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彭盼盼 • 2018年05月09日13:16 • 速途網
速途教育5月9日專訪
(報導/彭盼盼)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普及,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兒童們早已習慣通過網絡獲取信息,進行娛樂和日常交流。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下青少年網民達1.7億,其中,10歲以下的網民佔到2300萬之多。
而閱讀是兒童習得價值觀念、社會規範必不可缺的學習方式。在科技推動下,兒童的閱讀行為和需求與成人截然不同,如今,兒童閱讀的方式也越來越豐富,除了傳統紙質書,還陸續出現了電子書、聽書、兒童閱讀APP等形式。
在新興的兒童數字閱讀市場,咿啦看書為何創造性地提出「動畫書」模式,並且獲得資本市場認可?它是如何獲得上百萬中國兒童的喜愛?又如何讓兒童閱讀發生根本性變革?
放棄「鐵飯碗」,愛折騰的創業老兵
在咿啦看書北京辦公室見到咿啦看書CEO任暉時,他前一天剛忙完鄭州的工作趕到北京。奔波,幾乎是每個創業者的常態。回顧十三年的漫長創業史,任暉評價自己是「挺愛折騰的一個人」。
咿啦看書創始人兼CEO任暉
在中央財經大學上學時,任暉就是個「愛折騰的學生」,總是利用課餘時間做一些小生意。大學畢業後,在政府部門過了6年機關單位生活後,毅然選擇放棄「鐵飯碗」,開始在通信、類O2O行業「折騰」。
他說自己的「內心總是希望能和別人不一樣,總想要去做有挑戰的事情,而不是過平穩的生活。」
直到2007年女兒降生,初為父親的任暉無比希望女兒能夠用上自己生產的產品。於是,2009年,他在鄭州創辦了點讀科技,主要生產點讀筆、點讀掛圖等兒童有聲讀物,以及其他相關的電子硬體產品,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兒童出版資源。
2011年,任暉給當時4歲的女兒購買了一個ipad,有趣的現象發生了。女兒拿著ipad愛不釋手,ipad上的遊戲、動畫片等娛樂項目搶奪著女兒的大部分注意力。看著女兒放棄自己生產的點讀工具而對ipad情有獨鍾,出於職業本能,任暉開始思考:為什麼孩子天生偏愛遊戲?自家的點讀產品如何與ipad有機結合?能否在ipad上讓孩子看有趣的書,而不是玩遊戲?
然而當時市場上主要流行兒童益智類遊戲,兒童數字閱讀也並沒有擺脫傳統出版形式的窠臼,只是將紙質書的內容搬到線上。雖然蘋果商店裡誕生了一批APP形態的單本動畫書,但一個APP就是一本書籍,內容非常少,而且售價很貴,單本售價在6至18美元之間。
於是,2013年,點讀科技開始正式研發「咿啦看書」,這成了任暉的第五個創業項目。咿啦看書定位於為3至8歲兒童打造的動畫書閱讀平臺,不僅可以為兒童提供具備動畫、遊戲、配音、交互等體驗於一身的新一代互動式動畫書閱讀服務,還能為繪本作者、出版機構提供動畫書製作和發行服務。
深耕產品,「技術+內容」打造兒童數字閱讀雙重壁壘
傳統的紙質書籍拘泥於靜態文字和簡單的圖像符號,點讀筆只有單一的聲音交互模式,看好兒童數字閱讀前景的任暉,決定研發一種讓圖書的所有元素都能進行交互的動畫書。
動畫書,是介於紙質書和動畫片之間的一種全新的產品形態,圖像、聲音、文字等一切符號都能相互結合,從而讓單一的文字可以發聲,同時,每個人物和角色都有匠心設計的對白,當小朋友點擊的時候,不單單是在看一本書,而是「進入」一本書。
(《小郵差託馬斯》動畫書)
和紙質書相比,動畫書的內容來源於紙質圖書,仍然保留了圖書的概念,包括翻頁的閱讀形式。最大的不同是動畫書會產生人和書的交互,很多內容需要讀者通過自己點觸或者其他的交互形式才能獲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實現產品的大規模推廣和應用,就必須利用網際網路科技,解決動畫書製作高效率、批量化和低成本等問題。
基於此,從誕生之初,任暉就帶領團隊工程師選擇直接切入到其他同行不願意觸碰的閱讀器引擎和批量化製作動畫書的工具。通過對比分析上萬本高質量的童書和大量兒童遊戲應用及電子書,團隊開始對其中涉及的文字、動畫、遊戲、配音、交互方式等進行分析及標準化。
2013年到2016年,耗時三年,咿啦看書成功自主研發了新型電子書格式、動畫書閱讀平臺「咿啦看書」和內容開發製作引擎「咿啦做書」。
新型電子書格式「咿啦動畫書」通過兒童與書之間的互動行為,比如觸摸、拖拽、聽覺等,獲得傳統書籍無法比擬的閱讀體驗,極大地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和互動性。當孩子小手在屏幕畫面上點一點,就可以獲得聲音以及視覺的回應。同時動畫書中還增加了一些小遊戲內容,以增強孩子對書本內容的理解記憶。
《完美小孩養成書》動畫書
動畫書閱讀APP「咿啦看書」目前擁有近千本動畫書,實行分齡閱讀方式,根據用戶閱讀數據,針對性推薦優質內容。用戶可以通過購買單本動畫書,或者購買月會員、年會員方式,下載書籍後使用。任暉將咿啦看書比喻為「會說話、會動、會交互的兒童版kindle」。
內容開發製作引擎「咿啦做書」將動畫形態和互動形式進行了標準化,讓動畫書的製作過程像製作PPT一樣簡單,極大地降低了動畫書的製作成本和時間周期,但目前還只限於對內部購買的IP進行動畫書製作,未來會對出版機構和繪本作者開放。
在圖書內容方面,咿啦看書通過與出版商合作,將取得版權的正版IP改制成為動畫書。目前,孩子已經能在咿啦看書平臺上看到託馬斯、藍精靈、大鬧天宮、汪汪特工隊等經典兒童讀物改編成的動畫書。
兒童數字閱讀不僅是單純的更換載體,更重要的是閱讀體驗升級。在移動終端領域,動畫書和紙質書是戰略同盟,真正的競爭對手其實是動畫片和遊戲。「以前孩子們拿到手機主要玩遊戲和看動畫片,但書和動畫片給人的感受完全不同。動畫片類似影視,強調劇情和快節奏;而書給人帶來知識、學習和思考。」
而對於咿啦看書正在面臨的挑戰,任暉說:「作為剛剛發展起來的新興事物,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形成用戶認知,讓更多家長知道這種新模式,並且接受和愛上它」。
從靜態紙質書,到能說會動會交互的動畫書,任暉帶著咿啦看書團隊,正在讓兒童「看書」這件事變得越來越有趣。
咿啦圖書館,助力幼兒園教學模式變革
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後,學前教育呈現巨大的需求缺口。數據顯示,至2022年,我國0~6歲幼兒人數將達1.28億人,按照毛入園率90%計算,在園人數將達4955萬人。面對市場潛力如此巨大的幼教市場,幼師供給數量和質量卻沒有得到滿足,幼師缺口超過22萬人,部分幼教專業水平有待提升。
基於此,咿啦看書推出了面向B端的咿啦家園。如果說咿啦看書重新定義了兒童閱讀,咿啦家園則重新定義了幼兒園閱讀教學模式。
咿啦家園由「咿啦動畫圖書館」和「咿啦家園APP」組成,內容涵蓋了品格培養、行為習慣、安全、情感教育、情商管理、國學傳統、早教啟蒙、勵志成長、繪本、故事童謠、益智遊戲、經典童話、科普百科、奇幻冒險、英語、神話傳說、動漫卡通等十七大類內容。目前已有近千本動畫繪本,並且每月將持續增加數量。
「咿啦動畫圖書館」是一個互動式閱讀教學及數字閱讀服務的硬體產品,外形為長方形,內置動畫書資源和閱讀器,主要適用於幼兒園、培訓機構、圖書館等一體機、電子白板和PC等終端設備。從去年11月進入市場以來,現在已經成功進入近千所幼兒園。
任暉介紹到,「咿啦動畫圖書館包含了繪本教學、手動播放和自動播放三種方式。繪本教學模式可以為老師提供教學小貼士、延伸知識點、互動技巧等教學輔助內容,從而教老師和孩子進行互動,解決老師不會教的難題」。
他還透露,2018年還將發布兩款新產品。一款是針對幼兒園研發的APP「咿啦家園」,屆時將實現在線監測孩子閱讀完成情況;一款是個性化英語分級閱讀APP「咿啦英語」,將根據孩子的英語測評情況,智能匹配相應的閱讀書籍。
「咿啦看書不止是讓孩子看一本書,而是進入一本書」。任暉在朋友圈籤名裡如是寫。
書正在被重新定義,人與書之間的關係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作為兒童閱讀新體驗與新模式的代表,咿啦看書打破了人和書之間幾千年來單一的灌輸模式。「原來『書』和『人』各自獨立分開,人只能看書;但是現在人和書能夠進行交互,讓『閱讀』這件事有了遊戲化的感覺」。
未來,隨著科技發展,交互形式更加多元,兒童數字閱讀必將擁有更加完善的體驗,咿啦看書也必將與幼兒園產生協同效應,開啟更智能、高品質的兒童親子閱讀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