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標星【品牌農業參考】
每天晚上20:30準時送達
什麼是循環農業?
循環農業是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與加工業有機聯繫的綜合經營方式,利用物種多樣化、微生物科技等核心技術在農林牧副漁多模塊間形成整體生態鏈的良性循環,力求解決環境汙染問題,優化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打造新型的多層次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創造出一種良性的生態循環環境。
時下,循環經濟已經成為新農業的主要方式。畢竟,循環經濟可以幫助農業經營者解決以下2個問題:
1、降低成本:循環經濟可以降低整個農業生產或管理成本,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2、提高農產品品質:循環經濟是農業新興生產管理方式,有利於農產品品質提升和滿足農產品的生長規律,從其品質和口感更高。
農業循環經濟的「3R」原則
1.減量化(Reduce)原則
農業上應用減量化原則最科學、靈活的方法就是「九節一減」:
(1)節地。選用高產優質的農作物新品種,生產同樣重量的農產品,土地佔用可大大減少;推行間(套)立體栽培等先進技術,提高複種指數。
(2)節水。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推廣先進實用節水技術。
(3)節種。種子企業提供高質量的種子,農民科學用種如推廣水稻旱育稀植、拋秧技術和農作物營養土(缽)育苗小苗移栽等先進技術。
(4)節肥。科學施肥,推進生態有機肥,遞減化肥用量。
(5)節藥。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嚴禁生產與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過量用藥,大力推廣綜合防治、生物防治辦法,大力發展沼氣,用沼液代替農藥,運用生態良性循環辦法來吸引和繁殖各種鳥類,防治病蟲害,採用各種科學的方法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6)節電。大力推廣各種先進的節電技術、設備、產品、工藝和科學的管理方法,節約廣大農村的生產和生活用電。
(7)節油。農業機械和農用運輸設備中推行節油技術。
(8)節柴(煤)。推廣先進實用的省柴灶和用農作物秸稈、稻殼、木屑、竹屑廢料加工的清潔碳;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節煤技術。
(9)節糧。採用科學的養殖方法,畜牧提高養殖業的肉料比,節約糧食。
(10)減人。有效轉移農村勞動力,減少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民。
2.再利用(Reuse)原則
堅持並靈活運用再利用原則,就必須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根據再利用原則的要求,對各類農產品、山區土特產品、林產品、水產品及其初加工後的附產品及有機廢棄物利用生物技術、工程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手段,進行成分分析,開發新的產品,延伸產業鏈,反覆加工、深度加工,不斷增值。不僅加工企業本身不再產生汙染,而且可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經濟效益。
3、再循環(Recycle)原則
運用再循環原則,大力發展「白色農業」--開發利用微生物資源。中外專家將微生物視作「寶貝」,給它取了個新名詞--白色農業。利用它,可以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無汙染飼料、肥料、農藥以及取之不盡的能源。專家認為,開發微生物資源,可以緩解能源與環保的矛盾。近幾十年來,中國在發展農業微生物能源--沼氣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績,在利用農業廢棄纖維質資源用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酒精來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資源方面也取得進展。當前在我們地區,當務之急是大力推廣農業微生物能源(沼氣)技術。
END
文章來源於教育新典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