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高科技讓你永遠無法想像。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察·歐文在研究蜥蜴骨化石時,認為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並把它起名為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由此,讓人類第一次知道早在2.3億年前,地球上曾存在一種擁有龐大身軀,矯健四肢和長長尾巴的動物,它的名字叫恐龍。
只可惜,這種龐然大物,在人類優勝略汰的自然生存法則中,於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而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人類認識它,也只能通過它遺留下來的化石去了解它。
也正是恐龍的滅絕,增加了人類對它的研究和認識興趣,比如近年出現在各地博物館中出土珍藏的恐龍化石骨架,還有人類高科技打造的高仿真恐龍園。此行,在湖北武漢黃陂的雲霧山景區,遇到了一個大型仿真恐龍園。
雲霧山景區距武漢市中心城區65公裡,距黃陂城區29公裡,是一處以山地為主的自然風景區,木蘭八景之一,國家5A級景區,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的美譽。雲霧山有全國著名杜鵑花研究基地,蠟像館,夢幻冰雕館,金氏世界紀錄官方認證的「最長懸挑玻璃觀景平臺」,還有全仿真恐龍谷,吸引不少國內外遊客到來。
說到全仿真恐龍,這是第二次見到,之前在江蘇常州見過,當時把第一次入園被一雙大手攔住去路的小朋友嚇哭了,所以印象深刻。這次在武漢再次見到「活」恐龍,所以一進園格外謹慎別把自己嚇到,躲到遠遠的位置看它們。
雲霧山恐龍谷,是華中地區較大的恐龍園景區,位於雲霧山景區內,進去的遊客需要單獨購買門票。恐龍谷於2014年開園,運行5年多來,深受孩子們喜愛。
整個恐龍谷,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由恐龍觀賞區、科普展示區、互動娛樂區等部分組成。它坐落於一處半山坡中,叢林中分布數百條全仿真恐龍,數十個會動的「真」恐龍。由於為聲控控制,走著走著,沒準你的腳步聲驚動了它,就會有恐龍喉嚨裡發聲,向你伸出長長「手臂」。
這裡提醒首次帶小朋友來的家長,進園時一定要注意,別太靠近恐龍,別嚇著孩子。
這些仿真恐龍,形態,神態,皮膚紋理,腳趾甲,每一顆牙齒,讓能恍惚覺得它們其實就是真傢伙,真的太真太真了,不得不佩服製作者工藝上的精湛。
這些會「動」的恐龍,其實是景區特別定製的,國內有專門定製恐龍工廠。從恐龍姿態、場景組合、動作的逼真都做到了非常成熟。
恐龍雕塑分靜態的和動態,我們常見的恐龍大多是靜態的,靜態恐龍由玻璃鋼或者水泥製成,它主要用於公園、景區等室外場景。
隨著觀眾對恐龍功能要求的提高,後來,人們利用聲控,發明了會「動」恐龍。這類恐龍材質,是機械結構加驅動裝置,外形選用柔軟的海綿,最後矽膠植皮。這種工藝製作的恐龍,有了質的飛躍。
會動的恐龍,由於仿真度高,常用於博物館、科技館、科普教育、影視道具等,近年也出現在景區中,給人們帶來許多歡樂。
由於「仿真」增加了和人的互動,遊客可近距離走進和它們握握「手」,拍拍腦袋等,仿真恐龍的「安全」從而遭受到一定程度「威脅」,那就是恐龍極易被破壞。在武漢雲霧山恐龍谷,就看到眾多恐龍所遭遇的「窘相」。
雲霧山恐龍谷可以騎恐龍,摸恐龍,還可以穿恐龍道具,讓遊客來貼近恐龍融入恐龍時代,由此出現了許多恐龍雕塑被破相的不堪入目情景。
這些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恐龍,有的鼻子破了相,有的尾巴被人折斷,有的下巴被摳壞像流哈喇子,更狠的,有的好好的「眼珠子」被人「挖」掉。
這個指甲斷掉了。
從露出的恐龍內部材質中,可以看到裡面的鋼板和海綿組織。
好好矗立在叢林中的恐龍,是誰破了恐龍的「相」?可以想像,恐龍是孩子們的最愛,在與恐龍互動中,少不了熊孩子的淘氣手。生活中,不可否認,有些熊孩子天生具有破壞性,見到一件東西不搞壞,手不會停下來。
由此想到居住的北方一個小區,電梯裡有部電梯故障電話安在電梯間一側,有熊孩子見到它必須把電話拽下來破壞掉。為此,物業也很是頭疼,只好把電話機外面焊了鐵籠子,但仍然擋不住熊孩子的厭惡之手,硬是把鐵籠子擰壞,可見熊孩子的破壞力。更何況,恐龍園的恐龍是海綿做的。
文明來自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僅是語言文明。提醒帶孩子出行的家長們,在外一定教育好自己孩子,不要大聲喧譁,不要損壞公物,不要覺得你買了門票就可以為所欲為。文明旅行,要從孩子抓起。
由於恐龍損毀嚴重,景區工作人員稱,景區將著手更換被破環的恐龍,讓它們重新煥發活力。
文明旅行不是一句空話套話,你出行在外,做到文明旅行了嗎?你教育過自己孩子嗎?
這裡是圖說故事520原創實拍,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