大地,也活躍在大江南北,為全國各地的孩子們送去歡樂。
  • 星雲大師點讚河南兒童劇《小馬過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9天14場!容納1300人劇場場場爆滿,最多的時候觀眾人數將近3000人……這是河南兒童劇《小馬過河》赴臺交流展演,在佛光山大覺堂劇場演出的盛況。   《小馬過河》給臺灣孩子們帶去無數歡聲笑語  11月14日,河南藝術中心打造的生肖兒童劇《小馬過河》圓滿結束此次臺灣行。  演出期間,帶著對大陸兒童劇的期待和好奇,在這近半個月的時間裡,有25000多名家長和孩子前來觀看,他們來自臺灣南部屏東、臺南、臺中、嘉義、彰化等地,多數孩子來自偏僻的鄉下。
  • 市藝術劇院繪本兒童劇《咕嘰咕嘰》赴廣州演出
    11月28日,市藝術劇院兒童劇團排演的紐西蘭皮影繪本兒童劇《咕嘰咕嘰》在廣州星海音樂廳分別於上午、下午、晚上連演三場,現場孩子們互動積極熱情,在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該劇巧用中國皮影藝術,中西文化絕妙碰撞,創新型三幕皮影戲,分合式使用,讓舞臺更有趣,表演更立體,讓皮影有了動漫的感動。該劇講述了一隻生在鴨子窩的小鱷魚咕嘰咕嘰,在家人給予充分的愛和包容下健康成長,在同類鱷魚的引誘下,咕嘰咕嘰依然勇敢堅持做自己。讓孩子認識到尊重和包容不同的人事物,用愛可以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 《小馬過河》攪動省會兒童劇演出市場
    能夠容納1000多人的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內座無虛席,孩子們和家長們一起與這匹舊貌換新顏的「小馬」體味著人生的滋味。    「這部劇在省會兒童劇市場掀起的熱浪不亞於現在的氣溫。」河南藝術中心主任王仕俊興奮地說,「它不僅以全新藝術形式填補了國內演出市場的空白,也將對省會兒童劇市場的培育、發展帶來有益的探索和借鑑。」
  • 河南原創兒童劇《小馬過河》緣何捧回政府最高獎「最佳動漫獎」?
    7月5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三屆動漫獎頒獎座談會,河南省原創兒童劇《小馬過河》獲得高度評價和肯定,在眾多的動漫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得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三屆動漫獎「最佳動漫作品獎」。這是河南首次獲得該獎項,而且是唯一一部入選作品,實現了零的突破。
  • 「猴子王」拍了拍你,40天演出20場,這部河南原創兒童劇全國巡演...
    7月8日晚7:30,河南原創兒童劇《猴子王》在湖南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正式登場,拉開了2020年全國巡演的序幕,這也是梅溪湖大劇院疫情後的首場演出。《猴子王》講述了一個關於信任和責任的故事,融合了猴子摘玉米、猴子和狐狸、森林之王等中外經典童話元素。故事主要講述了森林裡要舉行舞林大會,小動物們躍躍欲試。
  • 兒童劇專家:兒童劇有教育功能,但不等於枯燥說教
    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李雙南)「兒童劇有教育功能,但不等於枯燥的說教。」著名劇作家、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原院長歐陽逸冰在第七期兒童戲劇教育教師培訓班上表示。本期「雲培訓」邀請了多位知名業內專家進行線上授課,講授內容涵蓋戲劇教育教學法、新媒體運營、藝術教育機構運營、兒童文學創作、兒童劇創作等。
  • 如果給你一千萬美元,你會怎麼做一臺兒童劇?
    繼去年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上完成中國首秀後,加拿大美人魚劇團的兒童劇《好餓的毛毛蟲》再度光臨上海。不過這一次,他們展開的是一場歷時近兩個月、遍及中國十個城市的大型巡演。而在世界的範圍內,該劇的觀眾人數已超過2250000人次。如此驕人的成績,引來國內兒童劇及戲劇領域許多藝術專業人士的好奇與豔羨。
  • 美國兒童劇《好餓的毛毛蟲秀》上海地區首演
    經典劇目源於經典的文學作品百老匯原版兒童劇《好餓的毛毛蟲秀》曾經創下了在外百老匯駐演時間最長兒童劇的記錄。它包含了美國設計師、插畫家、兒童文學作家艾瑞·卡爾的幾部繪本作品:《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好餓的毛毛蟲》《10隻橡皮小鴨》和《好寂寞的螢火蟲》。
  • 童話劇《小馬過河》參加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
    □記者遊曉鵬    本報杭州專電6月1日下午,杭州蕭山區湘湖藝術中心劇場內,孩子和家長們一片歡騰,由河南藝術中心打造的動漫人偶童話劇《小馬過河》在這裡參加第八屆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
  • 經典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秀》來深啦~世界巡演2000場, 包攬兒童劇大獎
    就是這隻受全世界歡迎的毛毛蟲跳出繪本,躍上舞臺,徹底動起來啦! 美國外百老匯原版兒童劇《好餓的毛毛蟲秀》 2021年1月16日-17日開演 風靡全球的繪本動起來啦~講述4個可愛又有啟發性的小故事這場演出非常推薦作為兒童劇啟蒙來看一切都非常的慢但是美好,適合小朋友的節奏
  • 有好故事才有好兒童劇
    兒童劇《功夫喔喔》取材於童話《驕傲的大公雞》,但又在原故事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升華。《功夫喔喔》之所以受到歡迎,就在於這部兒童劇讓孩子們在故事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啟迪。  追求高品質才會有深度。兒童劇是助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因而其品質優劣直接影響著兒童的三觀。高品質兒童劇說到底還是要講「好」故事。什麼是「好」故事?
  • 河南省原創兒童劇《猴子王》赴臺演出獲點讚
    狐狸呀,人間最美是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11月18日上午,在臺灣佛光山大覺堂,伴隨著溫暖的「三好歌」和臺下幾千名觀眾的喝彩聲,河南原創兒童劇《猴子王》赴臺演出圓滿收官。  應佛光山2018國際書展的邀請,河南藝術中心攜兒童劇《猴子王》自11月10日至18日,在當地演出13場。這是繼去年河南兒童劇《小馬過河》在臺灣演出廣受好評之後,河南藝術中心再次赴臺。
  • 發展兒童劇需要「觀念升級」
    發展兒童劇需要「觀念升級」 原標題:   創作觀念的突破已帶來原創兒童劇新氣象、新探索,兒童劇或將成為繼兒童文學之後,當代文藝新熱點、新高地,而更上層樓的迭代升級還需繼續更新對兒童劇的認識。
  • 2年前,質疑自己高考答題卡被調包的河南女生,後來咋樣了?
    2年前,質疑自己高考答題卡被調包的河南女生,後來咋樣了?你覺得高考公平嗎?高考事關成百上千萬考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其公平性備受關注。2018年高考,有一位河南考生因自己的高考實際分數與預估分數差距過大,便認為其答題卡被人調包,於是該考生家長便聯合幾名同樣認為高考答題卡被調包的家長,向河南省紀檢委和監察委實名舉報河南省招生辦公室主任等相關人員嚴重濫用職權、組織考試作弊。
  • 看場兒童劇只需一塊錢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端子 文圖  一塊錢就可以看場兒童劇了。11月11日,河南禧仔「一元劇場」公益演出啟動儀式在鄭州禧仔親子劇場(原河南兒童劇院)正式啟動舉行,伴隨著現代魔幻兒童話劇《七色花》在鄭州的首場演出,「一元劇場」正式走進鄭州市民的日常生活。  現代魔幻兒童話劇《七色花》的主人公李大雷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傳說中的熊孩子,學習一般,生活無憂,家長寵愛,沉迷於手機遊戲不能自拔。
  • 濟南這個地方在招募兒童劇小演員啦,而且限時免費,快來參與吧!
    元旦期間第三階段——年底劇目一《綠野仙蹤》童話世界幾乎是每個孩子和懷有童心的人所嚮往的兒童劇則是以最直觀的的方式這次為大家負責排練的依然是楊桃家族兒童劇團楊桃家族兒童劇團楊桃家族兒童劇團致力於多種類型兒童劇編創、製作和演出及兒童戲劇教育培訓。自成立以來,劇團吸引了一批充滿童心和活力的專業戲劇、藝術人才, 在兒童藝術啟蒙、心靈教育方面銳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