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五大都會區房價所得比7.08倍 成難以承受之重

2020-12-18 中國網

中國臺灣網3月29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根據最新統計,臺灣五大都會區的房價所得比為7.08倍,臺北市則為9.06倍,雖然尚未突破去年第四季的最高點,但仍遠遠超過國際認定「嚴重難以負擔」的門坎5.1倍。學者指出,當房價成為難以承受之重,勢必排擠生活費、教育費等支出,臺灣生育率持續低迷也就不足為奇。

房價快速攀升難以負擔

臺當局「內政部」日前公布最新的住宅需求動向統計,雖然去年上半年因金融危機,幾乎各主要都會的房價負擔都稍微減輕,但下半年隨著房價快速反彈,臺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再達9.06倍,臺北縣更達到歷史高點7.22倍。若拿臺灣地區與國際相比,臺灣五大都會區7.08倍,也高過澳洲6.8倍、日本5.3倍、英國5.1倍。

臺灣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說,房價所得比,是調查近半年已購屋者的購屋總價與其家戶收入後,取中位數而得,如調查出房價所得比從6至10倍都有,加權後約取8倍,排除極端值。

臺北市房價家戶所得比9.06倍,代表買906萬元(新臺幣,下同)房屋的家庭,年收入約100萬元;而國際認定的5.1倍門坎,是指年收入100萬元的家庭,購屋總價最好在510萬元,超過510萬元則「嚴重難以負擔」。

屏東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助理教授楊宗憲表示,國際上針對房價負擔能力調查,多以房價中位數除以家戶所得中位數,通常房價所得比在3以下屬於可負擔,3.1至5之間則屬於普通負擔、或甚難負擔,若超過5.1,則代表「嚴重難以負擔」,臺灣現狀已顯示民眾可支配所得增幅跟不上房價漲幅。

嚴重排擠生活教育費用

住在臺北縣中和的柯先生,在父母資助下買了間舊公寓,但房貸壓力仍重,日常生活花費還是得很節制,「現在也不敢生小孩,怕開銷會增加很多」。有巢氏房屋協理劉炳耀表示,若不能有效降低房價所得比,年輕人養房負擔沉重、孩子也不敢多生,住的問題不改善,未來生育率恐怕會持續下降。

家庭主婦賴淑慧說,她10年前在臺北市以每坪(一坪約合3.3平方米)30至40萬元,買下新房子時,當時已經算高價,但現在房價貴得更離譜,她擔心自己小孩以後因為要養屋不敢生小孩,臺灣生育率會變更低,且一堆「無殼蝸牛」出現後,恐為社會帶來更多問題。

「無殼蝸牛」再上街頭

上周五「無殼蝸牛聯盟」在20年後再上街頭,為買不起房的年輕人發聲;「無殼蝸牛聯盟」發起人之一、臺灣大學城鄉所退休教授華昌宜表示,「無殼蝸牛運動」20年過後,大臺北地區民眾找殼安居的願望更難達成。

華昌宜表示,每月貸款佔收入的比率,更能精確顯示民眾的購屋負擔,去年下半年臺北市購屋者每月貸款已佔收入的36.12%%,顯示收入超過1/3都用於支付房貸,但根據美國不動產中介協會認定,適當的房貸支出應佔家戶所得的25%才算合理。

申請青年安心成家補貼

臺當局推出的「青年安心成家住宅補貼方案」,提供兩年200萬、零利率的購屋貸款,可減輕新婚或育有子女民眾住房壓力。向來申請案冠居全臺的臺北縣,本月5日開辦以來,平均每天接到170至180件申請,顯示求助政策減低購屋壓力的年輕人很多。(中國臺灣網 高大林)

相關焦點

  • 臺灣房價所得比9.22倍 臺北買房要15年不吃不喝
    臺灣房價所得比9.22倍 臺北買房要15年不吃不喝 2018年02月01日 10: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26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當局「內政部營建署」於今(31)日發布2017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結果顯示,臺灣貸款負擔率為37.84%,比上季減少1.06個百分點;臺灣房價所得比(房價收入比
  • 薪資凍漲十年臺北房價跌回2013年 臺灣民眾仍無感
    薪資凍漲十年臺北房價跌回2013年 臺灣民眾仍無感 2018年05月29日 08: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29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凍漲的薪水追不上飆漲的房價。
  • 吳嬛嬛:被政治綁架的臺灣房價
    「巢運」現場臺灣房價素有「三年一小漲,七年一大漲」之說。其他如士林區中山北路5段、大安區仁愛路4段、大安區敦化南路2段等地段成交案件,換算每平方米價格也要近7萬元。根據臺灣「營建署」公布2013年第4季臺北市房價所得比(房價中位數與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之比)達到15.01倍,也就是15年不吃不喝才可能買到房子。對此,很多上班族表示太低估了,因為僅首付就得10年,還貸至少要二三十年。
  • 臺灣"打房"記將房價與民眾收入相比 都會區房價高
    2014-07-08 06:53 [摘要] 最近,臺灣當局多部門出組合拳意欲打擊「」,而臺灣民眾對此的反應卻並不是那麼歡欣鼓舞。
  • 全臺6大都會區平均購房年齡 臺北最高新竹最低(圖)
    全臺6大都會區平均購房年齡 臺北最高新竹最低(圖) 2010年10月25日 16:4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房價高企 約為每平方米17.2萬元(新臺幣)
    新華社臺北3月28日電(記者 王亞光 陳斌華)臺灣知名房地產中介企業——住商不動產28日發布購房者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覆蓋的臺灣6個主要縣市中,臺北市平均住宅成交價格最高,約為每平方米17.2萬元(新臺幣,下同)。
  • 臺學者:蔡英文挑起兩岸敵意 是臺灣不可承受之重
    在兩岸對比方面,大陸的GDP去年是臺灣的23倍,在可見的未來,大陸會以每年超出1個臺灣GDP的速度拉大雙方的差距。龐建國問道:「這樣的事實已經擺在眼前,臺灣還想和大陸比嗎?」海外網9月23日電索羅門群島16日宣布與臺灣當局「斷交」,20日吉里巴斯也「效仿」,同臺當局「斷交」。
  • 臺灣地區2013第四季度主要"都會區"房價漲15%
    原標題:臺灣地區2013第四季度主要"都會區"房價漲15%   華夏經緯網1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信義房屋2013年第4季房價指數出爐,臺灣地區主要「都會區」平均房價上漲約15%,但下半年房價表現趨於平穩,不過購屋人自備款增多了。
  • 臺灣地區房價上漲 臺北市買房最難桃園縣最容易
    臺灣地區房價上漲
  • 大臺北多個行政區人口減房價漲
    ,大臺北地區(臺北市與新北市)29個主要行政區中,有10個區呈現人口減少但房價卻逆勢上漲現象。  這項調查指出,近6年大臺北地區主要行政區人口數量與房價變化,不全然正相關。在人口負成長的17個區中,松山、大同、萬華、士林、三重、永和、土城、蘆洲、樹林、鶯歌等10區,房價依然上漲。房價上漲最多的士林區每坪(1坪約合3.3平方米)漲6.1萬元(新臺幣,下同),但人口減少2713人;人口減少最多的永和區,減少逾1.1萬人,但每坪房價卻逆勢漲了2.8萬元。
  • 學者:臺灣房市處混沌態勢 房價沒有走高理由
    中新網2月29日電 綜合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營建部門今天(29日)公布去年第4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臺灣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表示,現在房市處混沌態勢,房價沒有走高理由,混沌態勢得等到第2季以後才慢慢消退。
  • 臺北房價創8年來新高:市民不吃不喝11年才能買房
    居臺北 大不易(臺灣在線)  民眾望建社會住宅助安居  衣食住行,民生關切,近日在島內,房價問題又成話題,房價最高的臺北市更是討論焦點。  何處是我家  據島內媒體報導,最新調查顯示,臺北市去年下半年房價所得比為8.89倍,今年上半年卻猛增至10.87倍,為8年來新高。房價所得比為10.87倍,意味著臺北市民平均須10.87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房子。
  • 全臺5大都會區房價大調查:桃園房價漲幅勝雙北
    華夏經緯網5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有巢氏房屋根據2013年與2014年第1季的實價揭露資料統計發現,全臺5大「都會區」平均房價漲幅以桃園縣房價上漲14.3%最高,新北市上漲12.1%排名第2,臺北市上漲9.4%排名第3。
  • 房價節節高升臺北市人口外移比例居全臺之冠
    中國臺灣網6月24日消息根據臺當局「內政部」的統計,今年前5月臺北巿人口淨遷出比例位居全臺之冠,而陳水扁計劃退休後入住的高雄巿,遷出人口也大於遷入人口數。臺灣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指出,臺北巿房價過高、高雄巿就業機會減少,是居民決定外移的主因;而臺北巿淨遷出人口的增加對當地房地產而言,是一項值得警惕的警訊。
  • 去年1-11月臺灣五大城市房價均增長
    去年1-11月臺灣五大城市房價均增長2014-01-22 15:27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郭慶娜  中國臺灣網1月22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去年1至11月,臺灣五大城市(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
  • 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原標題: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有機構發布房價研究報告指出,臺灣民眾收入成長遠遠追不上房價上漲,2012年臺北市家庭1年可支配所得能夠買到房屋面積僅為40年前的5分之1。
  • 調查:臺北市大安區房價跌2.28% 金融海嘯來首跌價
    華夏經緯網9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房價有多高?這個數字肯定會讓你嚇一跳,近50年臺北市房價飆漲226倍,但我們的民眾所得僅成長87倍,對比之下也難怪也引爆極大民怨,專家認為現在已經進入景氣高峰的尾聲,房價反轉向下的趨勢逐漸形成,尤其,房仲業就統計,最近一年,蛋黃區的臺北市大安區房價,竟然下跌2.28%。
  • 大臺北房價非典型修正 十大重跌區跌破眼鏡
    住展雜誌統計大臺北十大建案重跌區,板橋近三年房價從六字頭跌到四字頭,跌幅逾二成最重,其次為八裡、淡水。臺北市有三區入榜,分別為萬華、中正及北投區,跌幅12%~15%。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這一波房價屬於非典型修正,一般認為供給量大、蛋白區跌幅會較重,但統計結果完全打亂過去市場認知,供給量少未必跌幅就小,蛋黃、蛋白區更已打成一鍋蛋花湯,多處地區房價跌勢讓人跌破眼鏡。    住展統計2015年1月至今,大臺北各行政區建案房價,僅樹林區房價逆勢小升約2.2%, 其他全部下跌。
  • 房價居高不下 臺北市4年出走7萬人
    房價居高不下 臺北市4年出走7萬人 2019年01月24日 10:4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據臺灣「六都」地政局統計,臺灣「六都」(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去年人口淨遷入數量,桃園市以淨遷入2.3萬人最多,連續六年居臺灣之冠,累計6年來淨遷入13.7萬人,新北市則6年來首度出現正成長,不過臺北市則是連續四年負成長,4年來出走7萬人,房價負擔能力仍是決定人口遷移的最重要因素
  • 桃園擠爆脫北客 7大都會區僅剩3區還有1字頭
    買臺灣房產添加微信臺小妹(twfc01)或臺小哥(twfc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