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寫下致謝詞,蘭州理工大這兩個畢業生火了!

2020-12-16 澎湃新聞

文言文寫下致謝詞,蘭州理工大這兩個畢業生火了!

2019-06-19 1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蘭州晨報

「時光易逝,青春難追,同門師長難相見。然母校庇護之恩,恩師育人之情,同門互助之誼,刻骨銘心,結草難報。謹以此文,聊表感謝。」

仲夏畢業季,飽含深情的文言文致謝詞文採飛揚、令人叫絕,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竟出自於純粹的工科畢業生之筆,今年蘭州理工大學多位2019屆工科畢業生均以獨特的文言文形式書寫臨別致謝詞,致謝恩師、致謝同窗、致謝母校。

壹理工男的文言文致謝詞在校園引發轟動

蘭州理工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生馬天琛用1201個字書寫了一篇文言文,來表達自己對學校及老師的感激之情。文言文致謝詞在校網上發表後,立即引起轟動,刷新了大家對理工男刻板、不善言辭的印象。馬天琛告訴記者,這篇文言文致謝詞,是他在提交論文終稿前一個半月著手撰寫的,雖其中夾雜著白話文的內容,但整體上立意在心,落筆有聲。文中記錄了他在碩士學習生涯中遇到的人、發生的事,也感謝這份經曆本身,讓他擁有了一段難忘的歷練成長時光。

「女朋友是我文言文的啟蒙老師。」馬天琛在女友鄭娜的薰陶下,慢慢對文學產生興趣。兩人在中學時就是同學,考上碩士後確定了戀愛關係。馬天琛非常欣賞鄭娜的文藝範,為了增進感情,拓展彼此的交集,他開始嘗試閱讀文學作品。

在講求個性化表達的時代,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給學子們提供了情感自由表達的平臺。「我個人認為致謝也是畢業論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在母校以書面形式表達個人想法的最後一次機會。」馬天琛告訴記者,他在讀本科時便加入了學校的文學社,還時常參加學校組織的辯論比賽。這些活動一方面拓展了他的視野,提升了文學寫作功底;另一方面也為他結識更多文學愛好者提供了平臺。馬天琛對這篇致謝詞不斷進行修改,這當中也有好友們為其不斷潤色,目標就是力求做到最好。

貳用文言文書寫更新穎更能表達感情

另一位來自蘭州理工大學2019屆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張大鵬,也寫了一篇短小精煉的文言文致謝詞,言之有序,字字珠璣,寫下對母校、恩師、父母和同窗的感恩之情。

「我覺得這樣寫更加新穎,更能表達我對老師家人朋友的感激之情,讓觀者眼前一亮。」張大鵬說道。

雖說張大鵬也是一名典型的理工科男生,但他自幼成長在教師家庭,母親是小學語文教師,造就他從小與唐宋八大家「為伴」,耳濡目染的薰陶讓他對文言文多了些了解。「可能是從小背的古詩詞比較多,以至於現在都記憶深刻,所以寫起文言文致謝詞來會融會貫通一些吧!」張大鵬說,他最喜歡屈原的《離騷》,在其致謝詞開篇,便寫道「寒暑輪迴,已然三年,臨近之際,憶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張大鵬說,《離騷》讓他明白了謙虛,正直,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小時候閱讀古詩文,是母親的嚴格要求;而現在,他越發從文言文作品中體會到措辭精煉的美感與身臨其境的畫面感,領悟到為人處世諸多道理。

致謝

張大鵬

謝父母,授體之髮膚,教處世之道,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孤身求學於千裡之外,不能常伴其左右,羞之愧之,唯蹈厲奮發,力學篤行,訓致其道,報反哺愛,答三春暉。

謝恩師,求學三載,幸遇丁老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此乃陋喜託龍門,三生有幸,先生生於甲辰,望之若莊嚴,親之甚和藹,學富五車,著滿中外,心無旁騖,專心於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吾屢屢如夢初醒,醍醐灌頂,吾常與先生公事,關懷備至,一言一行,奉為楷模,敬仰之心,溢於言表,誓當飲水思源,結草銜環以報。

謝同門,師兄俊傑,英姿颯爽,才高八鬥,每遇困惑,孜孜教誨;然有潔、剛、晶,浩然正氣,才華橫溢;及師弟師妹鑫、峰、鵬、萍,語笑嫣然,堅忍不拔;乃至舍友修、祿、劍、波,樂於助人,博學多才。見賢思齊,與之共處,不勝榮耀。

三載冬夏已盡,然學無止盡,「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必將牢記!(本文有刪節)

致謝

馬天琛

時光易逝,青春難追,同門師長難相見。然母校庇護之恩,恩師育人之情,同門互助之誼,刻骨銘心,結草難報。謹以此文,聊表感謝。

長路漫漫,自齊魯大地千裡求學,深諳「立志宜思真風致,念書須盡苦工夫」,遂立下誓言,三年必當如黃河之水奔騰到海,不負君來不負卿。所幸,得恩師項長生悉心教導,言傳身教,受益終生。恩師修業貞謹,學識淵博,德才兼備,雅量高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學生望之儼然,近之平易。恩師於我,事無巨細,皆親力親為,絕不假手於人,傳道授業,亦師亦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男兒擔當,以身作則,潛心學問,實乃學生之榜樣!學業上,文獻查找,課題設計,模型建立,軟體分析,數據統計等等,恩師必會循循善誘、諄諄教導。學生愚鈍,聆聽教誨,求學其下,往往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生活上,恩師待我,照拂有加,噓寒問暖,無微不至。學海長途,何其幸運,得遇陳向軍老師言傳身教,理論實踐共進步。又得王立憲老師傳授橋梁檢測諸多知識技巧,凡事「力臻至佳,精益求精」,教導甚多,幫扶甚多,倍感啟迪,在此謝過!三載春華,承蒙恩師教導關愛,滋潤生命,學業順利,暖透餘心,可謂是「諄諄如父語,殷殷似友親」,此生無以為報,唯有再致謝忱!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相遇同門好友,夫復何求。師兄周宇,飄逸俊朗,承先生之智慧,潛心學問,求索未知,人皆稱善,莫不拜服,乃眾師弟之表率。師兄孫虎,溫文爾雅,幽默風趣,談笑無忌,樂於助人,往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傾盡所有,協助師弟。人生幸遇兩位師兄,感激之情,千杯難敬!……

學校切切之恩,師長同門拳拳之情,若九曲黃河,滋潤黃土高坡。若有需要,必以三春暉報之。感恩之情,溢於言表,敬謝無窮!

(本文有刪節)

文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夏苗實習生肖宗凱

編輯丨梁秋燕

新聞多看點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蘭州理工大學理工科畢業生 文言文致謝詞令人叫絕
    理工科畢業生 文言文致謝詞令人叫絕「時光易逝,青春難追,同門師長難相見。然母校庇護之恩,恩師育人之情,同門互助之誼,刻骨銘心,結草難報。謹以此文 ,聊表感謝。」仲夏畢業季,飽含深情的文言文致謝詞文採飛揚、令人叫絕,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竟出自於純粹的工科畢業生之筆,今年蘭州理工大學多位2019屆工科畢業生均以獨特的文言文形式書寫臨別致謝詞,致謝恩師、致謝同窗、致謝母校。
  • 蘭州:理工男的文言文致謝詞在校園引發轟動
    蘭州理工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生馬天琛用1201個字書寫了一篇文言文,來表達自己對學校及老師的感激之情。文言文致謝詞在校網上發表後,立即引起轟動,刷新了大家對理工男刻板、不善言辭的印象。馬天琛告訴記者,這篇文言文致謝詞,是他在提交論文終稿前一個半月著手撰寫的,雖其中夾雜著白話文的內容,但整體上立意在心,落筆有聲。文中記錄了他在碩士學習生涯中遇到的人、發生的事,也感謝這份經曆本身,讓他擁有了一段難忘的歷練成長時光。「女朋友是我文言文的啟蒙老師。」馬天琛在女友鄭娜的薰陶下,慢慢對文學產生興趣。兩人在中學時就是同學,考上碩士後確定了戀愛關係。
  • 「理工男用文言文寫論文致謝詞」當事人:藉此表達師友之情
    「拜恩師情,憶同窗誼,論文已成,感激不盡,吾有三謝,鬥膽記之……」這則文言文致謝詞,出自河南省信陽農林學院農學院本科畢業生張睿男的畢業論文。在5月16日信陽農林學院農學院的線上畢業論文答辯會上,張睿男用700多字的文言文向師友表達自己的感激與不舍。這則致謝詞被傳至網絡,不少網友點讚,「理工男寫700字文言文答辯致謝」這一話題也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致謝詞)還算不上文言文,只能說是四字詞語堆砌了一下,表達我的感情。」
  • 文言文「致謝詞」,理工科地質女生相信詩和遠方
    大學生的畢業論文中,「致謝詞」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女碩士研究生寧可,以真摯的情感,用文言撰寫的「致謝詞」,令人耳目一新,在師生中廣為傳閱。一個理工女碩士,為什麼用文言寫「致謝詞」,後面又有怎樣的故事?
  • 一本招生範圍擴大 新增兩個本科專業 蘭州理工大2019年本專科招生...
    一本招生範圍擴大 新增兩個本科專業蘭州理工大2019年本專科招生計劃公布每日甘肅網6月14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6月13日,記者從蘭州理工大學獲悉,該校2019年本專科招生計劃對外發布,2019年,該校將在全國除西藏及港澳臺以外其餘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收本科生
  • 理工科女碩士文言文致謝詞走紅!文科生:同學,給我們留條活路吧
    通常,論文的致謝詞比較中規中矩,而現在學生們的致謝詞可謂腦洞大開,花樣百出。這不,這位西南大學理工科女碩士研究生的論文致謝火了,讓很多的文科生看了之後紛紛的表示說:同學,給我們留條活路吧致謝陽春三月,柳醉春煙,酥雨微潤,芳菲始開。
  • 江蘇大學一工科男寫800字文言文 致謝碩士生活
    賦學之恩,結草難報,借地撰文,以表謝意 ……」日前,一篇 800 字的致謝詞在江蘇大學師生間廣泛傳閱,這是江大材料學院2017 屆碩士畢業生陳斌用文言文寫就的碩士論文致謝詞。陳斌論文答辯剛結束,就有答辯老師將致謝詞上傳到朋友圈,誇讚這是「別人家的碩士生」。有文科大學生邊點讚,邊「羨慕嫉妒恨」地表示,「這麼有才,讓文科生情何以堪?」
  • 畢業論文致謝部分,提供了情感表達的平臺——碩士畢業生用文言文謝...
    畢業季,華中師範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章玥的畢業論文致謝火了!這篇用文言文寫的致謝詞,讓答辯導師組驚喜,也刷爆朋友圈。章玥是華師信息管理學院208屆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生。畢業之際,喜歡古詩詞的章玥,選擇用文言文致謝。致謝詞1780字,感謝恩師和同窗。「徒一片誠心,幾行至文,頓首報恩爾。」武漢理工大學學生黃思源的文言文畢業論文致謝,同樣刷屏該校師生的微信朋友圈。
  • 美女學霸碩士論文致謝詞火了,1780字原創文言文道盡感恩與眷戀
    獨具人氣的語文雜誌點擊標題下方「新讀寫」關注畢業季,華中師範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章玥連帶其碩士畢業論文致謝火了——這篇1780字的致謝通篇由文言文寫成,讓答辯導師組非常驚喜,紛紛為之點讚;這篇文言文致謝被傳到網上後,網友們也紛紛表示,這個女生的文言功力實在了得,能寫出如此文字的學生,學識與思維一定不會差。
  • 熱愛古典文學,地大女碩士文言撰寫畢業論文「致謝詞」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女碩士研究生寧可,用文言撰寫的「致謝詞」,令人耳目一新,在師生中廣為傳閱。一個理工女碩士,為什麼用文言寫「致謝詞」,後面又有怎樣的故事?  從小到大熱愛古典文學  今年27歲的寧可,出生於湖北廣水,本科與碩士研究生均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 東大博士論文致謝詞網上走紅 溫情感人引淚奔
    近日,一篇名為《十年一覺大學夢,贏得辛酸博士名》的博士論文致謝詞在網上走紅,其以質樸懷舊的文風和真情實感,贏得網友點讚。據了解,該致謝詞作者是東南大學的博士仲濟濤。
  • 東大博士論文致謝詞謝親人 溫情質樸感動網友
    為了我的前途他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博士論文終於完成……心情就像自助火鍋店裡胡亂混合到一起的各種醬料,無法準確表達出是什麼滋味……」畢業論文寫完了,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應屆博士畢業生仲濟濤坐在書桌前,思索著論文致謝詞該怎麼寫。與很多畢業生的論文致謝詞不同,仲濟濤的「致謝」更像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
  • 2013甘肅省內42所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公布 蘭州交大位列第一
    我省公布2013年省內42所高校畢業生就業率  蘭州交大蘭州理工大蘭大位居三甲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記者田玥)6月3日,省人社廳、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其中,蘭州交通大學以97.16%的平均就業率排名全省第一,蘭州理工大學以97.06%的平均就業率屈居第二,蘭州大學以93.96%位居第三。  從此次公布的就業率上可以看出,部屬院校、省部共建院校的就業情況好於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工科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好於綜合類高校和文史類高校,示範性高職院校就業率高於普通高職院校。
  • 文言文致謝母校和同學 瀋陽農大畢業生在朋友圈火了
    「倏忽之間,懵懂豎子漸成瑾瑜,皆繫於母校諸師友教誨,雕琢醍醐,由衷感念……」近日,瀋陽農業大學碩士畢業生的一篇致謝母校的千字文言文,在朋友圈裡火了起來。網友們除了讚許作者有才,還紛紛感恩母校的栽培。  6月18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到了這篇文言文的作者,瀋陽農業大學經管學院研究生宋佳文。
  • 畢業設計致謝詞200字
    畢業設計致謝詞模板二: 歷經幾個月的努力,我獨自完成的畢業設計的創作終於也接近了尾聲。此次的畢業設計,我需要把整個大學中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是第一次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上的一個過程。
  • 怎麼寫好畢業論文致謝詞(範例)
    最後,我要對一年前離我而去的爺爺,和我至親至愛的父母說,在寫下這篇致謝詞的深夜,眼淚為你們而流。從沒寫過致謝詞,第一次寫,居然有可能是為我的學生生涯畫句點。遺憾總有許多,感謝之情亦非言語所能表達,那麼就讓我繼續抱著感恩的心走人生路吧。
  • 武漢理工大給石家莊一中發來喜報:這些優秀畢業生保研或考研成功
    喜報中表達了對近幾年考入武漢理工大學並取得優異成績的一中畢業生們的祝賀!同時對辛勤培育這些同學成長的母校表示深深感謝和敬意!石家莊一中感謝各高校對我校的關注並期待未來和各高校緊密合作,深度融合,在祖國大地共同書寫新時代育人新篇章!
  • 最個性的碩士論文答辯致謝詞
    ——能動學院2014屆碩士畢業生韓冰雪致謝詞 本文形成於學生,神注於導師(韓偉副教授)。
  • 理工科女生用千字文言文致謝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作為畢業論文的一部分,致謝詞通常位於文末,主要表達對導師和在論文研究、撰寫過程中提供幫助的人的謝意,一般比較中規中矩。不過,一名西南大學理工科女生卻腦洞大開,用另類的方式書寫了論文的致謝詞。
  • 讓老師潸然淚下的論文致謝詞,令無數人感到心酸
    最近,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專業博士畢業答辯致謝詞,採用文言文撰寫,言辭之間是自己求學經歷、對導師的感恩、對家人的愧欠、對家鄉的懷戀。即便是晦澀的文言文,字裡行間仍能感受到作者心中那份真情。尤其是對父母、兄弟的愧疚,讀來讓人動容,在場女老師不禁潸然淚下。其中的心酸和無奈,只有讀過博士的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