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3月27日電 題:(抗擊新冠肺炎)民盟盟員王蔚武漢戰「疫」記:武漢,來年櫻花盛開 我們再約
作者 楊傑英 郭勇
「武漢,來年櫻花盛開,我們再約。」26日,在經過47天的連續奮戰之後,民盟太原市中心醫院支部盟員、內科副主任醫師王蔚帶領的太原市支援湖北醫療隊28名隊員圓滿完成在武漢的救治任務,回到山西太原。
面對鮮花和掌聲,王蔚說,赴武漢,我們只是換了一個環境做本職工作而已,但大家卻給了我們至高的榮譽。這47天的援助任務,與其說我們在感動他人,不如說是大家在感動著我們。
回憶起出徵時的場景,王蔚說,從接到出徵的命令到機場集結,只有短短的6個小時。2月9日6時30分,王蔚接到通知,奔赴武漢進行醫療援助,並擔任太原分隊隊長。
「作為隊長,我一定不辱使命,不辜負領導的信任,盡最大努力救治更多的患者,圓滿完成救治任務,28名隊員一個不缺平安返回。」出徵前,王蔚面對前來機場送行的醫院領導、同事立下軍令狀。
王蔚隨同山西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後,經過簡單的休整、培訓後,於2月10日正式接手武漢礄口區由體育館改建的有著248張床位的方艙醫院。
作為一名內科副主任醫師,王蔚親歷過2003年非典救治,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曾任醫院醫務處副主任,多次參加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著過硬的管理能力和突發應急能力。
接管方艙醫院後,王蔚被任命為醫療小組組長,面對毫無經驗可循的方艙醫院,她深感責任重大。醫療隊中有很多隊員來自基層縣區醫院,缺乏臨床實戰經驗,王蔚深知,醫療隊不僅要做好接診工作,戰友們的防護更是馬虎不得。
她徹夜反覆優化流程,檢查確認防護用品,認真研讀診療方案。2月11日一早,王蔚帶領醫療隊員全力投入到方艙醫院接診病人的籌備工作中,艙內各個崗位的負責人不敢有絲毫懈怠。
作為醫療組組長,王蔚無時無刻不擔心著艙內醫護。從個人防護到醫療安全,從診療方案到病人照護,事無巨細。就是在這種忙亂而有序中,他們完成了150名輕症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工作。
醫護人員的防護至關重要,從洗手到穿防護服、隔離衣、戴帽子、手套、口罩、護目鏡等,王蔚守在入口處嚴格檢查著隊員們防護是否嚴密,目送他們進艙。隊員出艙,她又在出口緊盯,保障隊員每一步消殺到位……
通過幾天的摸索和磨合,方艙醫院的工作也逐漸走上了正軌。2月13日,山西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山西省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帶著前期在江漢方艙醫院的經驗加入到礄口方艙醫院,至此山西省第三批、第四批醫療隊與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並肩作戰。
一切從零開始,成立了各級管理部門,各司其職,建章立制、規範流程、優化程序,王蔚與昔日的工作夥伴,呼吸科專家李萍主任醫師搭檔,共同撐起醫務處。李萍與王蔚均是專業骨幹,同時又有著多年醫療管理經驗,如何在艙內落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如何落實交接班制度?建立非常情況下的病歷、醫囑、出入艙標準……亟需解決的問題一項項落實,一項項制度出臺了,一個個流程規範了,一條條職責明確了……方艙醫院工作手冊完善了。
臨時指揮部設在一個農家餐館內,三張餐桌拼湊而成醫務處的辦公桌。醫務處成員梳理醫囑、建立電子病歷、對比新舊CT片、進行病例討論,隨時解答艙內值班大夫的疑難問題。王蔚每天就像上了發條的陀螺,一刻也不鬆懈,她不僅承擔著繁重的醫療管理和統籌工作,還要在艙內醫生出現問題時及時頂上進艙工作。
隨著設施的完善和各個環節的有序銜接,方艙醫院集中隔離治療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運行越來越順暢,在各方力量的高效協作下,一批批患者治癒出院,礄口方艙的治癒率與周轉率連續兩次在武漢市方艙醫院名列前茅,實現了零死亡、零返院、零事故、醫護零感染「四零」目標。3月1日,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成為武漢市首家休艙的方艙醫院。
2月29日,是王蔚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經過組織慎重考驗和審核,王蔚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這是一份榮耀,更是一份責任。尤其在疫情當頭的危難時刻,更顯得彌足珍貴,無上光榮。」王蔚說,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非常之時,擔非常之責。
王蔚和隊員們的武漢戰「疫」任務圓滿結束,他們相約來年再赴武漢賞櫻花。「昨日雪如花,我義無反顧;今天花如雪,我留戀不舍。我們和武漢這座美麗的城市有過命的交情。再見,武漢,來年櫻花盛開,我們再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