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廣東的恩格爾係數比河南和新疆還要高?廣東省社科院近日發布的《廣東消費藍皮書》,通過分析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居民恩格爾係數的變動軌跡發現,恩格爾係數在廣東屢屢失靈。而報告分析得出結論,廣東,尤其是廣州的恩格爾係數居高,老廣「好吃」是重要原因。
剛性支出增加只好壓縮食品支出
報告分析,恩格爾係數之所以在廣東屢屢失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消費習慣尤其是消費觀念的影響。
為什麼廣東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要比城鎮居民的恩格係數低呢?這主要是,受儒家文化影響,中國特別是落後地區長期以來形成「勒緊腰帶過日子」的習慣,是降低恩格爾係數的重要因素。在家庭收入不增加或增加十分有限時,家庭總支出規模基本不變,但由於諸如學費、電費、水費、醫藥費、燃氣費等剛性支出的急劇增加,一個現實的選擇就只能壓縮食品支出。這種情況在廣東落後地區尤其普遍。這就直接導致了收入低、恩格爾係數也低的「雙低」現象。相反,收入高,食品支出佔消費比例就越高,於是,也就導致了收入高、恩格爾係數也高的「雙高」現象。
南方人食品支出數額普遍比北方人大
廣東恩格爾係數比西部一些省份還要高,這是因為不同地區的消費習慣的影響。「穿在上海,吃在廣東」,是對上海和廣東兩地消費習慣的高度概括。廣東人的「重吃」、「好吃」全國有名。報告指出,南方人比北方人講究吃,不僅吃得好,而且吃得精、吃得細、吃得鮮,食品支出數額就大。因此,廣東恩格爾係數高於河南、新疆等地就不足為奇了。
健全社保恩格爾係數才會「說真話」
報告還提出了恩格爾係數的修正建議。包括在參考恩格爾係數時應考慮當地消費習慣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健全。目前,由於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支出居高不下,居民消費被動性因素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恩格爾係數的下降。而按照「恩格爾定律」和國際糧農組織的設計,當居民收入增加,食品支出相對降低的同時,社會福利將大幅提高,也就是說只有社會保障體系相對健全,恩格爾係數才會如實反映居民的生活狀況。
名詞解釋
恩格爾係數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佔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它主要反映食品支出佔總消費支出的比例隨收入提高而逐漸變小的一種趨勢。通常這個係數越小則表示當地居民富裕程度越高,反之則表示溫飽或貧困。
(責任編輯: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