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照文明等級劃分,流浪地球中人類達到1級文明了嗎?

2021-02-08 樂活筆記

隨著上世紀人類掌握了航天技術之後,人類的文明進入了一個更新的紀元。我們在暢想未來的同時,也在考慮,如果我們在未來遇到其他文明怎麼與之比較。既然是比較就需要有一個刻度。因此前蘇聯的宇宙專家卡爾達肖夫從能源使用和開發角度將文明列為了幾個等級。

這位專家將文明分為了7個等級,其中前4個等級是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並有可能達到的。到了5級以上就基本趨近於神了。那麼咱們先說說前4個等級吧。1級文明屬於行星文明。所謂行星文明指的就是這個文明已經可以利用該行星上的一切資源,並且可以任意控制行星上的氣候,循環,甚至達到毀滅附近行星的能力。以人類目前的發展來看,我們基本上可以算作是0.7級文明。

2級文明屬於恆星文明,這個等級的文明可以直接利用星系中心恆星的能量。也就是說有能力建造所謂的戴森球。如果人類達到2級文明,人類就可以利用整個太陽的能源,並且將8大行星全部納入自己的控制範圍,當然人類也可以隨意的離開太陽系。至於更高的3級文明,它屬於星系文明,也就是說該文明有能力控制附近的多個星系並且任意的穿梭。而4級文明屬於宇宙文明,達到這個級別的文明至少能夠控制宇宙內70%以上的能源,也就是說整個宇宙都是歸他們所有了。

按照這麼分析在流浪地球中,人類可以控制地球來到其他星系,這代表人類已經超過了1級文明。因為那時的人類已經可以任意的控制行星了。不過此時人類尚不能完美的應對太陽的氦閃,因此人類尚未達到完整的2級文明。雖然人類最終將地球送往了另一個星系,但是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不是輕易達到的事。因此綜合起來,流浪地球中人類的文明基本上屬於1.3到1.5級文明。

其實這個文明分級也並不是完全科學的,比如戴森球,這就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設備。一些專家認為它不能被建造出來。因此我們也不用過度迷信這個分級,做個參考就行了。

相關焦點

  • 據科學家推測的「文明等級」,流浪地球中人類文明達到1級了嗎?
    卡爾達舍夫等級,是一種用來劃分宇宙中智慧文明科技等級的簡單類比,在一開始卡爾達舍夫只給文明劃分了3個等級,1~3分別為利用開發母星資源,可以開發恆星的能量,最後的3級文明就可以進行星際航行開發一個星系的資源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資源」對於一個文明的發展是最重要的。
  • 按宇宙的文明等級來看,我們人類創造的地球文明連1級文明都不到
    國際空間站目前,人類每天所創造的知識,是古代多少年的總和,我們處在一個知識 爆炸的時代,我們也為自身的文明而自豪。但是,我國我們按照宇宙中文明的等級來看,地球的人類文明處在什麼地位呢?外星文明首先,我們來明確下如何劃分宇宙文明等級,當然,我們人類除了地球上的人類文明,並沒有見過宇宙內的其他文明,所以我們只能進行假設推演,在1964年前蘇聯的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提出了宇宙文明等級
  • 宇宙文明是如何劃分的?共7個等級,人類連一級都沒達到!
    宇宙文明是如何劃分的?共7個等級,人類連一級都沒達到!提及宇宙,人類有一種異樣的情愫。宇宙無邊無際,浩瀚無垠,幾乎沒有盡頭。對人類而言,探索宇宙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事情。曾經科技較為落後,人類對宇宙懷著一種敬畏的態度。
  • 人類文明可能只有0.7級,是哪些因素阻止人類進入一級文明?
    如果外星文明是存在的,那麼不同的文明誕生時間,發展時間自然也是不同的。有的文明可能遠遠超越人類文明的誕生和發展時間,可能比人類要先進數萬年,數百萬年甚至是數億年。有的文明可能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人類,還處於原始文明階段。既然文明的實力是不同的,自然存在等級之分,那麼宇宙中文明的實力是如何劃分的?
  • 科學家劃分了三個文明等級,飛出銀河系需要達到哪種文明等級?
    看過《三體》的朋友,應該對黑暗森林法則有印象,劉慈欣把宇宙比喻成一個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遊走在裡面的獵人,面對競爭對手,它們會選擇將其消滅。文明之間的競爭從來都是火花四濺的,因為雙方擁有著完全不同的文明模式。關於宇宙中的文明,科學家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探討了。
  • 有人曾將宇宙文明分為3級,神級文明最高,人類屬於幾級文明?
    宇宙的神秘是人類所難以想像的,雖然地球上誕生了人類文明,但是就連人類自己也無法肯定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能文明存在。儘管一直都有外星文明的說法,不過人類始終沒有找到證據,但這並不影響人類對外星文明的幻想,甚至還給宇宙的所有文明分成了三個等級,根據力量的強大來劃分,其中最高級的是神級文明,就連人類也無法描述清楚。早在遙遠的古代,人類就已經幻想過神秘的宇宙會有其他的文明存在,只不過那時候的科學技術並不發達,人們只能將自己的猜想寄託到各種神話故事和傳說預言之中,至於其中的真實性,就要靠後人自己猜測了。
  • 目前整個人類文明的卡爾舍夫等級僅0.73 預計70世紀可能達到2級
    在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Nikolai Kardashev)設想了外星文明的等級,通過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術進行文明等級的劃分。能控制所在行星系統中的恆星能量的宇宙文明被劃分為第二類文明類型,這樣的文明可控制超過我們100億倍的能量,獲得一顆恆星的全部能量輸出。
  • 宇宙文明等級分為7級,人類只有0.7級,最高等級文明實力有多強?
    我們所有的猜測和認知都基於我們現有的人類知識儲備,真正的宇宙文明是什麼樣子,我們將無法每天看到準確的答案,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的預測。而縱觀人類歷史,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巨大的城市群,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社會,我們可以及時發送和接收來自地球各地的信息,我們甚至可以離開這個世界,飛出外太空,去往月球。    但是儘管人類已經取得了這麼多成就,突破了這麼多看似偉大的極限。
  • 宇宙文明分為7個等級,人類文明1級都算不上,那7級是什麼樣子?
    就像我們熟知的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就是四個人類誕生最早的大型文明,成為了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宇宙文明與地球45億的年齡、銀河系136億的年齡相比,人類文明的發展不過是滄海一粟。宇宙那麼大,一定存在著更多、更先進的文明,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宇宙文明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從我們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其他宇宙文明的探索之旅。
  • 科學家稱外星文明的等級可能分為三個層次,具體劃分標準是什麼?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恆星和行星,人類自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無邊的宇宙之後,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宇宙中有外星文明的存在嗎?雖然我們很想說: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但是殘酷的現實不得不讓人們意識到,人類並不是宇宙的唯一,外星文明的存在也不用有絲毫的懷疑。
  • 宇宙1-7級文明,人類目前屬於幾級?你可能想不到!
    地球是宇宙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塵埃,如果將宇宙中所有的星球都比作沙子,那麼地球都不如一粒沙粒大。但巧妙的是正是在這個藍色的沙粒中奇蹟班的誕生了生命,並且延續了40億年之久。能源是一個文明發展的前提,即一個文明所產生的能源越多則他麼科技越發達,文明程度也越高。所有的科技發展都需要能源,那麼根據能源消耗就可以假設和衡量一個文明的潛在水平了,這個就叫做卡達爾肖夫指數。卡爾肖夫最初只定義了3個文明等級,後人根據此模型將等級擴充到了七級。
  • 地球即將進入一級文明?中國或成人類文明晉級關鍵
    地球即將進入一級文明,中國成人類關鍵!當我們寫出這個標題的時候,或許許多人會覺得不信。因為人類目前僅停留在0.7級文明階段,距離一級文明還差那麼一丟丟呢!如果是這樣,我們只能說你實在是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說說為什麼人類即將進入一級文明?
  • 如果將宇宙中的文明分為I、II、III、IV類,我們屬於幾類文明?
    如果做一個問卷調查,去街上攔住任何一個成年的心智正常的人問他:「我們是智慧文明嗎?」,我想回答「是」的人的比例將接近於100%!但我在之前寫的其他文章裡也說過,人類把自己定義為宇宙中的智慧文明,似乎有一點「夜郎自大」!
  • 文明等級,如何區分文明等級
    文明包含三要素:哲學--人類思想的薈萃;宗教--人類心靈的寄託;藝術--人類對萬物之美的詮釋。迄今為止,只發現人類有文明。人類文明總的趨勢是進步的,區分人類文明等級的幾種方法。第一,影響力範圍。文明等級越高影響力範圍越大。
  • 人類發展到高級文明,地球環境能承受住幾級?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截止至今,人類不僅實現了上天入地的夢想,還成為了地球的引領者,並且已經向著更加遙遠的星際去探索。人類探索不會止步,因為沒準未來某一天,人類的科技會發達到能支持人類踏足其它星球,並將其它星球改造成跟地球一樣美好的生態環境。不過,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不能一味地仰望夢想,也要看看現實。
  • 宇宙中有幾種文明?最高級文明是什麼樣子?
    我們知道人類是從遠古的猿猴進化而來,在此期間經歷了大約5000多年的時間,可是你想想和宇宙相比,宇宙大約在137一年,奇點大爆炸產生,在此間斷不可能沒有其他文明。也許我們無法進行和更高文明進行交流,就像細胞和物體一樣。但是他們可以操控我們的一切。
  • 三體文明已是二級文明,為何不炸掉其中一顆恆星,而來入侵地球?
    對於科幻迷來說,《三體》無疑是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在中國科幻作品的領域中,劉慈欣的作品獨樹一幟。前幾年,由他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口碑,甚至有不少人認為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地球一共經歷過幾次文明?上次文明是不是人類呢?
    難道就沒有出現過其他的高智商物種嗎?當然這無需瞎猜,可以錯多個方面來分析下:1、我們是否從地質年代的地層發掘中有發現遠古文明的蛛絲馬跡嗎?也許從這個遷徙圖中可以分析下,人類從非洲到全球的遷徙圖中,文明的聚居與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中是經常發生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許還不止一代文明,甚至在N代,不過這並非我們想要的!如果文明可以劃分等級,人類創造的地球文明充其量只能算是起步階段。在地球形成的40多億年間,人類的誕生至今僅是1000萬年之內的事。
  • 宇宙文明分為一到七級,我們屬於幾級?
    宇宙之大無邊無際,地球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簡直就是大海裡的一滴水。然而我們人類也只能了解到宇宙裡的冰山一角。那麼宇宙中是否有地外文明的存在呢?這一點肯定是有的。宇宙中星體眾多我們無法計算,許多的星體幾億幾十億甚至接近百億年的壽命。地球誕生才46億年左右,人類的出現也只有區區數百萬年。
  • 為什麼說地球文明指數是0.73,怎樣才能達到I型文明的標準?
    文明指數,即卡爾達肖夫指數,這個概念是1964年,由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colai Kardashev)提出來的,他根據一個文明平均功耗的量級,將文明劃分為三個等級,如下所示。,1973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認為,因為宇宙中各個文明(如果有的話)所在的星球千差萬別,所以這個標準應該取一個中間值,並將其公式化為:K = (log10P -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