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民政部、全國婦聯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探索開展婚前輔導,提升結婚頒證服務水平,建立地方領導、社會名人頒證制度等舉措。作為安徽的省會,合肥的婚姻登記做得如何?9 月17 日,記者走訪了合肥市區婚姻登記處,探訪各處頒證以及婚姻家庭輔導情況。
記者探訪:省城婚姻登記處流程完善
9 月17 日,記者來到蜀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由於剛到上班時間,前來辦理婚姻登記的新人不是很多。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頒證廳,廳外張貼著顯眼的結婚證頒證程序,廳內寬敞明亮,桌椅擺放有序,過道鋪著紅毯,通向最前方的頒證臺。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頒證廳早在2013 年就有了,新人照完相,首先要在國徽下對《婚姻法》的關鍵問題作出莊重承諾和回答;接著雙方要在國徽下宣誓,按下手印;再由頒證人員向新人頒證,最後才是新人合影。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廬陽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除了單獨的頒證廳,還設有專門的婚姻家庭輔導室。據廬陽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輔導室成立於2012 年,由專業人士免費為婚姻當事人提供婚前諮詢、離婚勸導和家庭問題諮詢等服務。2014 年起,該區又推出了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每天由兩名婚姻家庭諮詢師提供情感輔導、危機幹預和法律諮詢等服務。家庭諮詢師金老師告訴記者,對於婚姻當事人來說,他們更像是「婚姻醫師」,「離婚勸導固然重要,但新婚輔導作用更甚,提前防範比出了問題再補救更有效。」
當天下午,記者又來到了包河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據工作人員介紹,2013 年起,區民政局也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合肥市婚姻家庭諮詢師協會,免費為諮詢對象開展新婚輔導、婚姻家庭諮詢、離婚勸導和調解、婚姻法律諮詢等服務,「引入婚姻家庭輔導師以來,接到諮詢熱線700 多人,婚姻法律諮詢790 例,離婚勸導和調解322對,調解成功242對。」
部門回應:探索特色婚姻登記服務
對於頒證儀式和新婚輔導,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新人,大部分新人均表示支持,「我覺得結婚就是需要有儀式感。新婚輔導也很必要,可以讓雙方更加了解婚姻的內涵。」也有新人認為,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當代年輕人更喜歡形式多樣的結婚儀式,希望婚姻登記處能推出更多新奇有趣的活動,讓婚姻登記更加難忘。
對此,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合肥各區也在積極探索多元化婚姻登記服務。記者看到,在新婚輔導處,有不少特殊的「結業證書」。原來,新人在領完證後,還需在諮詢師的帶領下,學習婚姻關係維護技巧、育兒方法、婚後理財管理等內容,學完後在結業證書上寫下雙方的身份信息,方可順利「結業」,「我覺得這種方式太有意義了,有一種儀式感,聽完後也對婚姻和家庭有了新的認識。」一對前來領證的新人表示。
廬陽區民政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七夕,他們推出了特色服務,工作人員身著漢服,為新人辦理領證事宜,送出古風祝福,花童以甜蜜使者的身份為新人送花,新人領證後,再由頒證員扮演的「月老」為新人證婚並送出祝福……「今年推出的服務受到了新人的一致好評,也給了我們信心,今後會用心推出更多特色服務,讓新人感受不一樣的婚姻登記。」
依託婚姻家庭輔導室,包河區民政局構建「幸福啟航」「婚戀課堂」「今生佳緣」等服務品牌。2019 全年,包河區民政局共計為620 對婚姻當事人提供了專業的婚姻服務。此外,為了引導公眾樹立「重登記、強責任、崇節儉」的婚俗新風,強化婚姻的責任與擔當,包河區在合肥率先啟動了新型的結婚登記頒證儀式,邀請政府領導、道德模範、政協委員和金婚夫婦等6 類社會人士作為特邀頒證師為新人頒髮結婚證書,並送上新婚祝福。
「下一步,我們在特邀頒證的基礎上,將大力推廣體現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婚禮儀式,組織軍人婚禮、紀念婚禮、慈善婚禮等現代時尚、文明節儉的集體婚禮。」包河區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
楊冬 方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韓誠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