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今生活條件普遍較好,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家長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的,但並不是最好的就是最適合孩子的,其中一個經常被家長忽略的就是孩子穿的鞋,很多家長覺得只要給孩子穿名牌,孩子的腳就會很舒服·,其實並非如此。
孩子幼兒園幾乎每天都有孩子受傷,只要幼兒園群微信一響,我心裡就「咯噔」一下,就怕孩子是摔了或者病了。摔倒或摔壞是孩子最長發生的狀況之一,老師有時根本顧不過來,還有的孩子走的不穩,磕磕絆絆,鞋子不是大了一圈,就是鞋底太滑,經常平地摔跟頭,讓老師也很無奈。
孩子摔倒多了,老師也得出了經驗,經常在開家長會得時候。會告訴家長,儘量不要給孩子穿以下這幾種鞋:
1洞洞鞋
洞洞鞋是最不宜孩子穿的,有些家長表示:「孩子都怕熱,大夏天的,有洞的小皮鞋最好了,涼快,還舒服。」
老師表示,經常有孩子就是因為穿了洞洞鞋,走走路沒絆沒摔就開始莫名其妙的哭,哭的撕心裂肺的,一看原來是腳底下踩了小石頭,還有的家長給孩子穿這樣鞋的時候不給孩子穿襪子,沙子和小石頭就很容易進到鞋裡讓孩子受傷。
2「張牙舞爪」的鞋
很多童鞋為了吸引孩子的目光,讓家長心甘情願的消費,不惜把鞋做成奇形怪狀,說是引領潮流,但其實,根本不適合孩子穿。市場上有很多這樣的鞋,要麼是後面帶兩個翅膀,要麼前面做成青蛙或者魚頭狀,孩子穿上就不愛脫,家長沒辦法也只能開啟消費模式。
孩子還沒有像大人一般對品質和舒適度的分辨能力,往往都需要大人把關才好,但這種鞋,實則很容易絆倒孩子,小朋友之間的一個「親密接觸」,就會踩到突出的「翅膀」,讓孩子絆倒。
3系帶的鞋
除非你的寶寶特別會繫鞋帶,而且肢體運動比較靈活,家長才可以給孩子選擇系帶的鞋,但最好和家長一起出遊的時候再穿,平時上幼兒園還是選擇「一腳蹬」或者「粘貼式」,以避免鞋帶突然開了,讓孩子絆倒。
4太硬的鞋
孩子的鞋,柔軟舒適最重要,一定不能太硬。很多家長要給孩子打扮得特別「有型」,而且堅信看起來高檔得東西必然「有質感」,其實,孩子得鞋和大人得一樣,貴得,看起來有質感得未必舒服。很多上萬一雙的高跟鞋也很硬,只適合在T臺上穿。
所以,家長給孩子買些的時候,既要看材質,又要看鞋底,最好可以嘗試彎曲鞋底,感知一下硬度再給孩子選擇,不然遭罪的可是孩子。
家長給孩子選擇鞋的時候,最好遵循以下兩點:
1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給孩子買鞋,需要帶孩子去試,胖腳就買圓頭,瘦腳也要防止買大。孩子的腳長得快,甚至十幾天就有變化,想著像大人一樣,買貴的一直穿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選擇適合孩子的。
2品牌很重要
如果家長有選擇困難症,那就更要鎖定品牌,再進行選擇,一般,知名的運動童裝做出來的鞋,還是比較適合孩子穿的,家長如果沒有更多精力給孩子挑鞋,也可以鎖定幾個長穿的品牌,畢竟孩子的舒適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