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傳銷」,講真,我只覺得「天方夜譚」,也許是所講之人已經「脫離組織」的原因,又或者單純的心思不懂「組織」背後的「誘惑」究竟有多大魔力。
所以,第一次有人跟我說起「傳銷」,我並不覺得有多可怕,或者說恐怖,甚至在我眼中,這些最起碼比街上那些無所事事的混混要好多了。畢竟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就業問題不是嗎?而且在「組織」的帶領下,也還算穩定,甚至可以說是很穩定。
因為通過他人的介紹,我提取了幾個關鍵詞,「上課」,「講課」,以及「金字塔等級」,當然,還有「吃苦」,「勵志」等等。
這麼說來,還是有「秩序」,有「層次」,甚至還很有「思想」的嘛。
所以,那時的我,對於「傳銷」的概念也僅限於知道有這麼一種「組織」。
再後來,我漸漸的從網絡媒體,報紙,以及相關的書籍及一些支離破碎的隻字片語重新認識了「傳銷」。
繼而,我了解到了更深一點東西,比如「洗腦」,比如現在的很多大公司其實都在用「傳銷」的模式在進行「企業管理」,還有一些由「傳銷」演變過來的「保健品騙局」等等。
關於「洗腦」,其實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問題,尤其是有很多聰明的人,高學歷,高智商,甚至有錢人,或者說曾經的「成功人士」,他們不相信自己會被「洗腦」,更是對自己有一種「偏執」的「理性」——即認為自己一定不會被「洗腦」。
而事實呢?
據多方信息了解(網絡媒體,或者採訪記錄),在「傳銷」內部可是不乏這樣的「高才生」,甚至正是這些「高才生」才將「傳銷」一步步傳播出去,繼而成為「組織」,達到一定的規模,甚至在全國各地都漸漸的有了「組織」的「足跡」。
這個時候,肯定有人會起疑,這一場羅生門背後的「綺夢」,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讓人不知不覺,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讓人神魂顛倒,變得不再正常。
根據「傳銷」的性質,我曾聽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傳播世界先進文化,銷售世界頂級產品」。
就這句話而言,聽起來是不是讓人熱血沸騰?是不是覺得虛榮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是不是感覺很「高大上」?
好吧,別被這表面的「光環」所蒙蔽了。
經由我後來對「傳銷」的漸漸深入,發現遠遠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就像「洗腦」,很少人會相信自己能夠被「洗腦」,而事實上,了解「洗腦」的人只會覺得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銷售」均在不同程度的使用「洗腦」的伎倆,而且從廣義的角度說,「軍事」和「教育」是最大的「洗腦工廠」,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洗腦」就都是壞的,主要是「三觀正」,那麼「洗腦」對社會還是很有價值的,比如讓人變得積極主動,維持社會秩序,維護社會治安等等。
「傳銷」的「洗腦」肯定不會是為了這些,而恰恰相反,「傳銷」的「洗腦」是在塑造一種「扭曲」的價值觀,並借這種「思想」潛移默化的腐蝕我們內心的良知,責任感,以及正常的,健康的心態,它在利用「思想」以達到控制你的內心,限制你的自由的目的。
至於具體的行動?
想必很多親身經歷的人都懂,一般的伎倆是,先讓你一無所有,讓你絕望,再許諾你希望,給予你關懷,給予你「幫助」,繼而刺激你,影響你,然後再改變你。
至於具體措施呢?
因人而異,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以利誘之,以理服之,再加上適當的採取強硬措施,封閉的環境,以及塑造各種溫暖的「氛圍」,讓你產生親近感,自豪感,甚至潛移默化的將身邊的人當成自己人,將反對你們的人當成「敵人」,在時機成熟之後呢?繼而讓你去發展下一個人,以此往復,這個「大家庭」可謂是越來越大。
關於這一點如何做到,有一本書可以很好的解釋這一看似不合理的「群體效應」,這本書叫《烏合之眾》。
簡單的說就是,「從智慧的層面上看,群體總是要比被孤立的個人的水平低,不過從感受,以及被這些感受驅使的行動來看,群體的表現要比個人表現得更好或者更糟糕,這都要看具體的環境是怎麼樣的。」
以及還有一個概念叫做「趨同一致定律,指的是在類似的群體行為中,個體的思想感情還有判斷能力,會無限化的趨近於零,而不自覺的受到群體情緒的影響。」
而「傳銷」之所以被全國禁止,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下帶來的危害性是巨大的。
小到「家破人亡」,大到「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影響安定團結,繼而危害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甚至惡劣的可能引起犯罪。
更多內容,正在構思整理中……歡迎相關經歷者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