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照明-見光而不見燈
將燈具直接朝向照明目標,叫直接照明,而將燈光照射向天花板或牆壁造成光的反射,以此照明的方式則叫做間接照明,也可以叫做反射照明。光線經過反射後再照射向地面,光線的散布會更加均勻,也可以避免直接照明直射到眼睛時產生的視覺刺激等情況,是一種溫和的照明手法。
現在流行「見光不見燈」隱藏式照明設計,其實就是利用的間接照明,將燈具暗藏於燈槽之中,在外可以看得到光卻無法直視到燈具。光源深藏通過柔和的光線點綴整個空間,燈光不會喧賓奪主影響整體風格,卻能很好的增加室內環境的層次感、空間感,豐富空間中的光環境。
營造氣氛-燈光是催化劑
燈具的誕生是為了照明,可隨著設計理念的發展,從基礎功能需求到設計層面的追求,燈光被賦予了更多的價值,早已不再局限於基礎的功能性照明。燈光是一種空間的催化劑,它可以將空間中的材質、造型、色彩激活,讓空間設計得到更完美的呈現,讓空間更有情調。
燈光其實是一種很有趣的設計元素,它就像是給空間披上一層紗衣,燈光的冷暖不同、明暗不同、顏色不同,所塑造的空間氣氛也各不相同。例如明亮的光則會讓人集中注意,激發人的靈感,而素雅的配色加上柔和的燈光,則可以很好地營造出溫馨放鬆的空間氛圍。
重點照明-打造視覺焦點
在室內的燈光設計中我們可以利用光線的明暗關係、換線的顏色變化,將空間中的一處或是某件物品突出表現出來,運用光線的對比襯託出焦點,同時增加視覺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利用視覺上的感受來改變空間的印象。例如以射燈對背景或者形象牆作重點照明,又或對收藏品、藝術品進行強調。
靈活照明-多種燈具搭配
優秀的燈光設計需要不同燈具的組合運用,一個房間中只使用一盞燈進行照明顯然是不夠的,室內燈光設計的理想狀態是讓燈飾的數量與亮度都有可調控性,每盞燈具的色彩、造型、式樣,燈與燈之間的主次或互補關係,燈與空間的呼應作用,這些都需要多種燈具的組合設計。
因地制宜-匹配區域功能
不同區域的功能性不同,對於照明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不同類型的燈具其功能側重點和適用空間也有所不同,根據場景需求採用不同的燈具組合,進行多樣化的燈具搭配,這才是一套優秀的燈光設計應該做到的。
例如在需要書寫、電腦辦公的區域燈光就應以明亮、柔和為原則。會議區域則需要考慮會議、演講的需求,同時也要滿足投影等多媒體設施的使用需求。休閒區域就要以舒適性為主,儘量採用均衡柔和的間接照明,給人帶來舒適安逸的空間氛圍。
科學用光-要避免光汙染
燈光設計絕不是說越亮的燈就越好,顏色越多就越好。我們在進行照明設計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科學地用光,根據需要來選擇光源、選擇燈具。如果選錯了燈具就很有可能在使用時形成光汙染,嚴重的甚至可能影響身心健康。
一般來說室內燈光設計時需要儘量讓房間整體照度統一,光源儘量在色溫和顯色性上保持一致。主燈以正白光為主,四周射燈用暖白光為主打造對比層次感,避免打開燈光線都一樣亮白一片產生炫目等光汙染現象。
ps:圖片來自網絡
如不妥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