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每次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不如其他孩子的成績好,就會大發雷霆,罵孩子笨、怪孩子不用功。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到社會上混得不好,就罵孩子沒本事,不如別人會來事。這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教育方法,這種方法基本上起不到什麼好的作用,甚至還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感,對社會產生反感甚至自暴自棄。
實際上很多時候責任在家長而不在孩子。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家長不時時刻刻正確引導,孩子的興趣很難集中到學習上來。再一個幾個孩子同樣下力氣學習,如果家長素質不一樣,孩子們也會出現優劣分化的。孩子有一個懂得學習方法的家長作指導,那就比其他孩子佔很大的優勢,這個孩子很可能事半功倍,學習成果遠遠超出其他的孩子們。
孩子到社會上單靠自己拼搏,沒有家庭幫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上學時,學校有兩個學習唱歌的學生,音樂老師說兩個人的天賦不相上下,嗓音一樣優美。我們也能經常聽到兩個人的歌聲,當然,我們這些門外漢對這兩個人的才能更是分不出伯仲,只是覺著都很好聽。然而,由於家庭背景的不同,兩個人的命運也出現了分化。一個現在走上了專業圈,一個放棄了原來的理想。
實際上,當時兩個人的努力程度是一樣的。因為學校就這兩個人想報考這個專業,學校就把她們兩個安排在一個宿舍,兩個人同吃同住一起練習。後來也都考上了專業學校,不同的是有一個家庭背景好,沒有等到女兒畢業,就舉辦了兩次規模可以的演唱會,最後有名家提攜,加入了專業隊伍。
另一個雖然也百般努力,但是由於沒有背景,不能很好的宣傳自己,永遠也沒有在歌唱專業看到一點成績。現在好像也不再考慮專業唱歌,而到一個很大的合資企業做文秘了。
一個整天不重視孩子學習的家庭,或者表面重視,卻在實際中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孩子的家庭,要想讓孩子出類拔萃,不太容易。任何事情都需要內因外因一起作用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孩子的學習雖然自己努力佔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小時候家長的作用更為重要一些。
因此,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不要一味地只去責怪孩子,而不去從自身找原因。只有家長積極地配合老師,找出適合自己孩子的一種學習方法,讓孩子有方向、有目的地去努力,孩子的成績才能如願以償。到社會上也是一樣,如果家庭幫不上什麼忙,那就不要責怪孩子不行,一切都得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