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有關於留學生英語水平的吐槽從來沒有停止過,不論是社會學者還是政府高官,亦或是大學教授,都發表過文章抨擊留學生英語水平地下,無法達到澳洲大學的入學標準。
日前,維州州長Daniel Andrews發布了這樣一則提案:建議政府制定全新的留學生錄入英文水平標準。
澳洲境內留學生數目超過60萬,主要分布在各大首府城市,但是留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英語水平是無法達到學校要求的。以至於嚴重拖後了教學進度。
不少留學生甚至憑藉雅思4.5的成績就可以申請澳洲大學,最多只需要多讀一陣子語言班,當通過語言學校自己設立的考試之後,就能夠順利入學。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留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
隨後,The Age進行了跟蹤報導:國際留學生的英文水平導致他們無法順利畢業。
這一篇文章是由教育專家Henrietta Cook和華人記者Yan Zhuang共同撰寫完成。
這一篇文章詳細的介紹了數位留學生如何提升英文水平的經歷:
中國留學生John剛剛來到墨爾本留學的時候,她的英文水平極差,甚至無法用英文正常點餐,很多時候都是用手去指。他自己也坦言,這是一種特別糟糕的回憶。最後,他足足花費了18個月去聯繫英語技巧,還曾經通過YouTube學習英文,努力去嘗試融入全英文的教學環境。
John的努力能看到一些回報,他的英文水平在穩步提升,而另一位中國留學生Adam Zhao卻因為英文能力不過關掛掉了一門專業課,而最糟糕的體驗是在小組作業的時候,與他一組的是三個英語為母語的本地學生,在討論之中,無論他如何嘗試去闡述自己的觀點,另外幾名組員都無法理解他的意思。
因此,許多本地學生會刻意躲開和留學生一起做小組項目!
還有不少教授也對於留學生英文過差的問題深感棘手,一位澳洲教授就收到過一位24歲中國留學生發來的求情信,信裡闡述了他掛科,對於他的未來影響巨大。很多教授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看著留學生的郵件,儘管他們於心不忍,但依然無法更改自己的決定。
種種跡象都表明了,留學生英文水平過差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日前澳媒爆料過,有留學生帶著翻譯去上學。
因為他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也無法理解老師布置的作業。
社會各界都有反饋,英語能力不達標在一個英語是母語的國家裡根本無法生存,更不要說還在大學的學府中深造。
學校為了讓這部分學生可以適應課程,不得不降低一些標準。長此以往,對於澳洲教學質量會造成深遠影響。
不只是維州州長,維州高等教育局官員James Merlino也表態:如果學校一直招收英語水平不達標的學生,會直接影響澳洲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對於整個留學產業的影響不可估量。提高高校錄取英文標準勢在必行。
在接受採訪時,他還引用了去年莫納什大學Bob Birrell教授和Katharine Betts教授共同完成的《留學生報告評估》中的部分數據:創造了300億澳幣經濟價值的留學產業正在逐漸摧毀澳洲的高等教育。
2017年整年時間裡:
墨爾本大學入學的國際留學生佔據入學新生總數的38.7%;而本地新生入學量下降了73人,從15492下降為15419。
莫納什大學入學的國際留學生佔據入學新生總數的39.8%;雖然本地學生入學人數沒有下降,但僅增長了450名,本地新生入學人數14453人。這兩位教授質疑的核心是:高等學府只注重利益,忽視了本地學生的求學可能。按照正常標準,應該有更多本地學生入學,但現在這些份額被國際留學生佔據了。
這已經不是Bob博士第一次對留學生發起抨擊了。2018年7月,Bob博士在一篇論文中表示:留學生是導致澳洲人口擁擠的主要原因。
因為有部分留學生通過不停地續籤滿足逗留澳洲的目的。Bob博士表示留學生操縱籤證的方式是:留學生從學生籤證,變到畢業學生工作籤證,再轉為旅遊籤證,再然後是工作度假籤證,這就是一個環形的籤證路徑。
正因為憑藉這樣的方式實現滯留在澳洲的目的,很多人外來人口扎堆在澳洲主要城市,尤其是雪梨和墨爾本,造成了當地基礎設施不堪負重,人口暴漲,房價和物價不斷飆升。
據智庫的數據統計,2010-2011財政年留學生的數量僅為27.8萬,到了2016-2017財政年,留學生數量上漲到了37.4萬,近乎10萬的漲幅。
因為留學籤證有每周20小時的合法打工時間,Bob博士表示,正因為這個問題,使得澳洲入門級別的勞動力市場變得十分混亂,留學生拉低了平均工資標準,讓本地人本來可以享受到的最低工資待遇都成了泡沫。僱主更願意僱傭廉價的勞動力,而不是一個高薪的全職員工。
他還認為,部分留學生來到澳洲的主要目的就不是學習,而是為了賺錢,持有學生籤,不斷續籤,讓他們有充足的工作機會,無心學習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去努力提高英語成績。
已經有很多學校被這樣的學生影響...對於目前社會各界的質疑,聯邦教育局官員Dan Tehan有著不同的看法。
他認為,目前的錄取標準並非政府設立的,而是各個大學通過綜合評估自行決定的。如果要修改入學門檻,理應由各個大學自行商議,而不是將這件事情推給政府。
從最新的數據分析,澳洲已經超過了英國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留學選擇地,在吸納如此多留學生的時候,學校就應該制定詳細的規劃加以應對。
而且,幫助留學生提高英語水平是各個高校的責任和義務,留學生繳納學費第一點是為了學習知識,第二點就是為了提高英語水平。
高校不應該將自己的責任推給政府。
對於Dan的表態,北領地的教育聯合會博士(NTEU),Dr Alison Barnes立刻做出了反駁:就是因為政府逐年削減給各個大學的撥款,教育經費缺失的情況下,學校無力僱傭更多的教育人員為留學生提升英語水平。
隨後立刻有人駁斥了這一觀點,政府的確削減了教育經費,但各個大學每年都在增長學費,尤其是針對留學生。
這筆錢本應用在對留學生的培養上,學校並非無力僱傭更多的教育員工,而是將這筆錢都用在了校區擴建上,校區擴建意味著可以招納更多學生入學...
那麼問題來了,留學生英語水平真的很差嗎?大量留學生進入高等學府,真的對學校的教育質量造成了影響嗎?對此澳大利亞大學總執行官Catriona Jackson公開進行了嚴肅的駁斥,這是無中生有的污衊!
不只是澳洲八大,澳洲所有的高等院校都有嚴格的錄取標準,學生的優劣性直接影響學校在世界上的排名,排名足夠高,才能吸引更多優秀學生,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所有學校都有這個概念。
如果說,澳洲各大院校飽受留學生荼毒,教學質量下滑,為什麼在各大世界排名中,澳洲學校的成績沒有出現任何下滑,而是穩步提升呢?
看一看2018年公布的各大排名:
2019QS世界大學排名
澳洲八大中有7所大學
擠進世界大學TOP100內
澳國立大學排名第一,世界24
墨爾本排名第二,世界39
雪梨大學排名第三,世界42
2018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
澳洲八大中有6所大學
擠進世界大學TOP100內
墨爾本排名第一,世界38
昆士蘭大學排名第二,世界55
雪梨大學排名第三,世界68
2019THE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
澳洲八大中有6所大學
擠進世界大學TOP100內
墨爾本排名第一,世界32
澳國立大學排名第二,世界49
雪梨大學排名第三,世界59
2019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澳洲八大中有7所大學
擠進世界大學TOP100內
墨爾本排名第一,世界26
雪梨大學排名第二,世界31
昆士蘭大學排名第三,世界42
從這些排名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澳洲大學在世界上的競爭力。澳洲留學生的確很多,本科和碩士的金融、工程、IT專業中大部分都是外來面孔。
這和澳洲本地的教育理念也有關係,澳洲本地父母對於子女是否能夠進入頂級大學,是否能夠獲取更高的學歷並沒有那麼熱衷。主要是看孩子自己的選擇,以至於澳洲本地人進修研究生乃至更高學歷的人數遠遠不足。並非是留學生佔據了本地學生的名額,而是留學生填補了澳洲教育的空缺。
而且世界高校排名已經足以說明問題,留學生沒有拉低本地教育水平,沒有讓澳洲教育出現退步。不要用個例代表整體,大部分留學生都是努力學習的典範,在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努力的適應澳洲社會。
對此,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