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今日頭條:楷書行書硬筆書法作品,版權歸原作者。
1,說明謁、謂、讒、諳、諺、諦、謎、謝、謠、謗、諡、謙、謐、謹、謫、謬、譚、譜、譴、讖。
2,考慮到圖片過多,因此部分生僻字沒有收錄,選字是根據APP「新華字典」的順序。
3,重點練習「謁、謂、謝、謠、謙、謹、謫」七個字(現階段的字難度都比較大,雖然這幾個字是常用字要多練習,不過如果總寫不好,不要死磕,回過頭寫前面的相對容易一點的,避免失去練字的樂趣和信心)。
4,以下圖片的書寫所用的筆與紙,均出自淘寶店鋪「清寧草堂」中普通的0.5中性筆以及米字格紙,無特異處,不需糾結工具問題。
二、字庫以及簡要講解。拜謁(ye),右邊的「曷」(he),我們經常遇到,比如「藹、碣、揭、竭」等等,要點是上方的日和下方的部分要對正,從整體上看像積木一樣,上下兩部分壘在一起,放穩妥,有這個意識,基本上差不了。
右邊的「胃」還比較規則,考驗一個基本功,橫間距看好,上下對正,上方的田稍微扁一點,下方的月稍微靠右一點沒有關係,靠左不行。
似難實易,右邊同樣上下對正就好,免的右邊雖然是豎彎鉤,同樣想像成右邊的支持,要和左邊的撇配合,它的位置角度就有數了。
「諳」字,是熟悉的意思。右邊的音同樣是考驗基本功,橫間距保持相等,同時第一個點和下方的日要對正,這樣這個字不會斜。
「諺」注意好右邊四個撇的角度和長度,以及右下方三撇的間距。
「諦」不是很好寫,不妨先單獨練好「帝」,然後寫這個字的時候,「帝」的左邊讓一點位置給「訁」就可以了,同樣注意上方的點和「巾」的豎筆對正。
「謎」字比我想像中要難得多,左中右三部分的協調很困難,先放一邊就好。
「謝」字的三個部分是很好配合的,因為都是長方形結構,把每一個單獨的部分寫好,距離靠近一點,寫寸的時候注意橫的位置,以及豎鉤底部的位置。
「謠」字右邊第一撇平一點,起筆位置不要太高,下方的三點整體要扁,給下方留夠空間,下方的山字最後一豎稍微長一點,中豎支撐全字,右豎則支撐整個右方。
諡號的「諡」,不要讀成「益」,這個字難度不大,重點在「益」,而「益」的撇和捺都不要太長,底下的「皿」稍微高一點,不要寫的太扁,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謙」字看似複雜,寫起來也只是一個基本功的問題,右邊的橫間距相等,兩個豎筆寫直,寫正,間距稍微小一點,撇收一點,捺可以放開,最後檢查一下最上方的兩點是否和下方的兩豎對正。
靜謐的「謐」,寫好了也挺好看,以後我們可以重點研究一下「必」的寫法,「必」寫好了,剩下的就簡單了。
「謹」字右邊的橫非常多,請認真對待每一個橫畫,無論長橫還是短橫,並且認真對待每一個橫間距,做到這一點,這個字就成了。
「謫」(讀音「折」)的難度比較大,仔細研究右邊,第一橫適合寫長,避免和左邊衝突,起筆可以寫在「訁」的點下方,下方的「冂」仔細看,是上窄下寬,右邊的豎鉤是傾斜的,最後的「古」居中即可。
「謬」字右邊的「羽」寫扁一點,給下方留出位置,下方重點在三撇,類似「諺」的三撇的寫法,間距、長度、起筆位置這幾個方面看好再寫,思路是讓這三撇的重心在一條垂直線上。
「譚」比較常見卻不好寫,右邊看好橫間距以及字形的寬度,寫的中規中矩即可,不易出彩,倒是行書容易很多。
「譜」適合單獨練習「普」字就好,而「普」的要點在於上下對正,橫間距基本相等。
「譴責」的「譴」,右邊的橫間距,看好,上下位置看好,給走之底留下適當的位置,這種字要有一定的空間把控能力才能寫好。
「一語成讖」的「讖」,作為言字旁的結尾,筆畫繁多,核心在斜鉤是否寫得穩而有力,其他一些短筆畫是否寫得不急不躁,就當它是言字旁的終極boss好了。
推薦閱讀>>
找齊了,練字從入門到進階需要練習的字帖,快收藏!
馬雲、白巖松、薛之謙的攝影師:如何用一部手機,活成別人羨慕的模樣?
汪涵、歐弟大讚他社交有術:你的人脈裡,藏著你的運氣和未來
KTV裡永遠坐角落?學會這幾招,你也可以逆襲麥霸
中國式飯局真相:笨的人吃的是飯,聰明人吃的是機會
這樣「讀書」,你也可以業餘時間月入5000+
【龐中華弟子親授】21天美字訓練營,教你又快又好寫出漂亮字!
知乎書法大V:零基礎硬筆書法跟練,9節課教你寫出一手好字
偷偷告訴你!買字帖、鋼筆、筆墨紙硯省錢的辦法!
+微信cclzq2016並留下郵箱,可免費獲贈《教你寫一手好字》PDF版教程+同步30集完整版視頻教程(只做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本號不對內容負責,侵權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