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的發展,關注最多的大概就是高等教育了,畢竟大學的好壞不僅關係著學生以後的就業,還有可能關係著升學,戀愛等等。
而且從2015年以後,各大城市都開始了搶人大戰,人才就意味著城市的未來發展,特別是高端人才,能為城市發展帶來更多的動力,所以各大城市對高端人才的引進都是不遺餘力的,很明顯作為高端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層次的大學畢業生是各大城市搶人大戰的主體。
說實話除了榜首的一線城市外,其餘城市對非本市大學生的吸引力度不大,人總是喜歡在熟悉的地方生活,很少有大學生在畢業後遠離所在城市(當然一線城市除外)說白了,各大城市在上演搶人大戰的同時,都在儘量讓本事大學的畢業生留下來。甚至通過提升本市內大學的實力來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
大學要如何發展?如何提升實力?除了要有一定的政策外,其實還是要落到一個「錢」字上,有錢的大學不僅可以更好的為學生提供教學和生活設施,還可以招聘更好的老師,更可以為知名導師和團隊提供更多的研究經費,要知道很多課題研究都要消耗海量的經費。可以說大學的各項發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近日各省的主管部分高校2020年經費預算出爐,趕緊看看你就讀的大學怎麼樣吧!
安徽省分列前三名的高校的是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安徽農業大學,而第一名安徽大學的預算高達8.41億元,其實在安徽省各高校的預算真不是很多,但是近年來,安徽的教育發展的相當不錯,安徽大學在有限的經費下,各類學科都有不錯的發展,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安徽大學的12個學科被評為B級。
福建省今年的經濟形勢可以說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廈門和泉州這兩座城市都進入了萬億GDP俱樂部,相應的對高校的投入也大幅增長,附件前三名被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和集美大學包攬,而且差距明顯,其中福州大學高達14.26億元,如此大的投入很有可能是想讓福州大學衝擊雙一流。
這些地方是一個比一個投入力度大,我們知道湖北可不止這些學校,還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華中農業,中南財經,華中師範,武漢理工等一眾隸屬於教育部的985,211大學,可謂是教育資源極其發達,也讓湖北省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其他的省屬大學中,長江大學拔得頭籌,獲得12.75億元。湖北省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裡的相當大。
國內經濟三強之一的山東,經濟實力沒的說,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更是沒的說,雖然山東的部屬高校不多,但山東在省屬高校投入力度相當大,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高校近年來的高速發展,與山東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分不開。
與山東比起來,江蘇省更加財大氣粗,蘇州大學,揚州大學,江蘇大學三所大學經費投入都將接近或超過了20億元,而且,江蘇省不僅投入多,高校資源更多,11所211大學,其中10所隸屬於教育部,2所985大學,在教育資源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江蘇依然有這麼大的投入,實在是難能可貴。並且其中揚州大學,蘇州大學,江蘇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都有希望在下次雙一流評估中入選,著重讓人羨慕。
其實作為近幾年發展相對緩慢的河北省來說,現在高校的投入力度已經很大,但是河北省的高校資源在東部省份來說相當落後了,全省只有一所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還在天津,幾乎都有成為網紅的趨勢,河北省對高校投入最多的是河北師範大學,河北大學和河北工業大學的經費收入大頭在教育部。只是讓人好奇的是燕山大學的經費沒有公布,但相信不會低於河北大學。
雲南海南新疆三地可以說都是教育資源不太發達的地區,經濟發展雖然較快,但是歷史欠帳太多,還是需要繼續加大投入的。
以上是部分省份的省屬高校的經費情況,其中江蘇,山東兩地對教育投入可謂是巨大,當然這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關係,其實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對教育的投入就會越多,廣東的資料雖然還沒有出來,但是近年來廣東新建了南方科技大學,發展極其迅速,可見廣東對教育的投入,這也吸引著更多的成績優異的學生報考,也會有更多的畢業生留在當地發展。反過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給地方的經濟生活帶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