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澗縣科學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保護和合理利用無量山櫻花谷生態資源的前提下,緊緊抓住無量山櫻花谷帶來的鄉村旅遊發展契機,結合大眾休閒遊和「全域旅遊」,走出了一條「生態立體種植+精細生產加工+文旅融合+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的生態民俗旅遊創新發展路子,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石。
無量山櫻花谷位於無量山鎮德安村委會華慶茶廠內,2015年成功創建為AAA級景區,景區內種植著1500畝高山生態茶,低矮的茶園相間栽植著萬株冬櫻花。眼下,在無量山高海拔、複雜多樣氣候條件下,萬株櫻花已進入了盛花期。迷霧裡、陽光下,景區景色千變萬化,呈現出不一般的冬日「春景」,四面八方的遊客慕名前來觀賞遊玩。
在景區內,記者遇到一位山東的遊客,對方住在櫻花飯店。「從高空俯瞰,那種感覺特別壯觀、特別好,冬天裡看到這麼大面積的櫻花綻放在綠色的茶園裡,真的是特別的漂亮。」
遊客口中的櫻花飯店是伴隨景區誕生而開始經營的,是集食宿、觀景、茶文化體驗於一體的農家樂,位於景區入口沿線。經營8年,徹底改變了飯莊主人李如先一家原本外出務工的生活,坐地當起了農家樂主人。
櫻花飯莊男主人李如先說:「櫻花谷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生活,有了這個櫻花谷,盛花期內,我們一個月能夠收入到十多萬,提升了我們的生活水平。」女主人李鳳萍補充道:「除了經營飯莊以外,我們還自己醃製火腿臘肉,自己養烏骨雞,這些都深受遊客喜歡,他們走的時候,都會帶走一些。」
像櫻花飯莊這樣的農家樂,隨著景區旅遊熱度的升溫,結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美麗鄉村建設,以打造「宜居、宜旅、宜遊、宜休、宜閒」為目標,南澗縣通過制定政府獎補政策、爭取項目資金,鼓勵、扶持當地群眾充分發揮基礎、主體作用,積極發展農家樂產業。目前,景區沿線的農家樂已經由原來的七八家發展到如今的五十多家,成為旅遊帶動無量當地群眾致富的產業之一,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無量山鎮黨委書記周國祥說:「無量山櫻花谷旅遊推動了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發展鄉村民宿的經營者都有幾萬到幾十萬元的收入增長;還帶動當地群眾通過特色山貨的銷售增加收入;推動了茶產業的發展,通過櫻花旅遊提升了南澗生態有機茶的知名度,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
在景區旅遊項目的豐富和開發上,南澗縣結合無量山櫻花谷鄉村旅遊、生態旅遊、觀光體驗遊、民族文化遊等新型旅遊生態的發展,加快南澗跳菜非遺文化與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長期在無量山櫻花谷組織開展跳菜歡樂宴、彝族打歌、山歌對唱等民族文化展演活動,進一步加強景區民族文化的融入,提升遊客參與性,增加趣味性。
以無量山櫻花谷旅遊為契機,南澗縣按照「文旅引領,三產融合,多業疊加」的發展思路,以生態保護為核心,高標準、高質量的推進全域旅遊發展、重點景區建設,做活做強「茶旅結合」「文旅結合」的生態民俗旅遊大文章。
南澗縣文旅局局長高文華說:「南澗縣按照12345的理念,推進一個大景區——無量山大景區建設;用好兩張牌——南澗跳菜和無量山;做好三谷——無量山櫻花谷、無量藥谷、無量山藏茶谷;打造四園——小灣水電工業園、瀾滄江國際野釣園、鳳凰山觀鳥園、土林地質園,特別是無量山櫻花谷的打造,帶動了周邊的群眾,帶動了整個文旅產業的發展,旅遊扶貧的示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
無量山櫻花谷景區櫻花開放的時間大體上在每年11月中旬至1月初,約45天。據當地文旅部門統計,2012年至2019年櫻花谷景區累計接待遊客387.811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9963億元,直接或間接參與鄉村旅遊群眾達570戶2290人,直接帶動周邊農戶脫貧250戶1125人。
記者 康亞娟 段慧剛
編輯 劉銀珍 初審 楊訓波 審核 白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