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工信部發布《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20年第2號)》(下簡稱《通告》)。根據《通告》,第一季度各種投申訴情況大幅下降,其中騷擾電話投訴、垃圾簡訊投訴環比下降約四成。不過小米、國美、迪信通、蝸牛等虛擬運營商再次「上榜」用戶申訴企業名單。《通告》稱這些虛擬運營商存在用戶停機爭議和手機流量費用爭議等問題。其中,小米涉及的是手機流量費用問題,國美、迪信通和蝸牛則主要是用戶停機爭議。
同時,工信部公示24家存在因接入未備案網站、違反實名制規定、違反碼號使用規範、無證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通報涉及電信網絡詐騙問題突出企業16家,督促相關企業切實強化問題整改和責任落實。
南都記者獲悉,《通告》從電信用戶投申訴情況、電信服務監管情況、經營及消費提示等三個方面,對2020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質量有關情況進行了通告。
《通告》稱,一季度,工信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受理電信用戶申訴36454件,環比下降26.7%。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以下簡稱12321受理中心)受理用戶關於騷擾電話的投訴100028件,環比下降39.9%;受理用戶關於垃圾簡訊的投訴58268件,環比下降43.4%。其中中國移動收到的投訴最多為18690人次,而中國電信最少合計5527人次。
一季度,12321受理中心接到不良手機應用有效投訴43191件次,環比下降5.25%。通過行業自律,12321受理中心聯合應用商店、安全檢測廠商對其中存在問題的51款不良手機應用進行了下架處理。12321受理中心共接到詐騙電話及簡訊舉報8732件次,環比下降56.3%。
電信服務監管方面,一季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對攜號轉網服務中出現問題的電信企業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3件次、責令整改通知32件次、進行通報批評50件次、約談提醒72件次。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