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全球INS大會研究院等機構對外發布了
「2019年中國大陸最具創新力大學排行榜」
前100所高校,西南大學光榮上榜
▽
西大位列第68位
比去年上升了12名,為近三年最高排名
該榜單通過統計、比較國家科技獎獲獎數目、發明專利授權量、國際頂級期刊論文數量、高層次人才數量、ESI世界前1%學科數目等指標,從科研能力、創新潛能、學術水平、平臺建設等方面來評價高等學校的創新力。
此榜被視為
中國的「新工科大學排行榜」
含!金!量!十!足!
厲害了,我的西大!
看到這個消息
灰灰忍不住要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西大
雙一流的西南大學
了解一下
味蕾西大,食堂超養人
「物美價廉,選擇眾多,畢業還教做菜的學校哪裡有」。美味的西大食堂養月半了多少西大學子,每到離校之際,畢業生總要再去打卡一次吃過四年卻怎麼都吃不膩的美味。
西南大學北區有桃園食堂、橘園食堂、梅園食堂、杏園食堂、李園食堂、禾豐樓共6個食堂,南區有楠園一食堂、楠園二食堂、竹園食堂共3個食堂。
園區超市酸甜辣俱全的土豆面,竹園的現做刀削麵、酸辣粉,梅園的抓飯,楠園的星空餐廳,中心圖書館和北區圖書館的大鬆餅,快樂食間的韓國石鍋拌飯、刀削麵、成都冒菜、瓦罐煨湯...
螺螄粉是截斷瘦身之路的程咬金,明知「不可吃」,卻無法阻擋這股氣味對嗅覺和胃的襲擊。
杏園一樓花溪牛肉粉,竹園的辣骨飯,校門口的小吃...
立志要吃遍西大食堂的人,到大學畢業也沒能達成目標...
4年,1460天,9個食堂,4380頓飯。西大,是個永遠吃不完的食堂,它的味道是每一個西大人永遠的記憶。
雖然遠離了核心主城區,也沒在大學城,但西大獨佔了風景優美的北碚區。背靠縉雲山,臨近著嘉陵江,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可以說絕無僅有。
佔地面積8000餘畝,我敢說很多人都沒有完全把校園走遍。
西大還擁有一個名字超好聽的軌道站名:天生站。
多少人在這堵「天生之牆」面前宣明「此生無悔入西大,因為我們天生是一對」。
西大,人才濟濟
袁隆平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向仲懷 ,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著名蠶學專家,創建我國第一個家蠶基因庫,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吳明珠,中國工程院院士,瓜類育種專家,第一批獻身中國邊疆園藝事業的女科學家,為發展新疆的瓜類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擁有深厚歷史和優秀教學能力的西大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離開校園,走到全國各地都能遇見「西大人」。
你還好嗎?我的校友
那些年,偶爾逃課時,坐在階梯教室默默代答替你「到」的人現在在哪兒呢?
和你畢業裸婚的那個姑娘,現在是否已是辣媽一枚?
挑燈夜戰了多少個夜晚才敲出的畢業論文,排了多少次隊只為列印?
播音主持專業的小姐姐小哥哥們,顏值和才華一直在線的你們,是否已經實現了夢想?
校園一卡通你丟失過幾次,去過幾次失物招領中心?
百年名校的校徽徽章,你擁有的是哪一塊呢?
課都已上完,論文都已趕完
畢業典禮也結束了
我們再也不會坐在同一張桌子看書了
再見,圖書館
每一次汗水的揮灑都有你見證
運動會的吶喊還仿佛停留在耳邊
再見,體育館
那些白白淨淨的畫紙,那些五彩斑斕的顏色
都永不及你看我的眼神,波瀾多姿
再見,十五教
老師熟悉的聲音還在耳畔迴蕩
但今天,我終要離開
再見,時空隧道
多少個周末我們一起逛的永輝超市
多少個夜晚我們一起吼過的KTV...
這裡不大,卻容下了四年的課餘生活
再見,天生麗街
葳蕤三月,馥鬱芬芳
饒是再沒有文採,也會造幾句拙詞來讚揚她
離開後,或許再也遇不見玉蘭文化節
再見,玉蘭花
多少次,我們散步在操場
在五月,看藍花楹開得正盛
如今,已到盛夏,卻不得不說
再見,藍花楹
春去春來,花開花落
不知離開後的哪一年
才能再見你繁盛的模樣
再見,紫藤花
四年前初來乍到行政樓
如今穿著學士服站在樓前
爬山虎一如初相識嚴嚴實實捂住牆壁
再見,爬山虎
曾經或許有點嫌棄,但日久總是生情
在這一方宿舍,笑過哭過
大學的寢室之誼再也遇不到了
再見,橘園
乘著你報導、上課、放學、離校
喜歡你帶我看的沿路風景
再見,校車
還記得第一次報導時
遇見的是你,而今也將從這裡離開
再見,校門
這裡留下了最美麗的青春
大學四年,竟然仿如瞬息
留到這最後一刻,還是不得不說
再見了,西大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一起聊聊吧
或許你已離校多年,或是剛搬離寢室,或許你還在校
這個夏天,你還有什麼想說卻沒有說的話嗎?
有沒有對即將來西大上學的學弟學妹的寄語?
歡迎來評論區分享
吃貨們都在看
▼
聽說
點一下「在看」的人
都很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