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潘·熱點影評系列小潘談情說愛 籤約作者原創
01
昨晚,看完《被光抓走的人》的時,心緒久久不能平息。身子沉在座椅裡,看著影片最後的謝幕:武文學跟妻子在做飯,女兒坐在餐桌旁邊等飯邊玩手機。
視角看不到全景,大概一百平的房間,普通的裝修,不大的廚房,暖黃的燈光,一家人像平常一樣,準備著晚餐。然而,在這之前,他們每個人都經歷著一次幾近絕望的感情波折。
與其說這是一部科幻電影,倒不如說,這是裹著科幻電影外衣透析愛情與婚姻的劇情片。影片的故事情節,在平凡人之中展開,有年輕人的愛情,有小夫妻的背叛,有同性之愛的隱喻,有中年夫妻的危機,自始至終,我們看的不過是平淡人生中,真實而又令人心酸的情節。
那天,一道光抓走一批人;人們陷入恐慌;後來科學家們推測:那批被光抓走的人,是擁有真愛的人,於是,剩下的那批「沒有真愛」的人,雖然活在真實的三維空間裡,還在像以往一樣,跟另一半過著往常的日子;然而,平靜的笑容背後是對另一半的猜測、揣摩、不信任以及對眼前這段感情的深深懷疑。
大家都開始審判自己的感情生活,審判自己的愛人,研究什麼是真愛?可是,誰也沒給真愛定一個標準,仿佛那道光的出現,給了「真愛」一個標準。
02
武文學的中年危機
人到中年,會遇到很大的危機,不論男女。很多人會納悶:不是四十不惑嗎?怎麼人到中年,反而更加迷茫了?拿故事中的武文學來說,上有老下有小,在學校任課,一直想被評為高級教師,結果卻被一道光給打亂所有計劃。
評選失利,與妻子的婚姻生活越顯枯燥,為了證明與妻子之間是真愛,不惜PS照片,在同學會上辯解;隨後,在不眠的夜晚發現妻子「情人」發來的微信。憤怒之下,與妻子「情人」在學校差點動手打架,好在對方說了一句話:一會孩子出來看見了,她們以後都難做人。
武文學才慢慢放下抓著對方領口的雙手,眼含憤怒;這時,女兒恰好放學,跑到他身邊問:怎麼了?武文學只好咽下那股憤怒,臉上逐漸泛起笑意:沒事。
這一幕,是我記憶深刻的一幕,直至現在。因為中年男人的心酸就像武文學咽回肚子裡的憤怒轉而在臉上堆起笑容,想起張愛玲的一句話:「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孤獨」是中年男人的常態,對妻子的質問迫使著婚姻進入冷戰狀態,事業上的不順,讓他感到前途無望;無奈老母親又經常在他耳邊嘮叨:你倆是真愛嗎?如果是真愛,怎麼沒被光帶走呢。有同樣疑問的,還有周圍的親戚朋友。陷入這種困局,他深感人生不僅孤獨,更是絕望。好在有個愛慕他的女同事(小韓),經常做好飯菜送到他的辦公室。兩人之間本身是有些許的曖昧,但是那道光出現之前,武文學一直與對方保持著安全的距離,直至上述所有的一切煩惱迎面襲來——他想出軌了。
各類數據表明:男人在35-40歲之間,是出軌的一個高峰期。但是他們的出軌目的是不同的。有人為了尋求新鮮感,有人是為了彌補與妻子之間所缺失的「激情」,有人是為了尋覓被異性崇拜的存在感與尊嚴,而有人則是為了報復已經背叛婚姻的妻子。
而影片中的武文學便是如此。他深信妻子已經背叛,而恰巧在人生低谷被小韓溫暖,這次他沒有保持距離,而是主動迎合對方的引誘。兩人相約酒店,但最終還是以武文學的主動放棄而結束了這場衝動的「豔遇」,在等待小韓的時間裡,武文學的惶恐、不安、試圖突破底線又被道德約束的糾結,寫滿那張滄桑的臉。他還是告訴了小韓:與她上床,只是為了報復妻子。
中年男子有一句半開玩笑的口頭禪,即「不把工作和做愛帶回家」,可以說是這種狀態的真實寫照。就連電影裡,武文學與妻子行床笫之事的時候,也是沒有絲毫感覺得,就像每天早上去洗手間蹲廁所一樣稀鬆平常且無趣。
沒有愛,沒有性,這幾乎是所有中年夫妻的生活狀態;可是,這種生活狀態,並不代表,他們之間的婚姻已經破裂,相反,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劉佳一的父母一起在天台被光抓走時,我們便已開始懷疑真愛的標準了。
03
婚姻不是愛情的結晶,不能用「愛與不愛」來衡量
他們之間的婚姻已經名存實亡,父親在外面包養小三小四小五小六,母親也並沒有因此而閒著;兩個人只是因為有共同的利益事業以及孩子照看,所有沒有離婚。但他們依舊同住一個屋簷下,經常吵架,各不服輸,但是對老人的孝順、對孩子的照顧卻始終沒有鬆懈。
當劉佳一與男孩戀愛,並私自偷拿戶口本去民政局與男孩領證的時候,被父母發現並阻攔。後來,那道光出現,帶來了父母;而同時,劉佳一夜放棄了男孩。在她看來,沒有被光帶走的他們,是沒有未來的,因為,那道光審判了他們之間並不存在真愛。
直至男孩闖入他家,強行與其發生關係後,跳樓自盡。之後,在重症監護室裡醒來,劉佳一哭著接受了他。其實,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兩個問題:第一,劉佳一本身就具備不健康的婚戀觀,因為原生家庭,父母不健康的婚戀關係,一直在扭曲著她對愛情的認識,她甚至認為「對方敢為自己死」才算真愛;第二,男生是一個不善於表達的人,表達上的匱乏,導致他做出極端的事情,來證明自己的真心。
即使兩個人最終結婚,但是男方或許已經殘疾,這段婚姻會遭遇什麼樣的生活挑戰我們並不知道,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這段婚姻的未來,一定沒有男生跳樓前更為幸福。
再說回劉佳一的父母,他們的婚姻一地雞毛,但是卻無法分割。因為婚姻不是愛情,不是一句「我不喜歡了」就能瀟灑轉身,揚長而去。劉佳一父母之間的婚姻,就像是武文學妻子的「情人」與其妻子的婚姻狀態。
他們兩個人結婚的時候,也是相愛的;但是經過歲月的洗禮,兩人終究沒有逃脫無愛的事實;直至兩人都開始承認這一點,並尋找到新的相處模式,才開始重新建立新的婚姻關係,並能和平相處。在這之前,他們彼此折磨、傷害,為的就是重新找回那份「真愛」;可直至敢於面對「無愛」的事實,反而生活狀態更好了
很久之前,徐崢曾曝出與妻子陶虹是「開放式婚姻」,這樣的婚姻是只保持精神上的忠誠,但不限制身體上的自由。這樣的言論,曾遭到外界的一致口誅筆伐,可時至今日,徐崢在電影事業上一路高歌,而陶虹在媒體面前也過得瀟灑自在,一舉一動都展現著當下婚姻與生活的幸福姿態。
所以,我們根本很難判定什麼是真愛;就像我們無法去捕捉一個人的人心一樣。如同李楠在尋找「失蹤丈夫」的路上,所遇到的一切。
04
愛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李楠與丈夫胡建平應該是正值七年之癢,但終究倒戈在七年之癢爆發之前。兩個人一直在打算離婚,可是卻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其實李楠心裡是不想離婚的,她還是愛著胡,然而,胡呢,一個整部電影都未曾出現,卻被多位女性提及的男人。他有很多情人,每個情人都以為自己才是胡建平的唯一,然而,胡建平誰都不愛;或許,他當初最愛的只有李楠一人。
可是攜帶對愛情的美好期望步入婚姻殿堂,之後才知道,我們終究會遇到這些問題——夫妻生活越來越枯燥,抱怨增多,情趣減少,連下班回家都需要莫大的勇氣。我們本來相愛,可是自由的空氣卻日漸顯得令人窒息,原本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
所以胡建平才到婚外尋求,那已經在妻子身上消失的愛情;他在不斷的尋找替代品,製造愛情中的愜意與輕鬆,但是一旦對方愛的深了,那種想控制自己的窒息感就又來了。於是,他又想換人。
周而復始,男人陷入一種怪圈,想逃脫但樂在其中;弗洛伊德說: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可很多時候,男人也需要關懷。他們的情感豐富,只是不善於表達以及外界的輿論不允許他們揭露內心的軟弱,會被別人瞧不起。
就像筷子在與女友搞完以後,面對女友的調侃:你是不是喜歡秦山?他一口回絕:你他麼才喜歡秦山。
然而,他的內心的確喜歡老鄉「秦山」,只是外界不接受「同性之愛」,他便無法向外人訴說自己的內心情感。
就像他被扣押在警察局時,主動調戲那個「娘娘」的社科院研究院,其實他只是對他有好感,想藉機講話,沒想到對方卻承認,自己剛殺死婆娘,是來自首的,原因是——「她肯定是不愛我咯,沒有愛情活著有什麼意思,她給我放蔥,我不吃蔥的,我把她掐死了」。
說來可笑,因為一把蔥,他殺死妻子;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夫妻因為「晚上睡覺開不開窗」「裝修風格」「早上起床先吃飯還是先洗刷」的問題,而爭吵,甚至離婚。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其實就滲透著對方是否尊重你、愛著你。
愛情本身就是一種很玄的東西,直至胡建華開車墜江、筷子殺人後倒在血泊裡,或許他們終究搞不清,什麼是愛。就像李楠評判胡建華一樣:他誰都愛,他又誰都不愛。可他們一直在為尋找愛,而奮不顧身。
05
「愛情是人內心的主觀感受,只在於自己。」
電影的最後,武文學終於悟出這個道理。每個人對愛情的定義不同,對幸福的期望也不同,恰是因為這樣,我們才在自己所設定的標準裡,去定義什麼是「幸福」。
由愛情走向婚姻,必然意味著一步步從激烈走向平淡,從幻想踏入現實。你曾經視為掌上明珠的人,終究會變成你心裡那個已經被「殺」了無數遍的對方。就像我們常聽到的一段話:真正的婚姻是這樣的,有時候,你很愛他,有時候真想一槍崩了他。大多數時候,你在買槍的路上碰到了他愛吃的菜,買了菜卻忘記了買槍。然後過了幾天,一想,不行,還得買槍。
婚姻就是這樣,是柴米油鹽的現實,是一地雞毛裡尋找趣味;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誰的生活又不是酸甜苦辣全有,一路風雨兼程,即使眼含熱淚,也得跟學著跟家人笑臉相迎呢。
愛情有千萬種定義,也有千萬個面孔,倘若愛情是不可用標準在定義的,那我們根本就無法證明它的存在。
其實我們大不可不必去證明什麼是愛,在漫長的婚姻歲月裡,能有人同你並肩前行,不離不棄,已經是人生大幸;就像武文學回到家裡,問妻子:你吃飯了沒?
妻子:還沒呢。
武:來,咱們做飯。
然後如往常一樣,狹小的廚房裡,熟悉的背影並肩站立。一個切菜,一個熱鍋。
妻子:我跟趙峰沒啥事。
武文學:我知道。
然後是,平靜的背影開始抽泣,在鏡頭裡切菜、洗碗,忙東忙西,等孩子從房間裡出來吃飯。
這一切,暴風雨過後的稀鬆平常,不就是愛嗎?
——END——
插圖來自《被光抓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