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絡成癮被列為一種病

2020-12-17 人民政協網

編者的話: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版《國際疾病分類》,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網路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實際上,遊戲成癮是網絡成癮的最常見和最主要問題,除了遊戲成癮,其他類型的網絡成癮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那麼網絡成癮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發病狀況如何?有哪些危害?是否可以防控?近日,記者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進行了對話。

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日趨嚴重

問:網絡使用已成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與此同時,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也日趨嚴重,請您介紹一下目前我國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發病狀況如何?

陸林:的確如此,我們在臨床上接診的因網絡成癮比如遊戲成癮的青少年患者越來越多。關於發病狀況,目前我國還沒有詳實的數據,但一項涵蓋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89281名受試者的薈萃分析顯示,網絡成癮的全球患病率約為6%。另外,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路遊戲用戶數量達到4.42億,手機網路遊戲用戶達4.07億,網絡、手機遊戲成為最受青少年青睞的娛樂性活動之一。這也為我國青少年患上網路遊戲成癮精神疾病埋下了重要隱患。

問:那麼如何界定網絡成癮呢?

陸林:網絡成癮,是指在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對網際網路使用衝動的失控行為,表現為過度使用網際網路後導致較明顯的學業、職業和社會功能的損傷。診斷網絡成癮疾病,時間標準是一個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相關行為至少持續12個月才能確診。

具體來說,網絡成癮又包括網路遊戲成癮、網絡關係成癮、網絡色情成癮、信息收集成癮、網絡購物成癮等,其中以網路遊戲成癮最為常見。在最新版的《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和《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均將網絡成癮作為一種獨立的疾病,這表明網絡成癮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醫學和社會問題。

網絡成癮危害重重

問:青少年網絡成癮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陸林: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危害面很廣,對其自身、家庭、社會和國家均會造成不良影響。

首先,網絡成癮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中最重要的階段,長時間上網會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同時也會增加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以及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發生風險,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猝死。並且,網絡成癮人群多伴發共病精神障礙,如網絡成癮者中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共病率為21.7%,抑鬱障礙的共病率為26.3%,焦慮障礙的共病率為23.3%,遠高於一般人群。

研究發現,網絡成癮者發生精神心理問題的原因可能與其腦功能受損密切相關。影像學研究顯示,網絡成癮青少年的眶額皮層、腦島及內嗅皮層等與衝動控制相關腦區變薄,而背外側皮層和右側伏隔核等與獎賞相關的腦區在遊戲圖片線索誘發下發生異常激活。這一結果與藥物成癮者的腦影像學改變類似,提示網絡成癮會引起腦功能紊亂甚至造成永久性損害。

其次,網絡成癮也對家庭、社會和國家造成巨大的危害。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網路遊戲業務收入1341億元,遊戲直播用戶規模達到2.24億,其中青少年是網路遊戲消費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非理性地購買遊戲裝備和打賞遊戲主播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另外,網絡虛擬世界充斥著大量的暴力內容,沉迷於網絡暴力遊戲會增加青少年的攻擊性思維、情感和行為,同時還會導致同理心的減弱和利他行為的減少,最終促使網絡成癮者暴力事件的發生,嚴重影響社會公共安全;與此同時,青少年是未來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肩負著振興中華的使命,過度地沉溺於網絡中的虛擬角色,容易迷失真實的自我,導致與現實社會脫離,最終不僅無法為實現中國夢的目標貢獻力量,反而會成為家庭和社會的累贅。

社會共同努力破解難題

問:面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嚴峻形勢,為降低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危害您有哪些建議?

陸林: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具體來說,我的建議如下:

健全相關法律,推動立法進程。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日新月異,網絡中良莠不齊的信息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傷害。由於立法缺失,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經濟、商業利益等利用網絡平臺傳遞詐騙、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引發青少年沉迷網絡、價值觀扭曲、網絡詐騙等問題。這些問題也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重視:2016年,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就旨在營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網絡環境,保障未成年人的網絡空間,促進未成年人文明合理地使用網絡;此外,2018年兩會教育立法修法期間,強調了應加快相關法規的制定,十三屆全國政協第二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就「《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制定」展開了討論,也呼籲應積極推動立法進程。我們期待,相關部門應加速立法進程,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加大宣傳的力度,提高社會公眾的意識。網絡成癮正日益侵蝕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杜絕網絡成癮對青少年的危害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首先,網際網路信息提供者應自覺維護網絡市場的健康發展,淨化網絡環境,傳播網絡文明。軟體開發商則可通過研發推廣未成年人上網保護軟體提供安全的上網環境,以期實現攔截不良信息、病毒或達到限制訪問某些網站等目的;其次,新聞媒體應正確地宣傳網絡成癮的危害,通過加大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學校以及父母的重視,從而形成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社會共治格局。最後,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等應重視安全、健康、有益公共場所的建設,以豐富青少年的課餘生活和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建立規範的網絡成癮的診療標準,避免造成二次身心傷害。青少年網絡成癮治療已成為某些醫療機構或個人大肆斂財的手段,抱有「急病亂投醫」心態的父母常被形形色色的治療網絡成癮的廣告蒙蔽了雙眼,滿懷希望地把孩子送到「戒癮醫院」和「戒癮學校」接受「專業」的治療,但結局常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比如,電擊療法治療網絡成癮曾一度受到許多家長的追捧,然而這種無臨床研究和循證醫學依據的治療手段,卻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網絡成癮的孩子背後,可能混雜著生物、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孩子沉迷於網絡時,應到專業醫療機構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利用科學的治療手段對網絡成癮者進行幹預。

家校聯合,共同抵制青少年網絡成癮。父母的教育方式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緊密相關,良好的親子關係能夠減少網絡成癮問題的發生。在病態的親子關係中,父母在行為和情感上過分嚴格要求孩子,從而導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出現,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成就感,從而轉向虛擬網絡世界尋求安慰。因此,家長應避免給予青少年過多的壓力和關注,加強與孩子溝通,注重了解其內心的想法,多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來至現實生活的成就感;也可以找機會與孩子一起討論過度使用網絡的弊端,引導孩子正確合理地使用網絡資源。此外,學校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將注意從網絡虛擬世界轉向真實世界。還可通過開設專門的網絡素質教育課程,讓青少年能夠正確了解和認識網絡的利與弊,以更好地適應網絡時代,減少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發生。

相關焦點

  • 性成癮,是一種病
    撥得頭籌,就仿佛泡妞大會上的冠軍,讓他有一種英雄般的獅王感。我們不能說他性成癮,但他一邊裸體一邊對著電腦看A片的鏡頭被黑客破譯。馬斌讓我們想起另一個男人貓王的經典照片:他在洗手間裡孤獨的看著自己。    事實上,要為馬斌辨解——許多男人都會這樣。容易性成癮的男人,其實細細探究,往往具有以下一些性格特質。    1, 不愛運動的人比愛運動的人更容易性成癮沒有錯,運動可以緩解焦慮,可以分泌一種類似性快感的多巴胺物質。
  • 遊戲成癮是病,得治!和賭博障礙畫等號,WTO將其正式列為疾病
    你知道喜歡常打遊戲也是一種病嗎?不管是中國網絡現在還是在以前,無論是網絡還沒有完全發達的二十年前,還是現在已經領先世界網絡的現在,遊戲始終是年輕人最熱衷的東西之一。而我們國內對於電競的發展以及遊戲方面則沒有那麼極端化的做法,反而是持有一種更加開放的態度並且還會給予一定的支持。就如各大電競賽事的舉辦,還有國內專門開設的電競職業學校。但是最近有一則消息出來是專針對於那些喜歡打遊戲的人。叫做「遊戲障礙」,而遊戲障礙現在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疾病。
  • 網絡成癮竟是一種精神疾病!
    網癮是網絡成癮症的簡稱,是指上網者由於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時空當中,對網際網路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於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 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疾病核心標準有兩個:第一,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痛苦;第二,社會功能喪失。
  • 「遊戲成癮」被列為疾病!他們向WHO提交反對意見書,你怎麼看?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遊戲成癮」正式列為精神類疾病。此消息一出便遭到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的公開反對。為何這一決定會在韓國國內引發巨大爭議?「遊戲成癮」到底是不是病呢?韓國SBS電視臺報導稱,從經濟角度來看,2018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超過15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735億元),網路遊戲已經成為一個極為龐大的產業。韓國遊戲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遊戲產業佔據了韓國文化產業出口規模的一半以上。
  • 科學生活:有哪些症狀才算患上網絡成癮病?
    對網絡成癮的並非只有沉迷於《魔獸世界》的人,最近就連一些白領也深陷開心網不能自拔。「現在如果有人上網成癮,到了難以區分虛擬與現實的程度,這也算是一種病。」日前北京軍區總醫院網絡成癮治療中心主任陶然教授表示,由北京軍區總醫院制訂的我國首個《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剛剛通過了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的專家論證,玩遊戲成癮被正式納入精神疾病的範疇。
  • 世界衛生組織正式認定 「遊戲成癮」 為一種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於5月25日在日內瓦召開的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認定 「遊戲成癮」 為一種疾病。這一決議將於 2022年1月1日 起正式生效。那世界衛生組織為什麼要把「遊戲成癮」列為疾病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藥物成癮的概念:「在一種物質與機體長期接觸以後,產生了特殊的生理依賴性和精神依賴性,表現為對該物質的渴求和不擇手段地獲取該物質,作用機制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獎賞機制有關。」
  • 愛玩遊戲不代表成癮 玩到啥程度才算「病」?
    「世衛組織把遊戲成癮與毒品成癮畫等號了嗎?」「我也愛打遊戲,怎麼突然就變成『精神病』了?」……一時間,贊成者拍手稱快,譽其為「一錘定音」;反對者憂心忡忡,斥其為國內媒體曲解。那麼,事實真相究竟如何?沉迷遊戲是一種病嗎?此次世衛組織新規有何影響?如何幫助孩子健康遊戲?
  • 網絡成癮 是一種精神病? 專家:國內未將網絡成癮認定為疾病
    原標題:   網絡成癮 是一種精神病? 專家:國內未將網絡成癮認定為疾病   華龍網訊 (記者李珩)日前,美國精神病協會將網癮認定為精神病新病種,其中九條標準全部採納中國醫學教授陶然制定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5月29日,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還未將網絡成癮認定為疾病。
  • 專家支招青少年怎麼擺脫網絡成癮 網癮有哪些危害
    其次,網絡成癮人群還多數患有其他精神障礙,如網絡成癮者中約有五分之一的人罹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抑鬱障礙或焦慮障礙遠高於一般人群。­  網絡成癮對家庭、社會和國家也造成巨大危害。­  記者:近年來,對於網絡成癮是否是一種疾病,社會爭議較大。2018年6月,世衛組織宣布將遊戲成癮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中,「網癮少年」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您對此怎麼看呢?
  • 解讀網絡成癮
    Young通過問卷調查將網絡成癮分為5個亞類:網絡性成癮(cyber sexual addiction),指為了獲得色情信息,無可控制地訪問成人網站;網絡關係成癮(cyber relationship addiction),指使自己過於投入到網絡上的人際關係中
  • 「遊戲成癮」被世衛列為精神疾病,楊永信們的春天到了?
    本次更新首次把「遊戲成癮」納入到精神疾病中,與賭癮並列為「由成癮行為導致的疾病」。這裡的「遊戲」主要是指電子遊戲。 將遊戲行為與藥物使用行為之間加以對比,這在研究方面很有意思,但不應被當作一種闡釋的框架,在理解一種新的偏差行為的探索階段中使用。
  • 世衛將首次把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世衛將首次把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2017-12-27 09:37: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於明年發表的最新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編碼(ICD)中,將「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納入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首次將電玩成癮行為正式列為精神疾病。  據悉,若玩家連續打遊戲12小時,便可能患上電玩失調,但需持續觀察逾一年以上才能確診。資料圖:電子遊戲機。
  • 性成癮是病 如何判斷是否患上「性愛成癮」
    性成癮是病,男女都可患  性愛成癮,即以追求過於頻繁的性愛行為而枉顧道德和法律的限制為特徵。這種行為會嚴重影響到家庭和社會,嚴重者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整天愛泡色情網,也是性成癮  說起性成癮,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多性伴」、「一夜情」。其實,醫生告訴你,即使在生活上你過得很檢點,但你若是天天不看「黃網」不安心的話,小心,你也許就是得了性成癮。  現在隨著網絡的廣泛使用,網絡性成癮者倍增,據估計,美國約有890萬男女網絡性成癮。
  • 網絡時代的認知惰性:對網際網路的依賴本身是一種成癮
    注意力是網際網路經濟的一個核心要素,人們依賴網絡,便捷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網絡上的信息能夠把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只要所控制的注意力夠專夠強,那麼網絡實際上也就控制了個體的行為,激發了個體潛在的偏好和需求。  網絡對於人的行為控制不在技術層面,而是在注意力層面。平時三心二意的人或者馬馬虎虎的人,在網際網路面前似乎都專注起來,對周邊事物充耳不聞。
  • 青少年為什麼會網絡成癮?網絡成癮危害有哪些?
    「網絡成癮」是伴隨網際網路的迅勐發展而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是由網絡引發的一種心理疾病。它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發展,甚至成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誘因。那青少年為什麼會「網絡成癮」?由於自我封閉,必然會產生許多的煩惱和苦悶,產生孤獨感,他們又迫切希望傾訴,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同情,而網絡恰好能幫助他們暫時忘卻煩惱和憂傷,這就成為了青少年依賴網絡的基礎。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社會裡,青少年不受法律約束,沒有道德譴責,更沒有學習壓力,使個體無所顧忌,為所欲為也安然無事。
  • 我國網絡成癮中80%以上為遊戲成癮和網絡關係成癮
    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在於此間舉行的網絡成癮高峰對話視頻會議上了解到,目前我國的網絡成癮可分為遊戲成癮、網絡關係成癮、網絡色情成癮、網絡信息成癮、網絡交易成癮五類,其中遊戲成癮和網絡關係成癮高達80%以上。
  • 是網癮還是心癮 | 你的孩子真的是「網絡成癮」嗎?
    事實上,隨著手機和網絡的普及,青少年「網絡成癮」人數也日漸增加,給自身和家庭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當年,臨沂第四人民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的「13號室」,就是臭名昭著的電擊治療場所。幾千個孩子被父母送進這裡,電到昏厥,直到「承認錯誤」。
  • 知乎熱搜:世衛組織將遊戲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病,你怎麼看?
    最近翻看朋友圈突然看到一個重磅消息,經過長時間討論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列為一種疾病。其實這個問題之前就討論過,近日這條消息的爆出著實讓很多遊戲從業者和玩家炸開了鍋。
  • 「性成癮」到底是不是病?
    上周我們聊到了「成癮」這個話題回復「成癮」可見今天我們來講講
  • 什麼樣的行為是網絡成癮?騷年你中招了嗎?怎麼破?
    如今,青少年過度使用網絡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但什麼樣的行為是網絡成癮?與一般網絡使用行為有何區別?近日,國家衛健委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對網絡成癮的定義及其診斷標準進行了明確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