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五屆十次全會召開後,我市各地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並結合實際提出貫徹意見,部署具體工作。大家表示,要把學習貫徹成果體現到幹事創業的實際行動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新發展理念,發揮生態資源這個最大的優勢,以綠色發展落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林水財表示,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將圍繞「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在全省全國前列」這一戰略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堅持做到生態優先、示範引領、綠色發展,繼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不斷加強「綠盈鄉村」創建,科學完善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全面推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深入推進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改革、強化生態雲平臺運用等,努力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同時,始終堅持生態為民,持續深入開展「清水藍天」、交叉執法、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集中攻堅等行動,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市委五屆十次全會指出,要在厚植綠色生態新優勢上走前頭,堅決築牢生態環保的堅固屏障,打造美麗中國的南平樣本。」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忠民說,全市林業系統將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超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著力」要求,以打造「森活南平」為目標,著力推進國土綠化;以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項目為抓手,著力提升森林質量;以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創建國家森林縣城、福建省森林城鎮、福建省森林村莊,著力建設森林城市;以確保武夷山國家公園試點順利驗收為要點,著力建設國家公園,努力構建完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厚植南平綠色生態優勢。
「水利系統幹部職工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補短板惠民生,堅持抓當前謀長遠,堅持發展壯大水美經濟,不斷增強水利可持續發展後勁。」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周靖表示,全市水利系統將按照市委全會提出的「『水美經濟』建設在新業態培育上持續創新突破」的思路,發揮優質水資源優勢,結合七大綠色產業,積極謀劃生態水養殖、旅遊、康養、休閒等水緣經濟,實現由美而富。同時,結合鄉村振興,統籌整合河道疏浚,打造水美鄉村。積極探索「水生態銀行」模式,有效打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讓優質水資源轉化為生產力、競爭力,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王衝表示,將積極梳理縣(市、區)試點成果和典型經驗,總結近年來「生態銀行」試點成果,穩步有序擴大資源收儲整合,實現規模化經營效應。優化壯大市級平臺公司,培育整合各縣(市、區)平臺公司,探索完善交易流程和交易規則,推動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高標準農田、水流域治理等項目建設,實現資源多元化增值。提高項目策划水平,深化與中國水權交易中心、海峽產權交易中心等國內大型股權、產權交易機構合作,強化產業招商。推動「三大創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融合發展,實現改革成效同向疊加釋放。
「我們既要高質量完成農業農村全年和『十三五』各項發展目標任務,也要高質量謀劃南平現代農業農村『十四五』規劃,為全方位推動閩北現代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超越奠定堅實基礎。」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春暉表示,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繼續聚焦「三大創新」集成成果,主動導入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農藥化肥科學減量增效等工作領域,推動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和產業提升生態化。
武夷新區作為新南平建設的排頭兵,正處於充分挖掘釋放行政中心搬遷紅利的關鍵時期,正處於推動新南平大發展、大跨越的關鍵時期,一大批事關長遠、影響全局的重大項目正在加快實施。「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搶抓機遇,提升經濟內生動力,進一步圍繞『強產業、聚人氣』的目標,推進武夷新區職業教育基地、倉儲物流園、電子信息產業園、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文化藝術小鎮等項目的實施。」武夷新區管委會主任郭冠中說。
浦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旭告訴記者,現代綠色農業是浦城縣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糧食、畜禽、食用菌(靈芝)、茶葉等特色優勢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格局。下一步,將深入貫徹市委全會精神,加快農業三產融合,完善供應鏈、延長產業鏈,推進農業智慧化、特色化、品牌化,促進現代綠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特別是要進一步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以「浦城大米」品牌建設為抓手,在成功創建「中國好糧油示範縣」基礎上,積極推進「浦城大米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加強優良品種開發,積極推廣稻漁、稻藥、稻蝦等「水稻+N」綜合種養模式,大力推廣五新技術,實現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今年來,順昌縣林業局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響,積極探索實踐「森林生態銀行」、林業碳匯開發、國有林場上市等創新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順昌縣林業局局長鄭韶明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持續推進「森林生態銀行」建設,加強與北京產權交易所、海峽股權交易中心、中交廣航局等機構對接溝通,整合西坑、林業碳匯等「生態銀行」試點,探討合作項目。同時,全面推進竹木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建設規劃,推動林業產業提質增效。結合境內國家4A級旅遊景區寶山、華陽山等旅遊景點,持續做好西坑示範項目建設,推動生態旅遊開發。(吳建瓊 廖晨星 盧國華 邱冬勇 袁野 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