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咬指甲一一
你不得不重視的兒童心理問題!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才得知她孩子15歲了,15年來沒剪過指甲[撇嘴]朋友說以為孩子缺鈣,真的心疼孩子,又替朋友著急。
你是不是強勢的家長,是不是個軟控制的家長?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家長過於強勢,對孩子的管控太嚴苛,致使孩子體內積壓了很多憤怒,如果家長又不允許孩子反抗,不允許孩子通過適當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憤怒的話,那麼這些壓抑的憤怒無處發洩,就統統憋在了體內。於是在潛意識裡,孩子就會不自覺地去把自己的攻擊器官--~手指甲咬掉。
其實,咬手指甲這種行為只是表象,是孩子內在情緒的一種軀體化反應,如今,很多孩子有咬手指甲的習慣。家長們好奇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不管怎麼制止,孩子都改不了。有家長可能會說,是缺乏維生素,大家有試過的嗎?補充之後,孩子依然重複咬指甲,還有的朋友在說,現在當媽媽了還在咬指甲!看來缺維生素不成立!
其實,咬手指甲這種行為只是表象,是孩子內在情緒的一種軀體化反應。咬手指甲的根源在於:孩子體內有怒火發不出來。從心理學角度講,咬指甲是攻擊自己的器官,孩子心裡的火沒地方發或是不能發洩,他就會向內攻去自己--把攻擊的器官咬掉。還有家長愛講道理,也會讓孩子壓抑很多憤怒的情緒。
與咬手指甲類似的行為還有磨牙。有人說磨牙是因為肚子裡有蟲子。那你給孩子吃驅蟲的藥試試,如果吃完驅蟲藥還磨的話,那就不是蟲子的事兒了。磨牙也是一種內在情緒的軀體化反應。人在特別憤怒的時候,會咬牙切齒,如果白天不敢發洩,只好晚上通過做夢去發洩自己的憤怒。
還有的孩子因為有火發不出來,夜裡睡覺經常嗷嗷叫,夜啼,或者在床上打來打去擰來擰去,這些現象其實都是憤怒導致的。
還有些孩子在憤怒情緒向外發洩時,被父母制止:你還敢打我?你還敢頂嘴?……漸漸喪失了憤怒的能力,在外面經常被欺負,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還不敢告訴老師,更不敢告訴家長!因為孩子的氣場弱,為什麼氣場弱?父母太強!
孩子和孩子,成人和成人都有一個氣場的較量!大家發現了嗎?誰都愛拿著軟柿子捏,強者不自覺的欺負弱者,弱國無外交,連發言權都沒有。人同樣也是這道理,孩子弱,就算告訴他誰打你你就還手,他根本不敢,並且為自己的無能更添焦慮。
這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內心強大起來,才是王道,我們不去欺負別人,但我們要有不怕衝突的能力
但這樣的能力被很多父母扼殺了!
你有沒有這樣說過?你敢說我你試試,打架會坐牢,不是好孩子!在外要友好,要忍讓,你要打別人,我回來揍你!
還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在家裡是小乖乖,小綿羊,但在外面要做大老虎,堅持不能被欺負。
你所有的這些強勢的話語和做法,都會讓孩子憤怒本能,自我保護的本能一點點的被抹殺掉,然後父母找到我說,孩子膽小,孩子懦弱,孩子敏感,你說怎麼能沒問題!
大家不要理解偏激,我們不去欺負別人,但我們要有不怕衝突的能力。讓孩子不怕挑戰權威,能量直接提升,把對父母的壓在自己體內的憤怒發洩出來!
除了咬指甲,還有一些孩子的常見問題,比如膽小內向,叛逆,自卑,敏感,沉溺遊戲,愛打人,暴躁,抽動症,溼疹,皮膚過敏,經常腹瀉或便秘等等……
這些都是心理問題在作怪,詳細的原因以後慢慢講給大家,如果你的孩子符合其中三條,或者其中一條特別嚴重且持續時間很久了,就說明孩子有抑鬱傾向。
所有孩子的反應,都直接折射出一個家庭的氛圍,尤其是母親的狀態,這是根源。
孩子的感知是非常敏銳的,如果媽媽長期壓抑,或者安全感不足,情緒易失控,緊張、焦慮擔心、恐懼、抱怨、憤怒、悲傷、指責、比較等等,孩子一定會出問題。不同的孩子會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
有一句話不容你不承認: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來自於家長的問題。孩子只是在用不斷出問題的方式來提醒媽媽:媽媽你要看到我!看到我的情緒我的感受!你要調整對我的態度了!不要挑剔我指責我,不要把你的脾氣轉發到我的身上!
以上種種,都需要媽媽首先自我成長,才能具備給足孩子安全感的能力。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錦衣玉食,不是報多少輔導班,不是學多少特長,而是有一個能讀懂孩子內心感受,自身正能量和安全感十足的好媽媽,然後還有一個愛著媽媽的好爸爸。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幾大困擾:
❗是很多家長根本不懂兒童心理學,所以也就無法讀懂孩子的心理需求。
❗是對孩子的精神健康不夠重視,在大環境影響下還是整天盯著分數轉。即便家長明白了一些道理,還是一時半會轉變不過思想來,說到底還是不重視。
❗是很多家長心存僥倖,認為自己孩子沒什麼問題,以後也不可能出問題,但是等出了問題以後就會後悔得要命。
❗是有的孩子已經出現一些預兆了,由於家長或者不懂,或者無知,或者疏忽,或者固執,仍然無動於衷,延誤了孩子的前程。
❗是有的孩子出現狀況,家長都是求助於醫院心理科,去給孩子「看病」,給孩子吃藥。說實話,很多問題醫院根本解決不了,白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這是我們課上所有有過這種經歷的家長共同的感受。因為這就像西醫治病一樣,治標不治本,甚至連標都看不好。看不好是正常的,因為思路不對,根在家長身上,是家長有問題,光讓孩子吃藥看病能有用嗎?
情緒是一種巨大的能量,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永遠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消失。若要阻擋和壓抑它們,久而久之,會對身體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導致各種身心疾病、情緒失控、性格出格行為、成癮、自殘、抑鬱等等。
那些對孩子過於強勢的家長,請您不要這樣想--等孩子長大了就明白了,我一切都是為了他好。
你不知道的是有多少孩子長大以後,把父母當成了自己最怨恨的人。
並且帶火長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壓抑憤怒會變成他的習慣,那麼也就是會變成一個窩囊的人,最終的結果就是抑鬱;要麼就變成一顆隱形炸彈,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爆發爆炸。
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它的失調都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必然經歷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量變的時候,你可能看不出明顯的影響,但是一旦到了質變的時候,往往就太晚了!比如抑鬱、自殺、重病……
作為家長,如果你的孩子有這些現象,你能在量變時及時發現隱患,尋到根源,及時做出調整,就不會有質變時的後悔與無奈!孩子的未來就在家長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