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廣州法院受理、審結的一二審涉黑涉惡案件數均居全省首位。涉黑案罪犯重刑率達47.8%,共判處財產刑和追繳違法所得約6.5億元,有力剷除黑惡勢力犯罪經濟土壤。」
7月7日上午,廣州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廣州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開展情況。
廣州中院副院長吳筱萍在發布會上表示,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專項鬥爭工作,進一步加大「線索清零」、「打財斷血」和「行業清源」工作力度,做到依法嚴懲、除惡務盡,堅決如期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決勝仗。
數據:全市審結涉黑涉惡一審案508件2489人
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法院共受理涉黑涉惡一審案件532件2682人,審結508件2489人,結案率95.48%;受理涉黑涉惡二審案件134件1104人,審結128件1001人,結案率95.52%;2020年前受理的案件結案率為100%。
涉黑涉惡案件特點:
向基層組織、金融等領域滲透
披「合法」外衣 多用「軟暴力」
據統計,廣州法院受理、審結的一二審涉黑涉惡案件數均居全省首位。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及其以上刑罰的涉黑被告人315人,涉黑案罪犯重刑率達47.8%,共判處財產刑和追繳違法所得約6.5億元,有力剷除黑惡勢力犯罪經濟土壤。
吳筱萍指出,從廣州法院審理的涉黑涉惡案件情況來看,當前涉黑涉惡案件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滲透的行業領域發生變化。從過去的採砂、建築等行業,轉向基層組織、金融、涉黃賭毒等領域。
二是行為特徵發生變化。為了規避打擊,黑惡勢力公開打鬥等「硬暴力」方式明顯減少,採用「軟暴力」手段增多,如採取跟蹤滋擾、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語言恐嚇、設置生活障礙擾亂他人生活秩序等。
三是披著合法外衣妄圖逃避打擊的增多。黑惡勢力大多以「公司」形式、讓黑惡勢力形式上「合法化」,或者「轉型」「漂白」讓黑惡勢力更具有隱蔽性;一些黑惡組織的頭目「幕後化」、打手馬仔「市場化」,無論是對偵查取證,還是審理甄別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惡務盡、罰當其罪、不枉不縱」
黑惡勢力犯罪案件專案專辦、專案專審
通報指出,自中央作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決策部署以來,廣州中院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貫徹落實,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納入全市法院「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黨組書記、院長王勇為組長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領導小組,增補各基層法院院長、執行局局長為領導小組成員。
4月17日,廣州中院制定並印發了《關於繼續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22項措施,實行黑惡勢力犯罪案件專案專辦、專案專審,對重點涉黑涉惡案件全部落實了領導包案。
在案件審理中,全市法院嚴格落實罪刑法定、證據裁判原則,依法嚴懲滲透基層組織、經濟金融等重點領域的黑惡勢力犯罪,做到除惡務盡、罰當其罪、不枉不縱。同時,加大「打財」力度。細化黑財的認定、查處、證據標準,加強審判和執行部門之間的配合,在審判階段提前化解有關執行問題從而形成較為科學、穩妥、具有可執行性的財產處理方案。建立涉黑涉惡財產刑案件移送綠色通道,對已生效的涉黑涉惡案件及時移送、及時執行,做到「案件一個不漏」「財產一筆不漏」。積極參與行業整治和社會治理,及時移送辦案中發現及受理群眾來信來訪中的線索共計245條,使有關問題儘快得到治理;結合審理涉黑涉惡案件中發現的手機通訊零售業存在套路誘騙、暴力強買強賣惡勢力團夥的問題等,共向有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27份,積極推動行業整治。
今年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決戰決勝之年,對全市法院下一階段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吳筱萍副院長在發布會上表示,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專項鬥爭工作,進一步加大「線索清零」、「打財斷血」和「行業清源」工作力度,做到依法嚴懲、除惡務盡,堅決如期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決勝仗。
連結1:廣州法院「涉黑惡」財產刑執行金額全省首位
廣州中院執行局副局長李斌介紹,按照廣東省高院《關於開展涉黑惡案件財產刑執行「雷霆行動」的通知》工作要求,今年4月以來廣州法院深入開展「雷霆行動」專項活動,截至6月30日,全市兩級法院共移送執行「涉黑惡」財產刑執行案件共265件,已執結187件,申請執行標的4.56億餘元,執行到位金額1.44億餘元,上繳國庫金額1.35億餘元。
據省高院統計數據,廣州法院「涉黑惡」財產刑執行案件數、涉案金額最大、執行到位金額和上繳國庫金額均居全省首位。
連結2:白雲區打掉惡勢力團夥數全市第一
白雲區打掉的惡勢力犯罪集團數、涉惡團夥數、刑拘數、逮捕數、破案數、判決追究刑事責任人數均在全市排名第一。
白雲法院副院長崔友愛介紹,白雲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開展情況,截至6月下旬,白雲法院一審審結涉黑惡案件122件462人。其中,審結涉黑案件8件57人、涉惡案件114件405人,45人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麗娜 通訊員 彭勇、朱璐
【來源:大洋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