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大學肖嵩:對接國家戰略,服務陝西科創,貢獻「西電智慧」

2020-08-27 中教全媒體

​全媒體視角

肖處長表示,西電畢業生專業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許多用人單位都反映我校學生上手快、動手能力強。我校非常注重實踐,電子信息類的學生畢業之前,學校都會進行A、B、C、D等級測試,通過一系列測試達標後才能畢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務處處長肖嵩

風勁帆滿正遠航,波瀾壯闊譜華章。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坐落著一所獨特而低調的高等院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它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創建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開闢了我國 IT 學科的先河,形成了鮮明的電子與信息學科特色與優勢。近日,中教全媒體採訪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務處處長肖嵩,圍繞「西電模式」、創新教育、招生就業、科技新機遇等方面進行了對話。

革命家創建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走出獨特的「西電模式」

中教全媒體:西電發展歷程豐富,革命特色鮮明,請簡單介紹一下學校情況。

肖嵩:學校前身是 1931 年誕生於江西瑞金的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創建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1958年學校遷址西安,1966 年轉為地方建制,1988 年定為現名。毛澤東同志曾先後兩次為學校題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艱苦樸素」。我們用兩句話概括:誕生於中央蘇區,成長於革命戰火,歷經了兩萬五千裡長徵;紮根於西部大地,服務於國家建設,走過了漫長的西遷之路。

學校是國內最早建立資訊理論、信息系統工程、雷達、微波天線、電子機械、電子對抗等專業的高校之一,開闢了我國IT學科的先河,形成了鮮明的電子與信息學科特色與優勢。多年來,學校致力於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系統研製、科技攻關、工程研發等,創造了我國電子與信息技術領域等多項第一,包括第一臺氣象雷達、第一套流星餘跡通訊系統、第一臺可編程雷達信號處理機、第一臺毫米波通訊機,以及我軍通信裝備史上第一部「塞繩電報互換機」、第一臺「塔型管空腔振蕩器」、第一套「三坐標相控陣雷達」等,為我國信息化、國防現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教全媒體:學校有哪些特色專業?

肖嵩:學校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 14 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網絡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軟體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和電子封裝技術。

中教全媒體:我校畢業的學生,與其他高校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肖嵩:第一,我校畢業生工作態度認真踏實。毫無怨言的努力完成單位安排的任何工作,很實幹、能吃苦。第二,西電畢業生專業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許多用人單位都反映我校學生上手快、動手能力強。我校非常注重實踐,電子信息類的學生畢業之前,學校都會進行A、B、C、D等級測試,通過一系列測試達標後才能畢業。此外,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競賽,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

推進創新教育,培養具有思辨能力、創業精神的人才

中教全媒體: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我國大學發展轉型的一次挑戰,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整體實力的一次考驗,我校主張培養創新型人才,學校是如何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

肖嵩:學校圍繞「愛國進取、創新思辨,厚基礎、寬口徑、精術業、強實踐,具有國際視野的行業骨幹和引領者」的人才培養目標,堅持「面向全體、面向全程、面向育人、面向未來」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構建了「四融引領、四院協同、四化支撐」的創新創業教育新體系,提出了「技術創新者的創業之路」創新創業教育文化,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的教育教學和雙創教育模式,成立本科生院,打通教育教學環節,促進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成立創新創業學院,聘請傑出校友、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擔任學院名譽院長;建設覆蓋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打造2萬平米的校園三級眾創空間,強化創新創業實踐;設立10億科技產業基金和千萬「創新創業校長基金」,建設「中國西部軍民融合創新谷」,開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時代。

「四融」:將紅色基因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培養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創業者;將產業發展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培養適應和引領新經濟的創業者;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培養引領未來技術創新的創業者;將科學研究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培養推動國家科技創新和創新驅動發展的創業者。

「四院」:「住宿書院-專業學院-英才學院-雙創學院」四院協同的新工科創新創業交叉人才培養新機制,打破原有同一班級住宿、同一專業學習、同一院系組隊生活、學習、實踐環境,形成文理交融、工管結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環境,促進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人才交叉融合,培養高素質複合型「新工科」創新創業人才。

「四化」:「智能化-產業化-國際化-專業化」四化支撐的新工科創新創業人才能力培養新平臺。

中教全媒體:您認為創新型人才培養內涵是什麼?

肖嵩:我覺得創新型人才培養內涵就是創新思辨,即培養出來的人才既有創新思維又有思辨精神。創新,顧名思義,創造新的事物,需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現有事物,才能激發出創造新事物的靈感。譬如,教師授課內容不一定全部是正確的,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體會去發現答案,進而驗證老師的講課內容,因此創新型人才一定要具備思辨精神。

中教全媒體:我校實踐時遇到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肖嵩: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發展速度快,各種技術如雨後春筍一般應用而生,企業需求變化快,這樣的背景下學校很難做到與企業需求更好的對接。學校只有和企業合作,通過企業為學生提供創新的環境,學生才能更好的發揮創新潛力。我們希望政府多出臺政策扶持,鼓勵企業參與到學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隊伍中,與我們一起培養創新型人才。

因材施教、分類培養,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

中教全媒體: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和96%以上,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就業率高的原因有哪些?

肖嵩:一方面學校學科專業非常好,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網絡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軟體工程等特色專業都是緊貼時代需求、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方向,而且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我校新開設了網絡信息安全、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等專業,專業度與社會發展需求對接度高。另一方面與我校「愛國進取、創新思辨,厚基礎、寬口徑、精術業、強實踐,具有國際視野的行業骨幹和引領者」的人才培養目標息息相關,我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與好評!

中教全媒體: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業情況如何?我校採取了哪些措施緩解學生就業壓力?

肖嵩:今年研究生就業率為94.93%,就業進展與去年持平,其中,建檔立卡研究生籤約率為99.32%,湖北籍研究生籤約率為94.55%,非全日制研究生籤約率為93.31%。研究生就業總體情況樂觀,已經基本具備派遣條件。受疫情影響,本科生就業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特殊時期,為促進學校畢業生穩定就業、充分就業,學校全面啟動、精準施策,建立校內幫扶機制,一方面開拓校內崗位,譬如科研部門科研助理崗位;另一方面出臺第二學士學位專業,提供進一步升造的機會。此外,學校積極搭建網上求職平臺,舉行線上招聘會,推出「雲宣講」「雲面試」「雲籤約」,為畢業生提供了從企業招聘崗位信息、就業指導到線上面試、籤約等「一條龍」雲服務。總體來說,我校專業如人工智慧、計算機、大數據、通信、電子信息等社會需求度依然較大,學校採取一系列政策之後,全校本科生平均就業率依然保持在90%以上,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中教全媒體:特殊時期,今年招生工作怎麼安排的?

肖嵩:受疫情影響,學校為廣大考生加大了招生諮詢服務的廣度與深度,也是緊緊圍繞「服務考生為中心」,積極開展「優質生源聚力工程」,學校從「校-院-組-學」四個維度為廣大高三學子積極搭建了「西電公益大講堂」「王牌專業展播」「學院探秘」 「學長學姐領航」等欄目,同時,學校邀請了專業心理諮詢團隊作考前心理調節疏導課程,期望考生平整心態、放鬆心情、輕裝上陣;邀請了各學院院長、專家學者,從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紹西電和相關學科專業,為考生深入了解學院、學科、專業、名師、氛圍等做了廣泛細緻的「品讀」;另外,招辦積極解讀2020年招生政策,各省招生組長分析歷年招生數據,進行直播答疑,給予考生專業指導與學業發展規劃;還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優秀青年教師講授學科體驗課,讓高中生提前感受大學課堂等等。

中教全媒體:招生專業有什麼變化?

肖嵩:首先,今年是學校大類招生的元年。將60餘個專業聚合成9個大類和3個專業,面向全國進行招生,學生的專業滿足度更高,為學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專業選擇機會。另外,學生一入校可以選擇報考西電各類特色試點班,在學習一年之後,大類分流,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和未來規劃還可以再次選擇大類內的心儀專業;大二期間還可以全校轉專業,給學生充分的專業選擇機會。再有,學校堅持「因材施教、分類培養」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實施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錢學森空間科學實驗班」「網絡空間安全實驗班」「圖靈人工智慧科學實驗班」等一系列創新型人才培養特色實驗班,小班化教學,特色型培養,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其次,今年新增設四個本科招生專業(機器人工程、納米材料與技術、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現有 18 個學院(部),63個本科專業。

今年對外合作交流項目繼續進行,目前比較成熟的批量交流項目有:中法卓越工程師項目、法國「3+3 本碩連讀聯合培養項目」、中德卓越工程師項目、德國「3+3 本碩連讀聯合培養項目」、美國「3+2、4+1/4+2本碩連讀聯合培養項目」、英國「3+2本碩連讀聯合培養項目」、日本早稻田大學「3+2 4+2及雙碩士聯合培養項目」 。在校學生可以通過這些項目到國外大學繼續深造。

中教全媒體:您對即將報考我校學生有什麼建議呢?

肖嵩:非常歡迎莘莘學子報考我校,我校紅色基因與電子信息學科優勢特別鮮明,學校很多專業就業率、就業方向和就業薪資良好。另外,學校有9個大類,進入大類學習一年之後有很多專業選擇,還可以轉換專業,學生的自由度和選擇性高,因此報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不需要太多顧慮。

科技發展迎來新機遇,主動求變實現新規劃

中教全媒體:新的時代,大數據技術助力教育變革,全球視野的雙一流建設之路已在腳下,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請問AI時代會給中國教育帶來哪些變革?

肖嵩:首先,學校辦學模式發生變化:1.從工業社會標準化、系統化和統一化組織嚴密的模式向個性化培養模式轉變。傳統辦學模式非常嚴密,都有標配的課程計劃、刻板的教學模式,缺乏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出來的學生類似度高。將來的趨勢應該是向個性化培養模式發展,類似回歸農耕時代私塾教育。就像「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一般,只有個性化培養模式才能培育出「賢者七十」的人才。2.從千校一面向一校千面轉化。目前每個學校都是統一機制體制、統一課程體系、統一授課模式,但是一校千面是根據各個學校自身特點發展,因材施教,依據每個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方案,充分發揮學生特長,培養出頂尖專業人才。3.從統一的教學組織模式向個性化的教學安排和活動安排發展。原來教學模式是在校學習直到畢業,畢業之後再進入社會就業。現在國家提倡終身學習模式,學生可以在社會上工作之後,發現理論知識不足,再回到學校進行學習,這種比較靈活的教學安排是將來發展趨勢。

第二,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1.從相同的分工到差異化的分工發展。現在的課堂教師主要是講課,工作內容大同小異。將來教師的分工會逐漸差異化,教師分為主講教師、輔導老師,或者分為資源創建者、資源使用者等。2.從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的規劃者和引導者。將來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根據學生自身發展和特點為學生規劃學習內容,並且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有效率的學習。

第三,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變化:1.空間維度的變化。從傳統的面對面學習變化為物理空間和網絡空間結合的學習,即面對面加線上學習模式。2.時間維度的變化。從在校學習方式向終身學習方式轉變,學校會採取個性化培養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隨時隨地學習。3.手段維度的變化。從傳統的學習手段和資源向多種教學設備、多種教學方法、多種學習策略與評價方法、同步學習與異步學習、多種課程和學習資源發展,提倡混合式學習。4.角色維度的變化。學生從被動管束到主動管理轉變,以前學生只要安靜在課堂聽課即可,其他的事情都是教師、班主任代替完成。今後教師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學生學習規劃、職業定位、知識補充等需要自己主動管理。

中教全媒體:新一輪科技革命將帶來變革性影響,對大學培養人才提出哪些新要求?

肖嵩:1.治理模式改革:通過融合業務管理系統來打造智能感知環境,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進一步完善教學全過程信息採集。建立數據決策系統來優化學校治理體系,建立大數據中心,利用不同前沿技術來分析、匯聚不同環境產生的數據,開展跟蹤、診斷、改進工作來建設學校監測預警平臺。聚焦數據智能服務來建設高校的智慧校園,要求學校快速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資源服務系統,通過機器學習等技術形成多類學生發展軌跡模型、課程學習的知識圖譜。

2.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構建信息化時代人才培養新體系,把握信息化、智能化對教育的深刻變革,以學習者需求為導向、資源為基礎、交互為橋梁,以培養學習者完善人格、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為根本任務,結合專業特色來優化各專業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創新信息化教學模式,轉變單一課堂教學模式,由傳統教育模式向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轉變,引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也可以試點人機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簡單教學由機器完成,而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由人來教授。

3.教師能力素質提升:通過多角度、多層次培訓來培養老師使用信息化平臺輔助教學的能力,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化修養和授課能力。與此同時優化智能教學環境來輔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建設智慧教室、智慧書院、智慧研習空間和智慧學習平臺來輔助教師對課前、課中、課後的教學組織和學習效果評價開展聯動。

中教全媒體:新形勢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有什麼規劃?

肖嵩:1.超前識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建設未來技術學院。

學校將以未來技術學院建設為契機,統籌構建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實現新技術、新工具運用,同時我校將革新教學模式,堅持大膽創新,營造產生突破性成果的創新氛圍。我們堅持教育部改革的方向,加強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改革,構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

2.積極應變,充分運用「人工智慧+教育」技術優勢和區塊鏈等技術手段,進一步拓展線上線下混合教育模式。

未來的教育生態應該是線下線上教育的深度融合發展,我校正在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鼓勵更多的課程和教師投入到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中來。即使體育實踐類課程也正在探索線上線下混合授課模式,像基本知識、運動技巧等內容可以放在線上進行,線下主要是實踐、操作和訓練。

3.主動求變,全面建設學習型社會,打造電子信息領域人才培養標杆。

我校積極探索 「U2A」模式(University-to-Academy)的 「多域協同」 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個性化教育新生態。

依託學校、學院、本地書院、異地研究院,相互協同,共建共享資源,進而構建「多域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的學習、實習、實踐和研究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依託人才培養體系、技術協同體系以及產教協同體系,來培養學生自主管理、主動創新的能力。

進入新時代,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人才培養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以學生為中心、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教育新模式,努力打造連接、開放、共享和個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新生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電子信息行業領軍人才。

採訪報導 / 中教全媒體 曹豔

相關焦點

  • 西電與中電海康集團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9月19日上午,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代表團來訪西電,雙方圍繞人才培養、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智慧校園建設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並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座談會在北校區雷達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會議室舉行,中電海康集團董事長陳宗年、副總工程師史勇民,學校黨委書記查顯友、校長楊宗凱參加會議,會議由黨委副書記楊銀堂主持。
  •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一行來西電調研
    他表示,西電自建校以來,多次收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題詞和回信勉勵,體現出黨和國家對學校發展的重視。學校特色鮮明,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形成了人才培養的「西電現象」,在「雙一流」建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服務國家戰略貢獻了西電力量。蔡長華圍繞學校建設發展提出四點要求和希望。一是要圍繞特色優勢加強高端人才培養。
  • 西電光榮榜 | 欣欣向榮的2019
    :周佳社、王新懷(全國僅10位)15.陝西高等學校創新創業培訓基地:西電創新創業培訓基地16.2019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學校獲「就業最受歡迎獎」;中興通訊第十一屆年會:學校獲「中興通訊藍劍特別貢獻獎」和「優秀人才輸送獎」;被格力電器授予「卓越人才合作夥伴」17.全國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案例競賽:全國一等獎4項、二等獎
  • 西電援建桂電40周年丨砥礪前行再出發 西電與桂電籤訂合作協議
    他表示,西電與桂電同屬電子信息行業類的高水平大學,結緣於40年前的無私援建,兩校早已是同聲相應、同心相知。40年櫛風沐雨、春華秋實是兩校合作發展的強大情感紐帶,希望在新的發展徵程中,兩校初心不改、砥礪奮進、強化合作、互惠共贏,共同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西電與阿里巴巴舉行「高校翻譯人機協作平臺」戰略籤約儀式
    2020年9月3日下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阿里巴巴「高校翻譯人機協作平臺」戰略籤約儀式在信遠樓II區424外國語學院會議室舉行,參加籤約儀式的有副校長王泉、本科生院和外國語學院領導,阿里巴巴通用事業部負責人,西安嵩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領導,此外還有我校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來自各兄弟院校外國語學院的領導們。此次籤約儀式由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左願遠和阿里雲通用事業部副總監黃成都共同主持。
  • 續寫「西電現象」,揚帆奮進徵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心懷「國之大者」找準道路航標,以汗水、實幹和貢獻彰顯西電風採、西電力量。2020年,我們在答好抗疫大考「西電答卷」中浸潤心靈、淬鍊思想。西電人始終聽黨指揮,在關鍵時刻能打硬仗、善打硬仗、打贏硬仗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戰勝困難的強大動力。
  • 西電援建桂電40周年紀念活動在西安舉行
    他表示,西電與桂電同屬電子信息行業類的高水平大學,結緣於40年前的無私援建,兩校早已是同聲相應、同心相知。40年櫛風沐雨、春華秋實是兩校合作發展的強大情感紐帶,希望在新的發展徵程中,兩校初心不改、砥礪奮進、強化合作、互惠共贏,共同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陝西雙一流大學最新排名,西交大西工大穩居前二,西電後勁十足
    西安的大學數量多,質量高,據統計西安一共有63所大學,其中進入雙一流建設的高校一共7所,西安交大,西工大,兩所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建設A類,西北大學,西電,長安大學,陝西師大和第四軍醫大學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而且西安其他的高校比如西安財經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都是具備雙一流大學實力的高校。
  • 西電-華為網絡空間安全實習實踐教育基地揭牌,菁英計劃開班
    楊銀堂強調,「西電-華為網絡空間安全實習實踐教育基地」的成立是學校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網絡安全領域長期互通互聯,充分合作對接的基礎上因勢而謀、順勢而為的一次重要合作,是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全面對接。應該充分發揮雙方人才培養和工程技術的突出優勢,共同完善協同育人和科研轉化體系,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改革,提升雙方人才隊伍、技術創新、科研攻關和國際交流合作水平,推進構建適應國際網絡空間安全發展趨勢、適應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體系,努力培養出網絡安全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取得網絡安全領域的前沿技術創新,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與經濟效益,為我國網絡安全事業貢獻力量。
  • 專訪西電焦李成教授:做人工智慧領域先行者、擔當者、推動者
    兩國政府都把發展人工智慧作為未來戰略的主導,出臺了發展戰略規劃,在國家層面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研發促進機制,從國家戰略高度整體推進人工智慧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攻關和產業應用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在國家多項政策和科研基金的支持與鼓勵下,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我國政府、學界、產業界都在不遺餘力的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創新驅動的代表,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
  • 喜報|西電焦李成教授榮獲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近日,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人工智慧學院教授焦李成榮獲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在學術研究取得突破的同時,焦李成也為學生們傾盡心血,他常勉勵學生「人工智慧領域沒有陝西標準或中國標準,我們要追求的是國際標準。」「我們要有做點事的決心,相信自己,要做基礎性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
  • 陝西省最難考的4所大學:四醫大上榜,西電僅排第四
    陝西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發達省份,有3所985高校、8所211高校,數量和質量都排在全國各省市的前列,對於陝西省內的很多考生來說,足不出省就可以選擇滿意的大學。2020年高考成績公布在即,陝西省內哪些大學的錄取分數比較高,排名最難考的4所大學呢?
  • 西電集團因質量和行賄問題屢上國家電網「黑名單」
    2019年12月,西電集團還有三家公司因為涉嫌行賄國家電網專家而上榜。西電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我國輸配電行業中唯一一家中央企業,總部位於西安。西電集團主營業務為電力設備,因此,多年以來與國家電網合作頗多。不過,另一方面,西電集團卻又因產品質量問題、行賄國家電網相關工作人員等而登上「黑名單」。
  • 「芯歷史」赤誠芯,中國心——西電微電子人與共和國同行
    此後,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等諸多榮譽一一加身。數十年來,西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微電子人才,學子們帶著從這裡汲取到的知識和力量,走上更為廣闊的職業生涯。
  • 西電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先進表彰大會
    要善於學習,自覺向桃李滿天下、師德傳四方的西電老前輩們學習;自覺向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桂梅等同志學習,爭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也要善於向身邊的教師榜樣學習,向受到表彰的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和先進工作者學習。希望全校廣大教職工以先進為榜樣,愛崗敬業,提高創新能力,涵養包容胸懷,不虛度教師生涯、不愧對教師的光榮稱號,以實際行動為國家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 網際網路+省賽|雅芯天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基因注入中國航天
    7月13日—15日,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陝西賽區省級複賽在西安科技大學臨潼校區舉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本次大賽中最終收穫10金、9銀、15銅的歷史最好成績。其中,由通信工程學院推選的參賽項目《「雅芯-天圖」宇航級高速圖像壓縮系統》勇奪高教主賽道冠軍。
  • 蕭山攜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共建西電杭州研究院
    繼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之後,蕭山再次迎來人才科創平臺「大咖」。今天下午,蕭山區政府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杭州研究院。該研究院落地蕭山科技城,建設總投資將達到50億元。
  • 教育部直屬的陝西5所211大學,除西交大、西電外,該大學不要忽視
    在我國「雙一流」大學的評選中,教育部直屬的76所大學僅2所大學未能入選,這也從另一方面體現出了教育部直屬大學的實力。今天要我們介紹的教育部直屬的陝西省內的5所大學,除西交大、西電之外,有一所大學也是萬萬不能忽略的,我們來看下具體內容!
  • 紀念一二九運動,西電青年在行動
    12月9日上午9時,「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素質能力拓展計劃」發布會於西電遠望谷體育館舉行。共青團陝西省委副書記魯鎮、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蔣舜浩、黨委宣傳部、本科生院、信息網絡技術中心、校團委負責人及各學院、書院領導等蒞臨本次發布會;此外,各學院、書院團委書記、2018級輔導員及全體2018級本科生一同參與了此次發布會,發布會由本科生院拓展中心副主任、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朱偉主持。大學充滿期待,素拓連接未來。
  • 2019陝西最好大學排名,西安交大第一,西北工大和西電誰第二?
    一、2019陝西省最好大學排行榜在2019年軟科中國最好大學的排行中,陝西省高校的表現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它們不但院校多,而且名次也不錯。陝西共有27所高校上榜,有6所高校進入全國百強。其中西安交通大學表現最好,位列全國第14名;其次是西北工業大學,位列全國第30名;第三名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位列全國第4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