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是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1種資源,但在一堆的石塊中,也會摻雜著些許有所不同的石頭,這類奇石全部都是歷經一連串複雜反饋轉變而成的,因而它的價值一般 要比普通的石塊高出好多!
東坡肉石
有這樣一塊「其貌不揚」的石塊,專家居然喊價一億元,很多人都覺得不理解:這到底是賣家有意弄出的噱頭,還是這塊石塊確實價值連城!
這一塊舉世罕見的肉形瑪瑙石,也就是後來被權威專家們稱之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所珍藏的那塊東坡肉石塊的姊妹石——「紅燒肉」。
紅燒肉石
這塊紅燒肉象形石頭是二零零九年,河北省張家口市的一位名叫於瑞軍的公職人員,在石頭交易集市上以一萬塊的價錢收到的。
這一塊石頭自問世,立即就引起了國內各地上百位奇石收藏家的巨大關注,這是因為這一塊石頭居然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那塊名叫東坡肉的象形石格外的相似!
臺北的那一塊東坡肉石頭已經被公認為中華國寶,依據史料的記載它是在清朝康熙年間,由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札薩克親王府阿寶王爺所進獻給朝廷的。
因為其與真實的紅燒肉格外的相似,所以深受康熙皇帝的喜歡,一直以來把它擺放在自個的寢宮裡面來鑑賞,並且一直流傳到現在。
而這一塊石頭是一整塊瑪瑙玉石經自然的地質環境改變,雨水的侵蝕而自然產生的肉形石頭。
紅燒肉石
這塊石塊和真正的紅燒肉非常的相像,一樣的肥瘦相間,一樣的肉色逼真,連毛孔和肌理都清清楚楚的展現出來,要是不注意,說不定還真有人把它當做東坡肉拿去做菜。
其實也能夠稱之為東坡肉石,因為它與臺北故宮所珍藏的那一塊石頭十分的類似,可以說是很吻合,因而被拍賣行的權威專家估價為1.2億元人民幣!
根據權威專家的考證,這兩塊東坡肉石應該全部都是清代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札薩克親王府裡面的收藏品。
因為那個時候的王府是由清代所欽定並且由清代所管理的,這個王府的掌管人在那個年代裡必須要向清王朝進貢一定的禮品,當地最著名象形瑪瑙石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畢竟,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裡,只有王府的王爺才有能力去收集這些寶貴的瑪瑙玉石,因而這兩塊石塊才顯得如此寶貴和稀奇。
據專家推測,目前珍藏在臺北故宮的那塊東坡肉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被獻進了清王宮裡面去的。
而於瑞軍手中所珍藏的那一塊石頭,據後來權威專家的考證,應該是阿寶王爺的後代所留存下來的寶物,因緣際會才被於瑞軍低格幸運購買到,不得不說運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