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小夥伴諮詢佳德智誠,說自己的店鋪有些商品被莫名其妙下架了,這種情況造成的後果就是不僅要重新編輯商品,而且還需要經過平臺審核才可以上架,不僅很費時間,而且在這段時間內原本屬於這條連結的收益都不見了。
所以商品被下架了商家需要知道原因,做好預防。
1、產品類目放錯了。當商家對自己的產品不知歸為何類的話,就需要細細研讀平臺對於各類目產品的規定了,避免之後這種情況的發生。
2、品牌商品沒授權。平臺有明確規定,必須要出具品牌授權書才可以賣品牌商品,才可以對該商品進行描述和上架,不然會被下架。
3、輪播圖上帶字。平臺明確規定主輪播圖一定是白底圖的,不能帶有任何文字和牛皮癬廣告,要美觀。
4、標題的描述問題。如果是有區間價的商品,標題上必須寫上最低規格可選的,而且不能詳情描述跟標題不搭配,否則被下架也是有可能的。
5、違規行為被查。有很多行為被查到都可能導致商品下架,如刷單、盜別人家的圖、涉黃等都屬於違規行為,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6、區間價不允許設置。在拼多多一些服裝(除開內衣褲襪)、鞋子類,其中也包括童裝童鞋,不被平臺允許做區間價的,如果做了區間價商品會被下架。
7、價格出現異常。這裡說的異常是存在多個SKU,不過有一些相對偏低了,而其他的價格偏高,可能就會被判定為低價引流。
8、平臺介入率太高。如果頻繁有平臺介入,那麼這個行為可能會成為商品被下架的元兇,所以在與買家溝通時要儘量不惹客戶生氣,不然平臺介入多了就麻煩了。
當然可能被下架的原因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只不過如果商品被下架了,那權重收到影響是肯定的,而且這個商品的權重和排名也沒有了,所以一定要在上架前仔細檢查,而且如果爆款被突然下架,哭都沒地方哭。
上面就是有些商品被突然下架的原因了,佳德智誠電商總結了一些經驗,大家需要避開這些坑,畢竟如果有銷量的產品被下架,損失還是很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