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捎上幾瓶洋氣的葡萄酒是不少人送禮的標配,親朋團聚小酌幾杯又實用又顯檔次。但是對於葡萄酒小白來說,面對琳琅滿目的葡萄酒時,到底該如何挑選呢?有哪些誤區是應該避免的呢?
近日,英國葡萄酒與烈酒基金會(WSET)高級品酒師朱彬彬來到南京,和市民分享葡萄酒的品鑑技巧和消費提醒。
「幹紅」是什麼意思?起泡酒又是什麼?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葡萄酒市場發展迅速,目前有多達數萬種的進口葡萄酒品牌在國內市場售賣。然而不少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複雜名目繞昏了頭。
朱彬彬表示,首先消費者要明白葡萄酒的定義是什麼,按我國標準,葡萄酒是以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全部或部分發酵釀製而成的,酒精度不低於7.0 °的酒精飲品。這意味著,正宗葡萄酒「絕不勾兌」。
其次,是分清葡萄酒的分類和特徵,買紅酒時經常聽到的「幹紅」、「幹白」是指根據「甜度」來區分的葡萄酒種類,幹型葡萄酒含糖量最低:4g/L以下,比它含糖量更高的為中甜葡萄酒和甜型葡萄酒。
除此之外,大家經常看到葡萄酒瓶上標註的「起泡酒」則是根據壓力程度來分的,分為靜止葡萄酒和氣泡葡萄酒。所謂起泡酒,通俗說就是會冒泡泡的酒,富含二氧化碳、適合於各種喜慶場合的酒種,香檳就是起泡酒的一種。
最後一種葡萄酒分類方式是按「顏色」來分,可分為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從釀造工藝來說,紅葡萄酒是用紅葡萄品種帶皮發酵而成。白葡萄酒則是經過壓榨皮汁分離後,取其果汁進行發酵釀製。桃紅葡萄酒與紅葡萄酒的釀造工藝一樣,不同之處在於浸漬發酵的溫度較低等。
82年的拉菲真的好喝?買葡萄酒這些誤區你要明白
誤區一:葡萄酒不是陳的香,年份不是越老越好
在當天的聖和府邸豪華酒店品鑑會現場,不少市民也向朱彬彬提問有關葡萄酒的知識。大家對經常聽到的「82年拉菲」紅酒段子十分感興趣。有人問,這種酒到底有多好喝呢?
朱彬彬說,俗話說「酒是陳的香」只適用於高度白酒,並不適用於葡萄酒。葡萄酒是有適飲期的。對大多數葡萄酒來說,最好不要超過5年。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葡萄酒即使保存得當,本身的果香和口感也只能保持兩三年,所以再陳下去,風味只會打折扣。所有葡萄酒中,大概只有10%的紅葡萄酒和5%的白葡萄酒放5年後會更好喝更「香」。
「1982年是難得的一個好年份,氣候條件十分適合葡萄的生長,品質極佳,酒釀成後就受到國際上各大酒評師的好評,身價倍漲。很多人覺得82年的拉菲是葡萄酒之『壕』,的確,它的品質是非常優秀,但已經過了它的最佳品飲期,喝起來並不好喝。」
誤區二:越貴,品質越好
一般來說,影響葡萄酒價格的因素有多種,比如產區、年份、釀造工藝、品牌價值等。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單以價格高低衡量一款酒好不好喝。當然,如果一款酒的市場定價相對較高,那說明它可能在原料、釀造、陳釀、裝瓶、運輸等方面成本更高。至於好喝不好喝,則因人而異,因為畢竟對口感的評價是相當主觀的。越貴的不一定就越好喝,通過不斷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葡萄酒才是最好的。
「其實在商超渠道,50—200價位的葡萄酒送朋友和自己喝,都是可以的。價格在600-700一瓶的,品質已經算很有保障了。朱彬彬總結道。」
送酒乾貨:赤霞珠、梅洛、霞多麗是啥意思?
據朱彬彬介紹,不常喝酒的人,可以選購酸度中,單寧(多酚類物質,增添葡萄酒的澀感)輕,柔和,容易入口。如幹白的霞多麗,或幹紅的卡曼納、梅洛。也可以從智利葡萄酒入門。 常喝酒的人可以送酸度高,單寧重,酒體厚重。如赤霞珠,西拉。可以嘗試新世界的葡萄(多為歐洲的原殖民地國家生產出來的葡萄酒,代表國家為美國、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等)經常喝酒、且有一定品鑑基礎的,可以送他各國的葡萄酒風味。
說了那麼多葡萄酒的知識,你掌握了嗎?酒雖好喝,切莫貪杯哦,提前祝你中秋節快樂!
(編輯/蔣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