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曼聊育兒孩子上學之後父母最重視的就是孩子的成績了。 畢竟現在教育很重要,剛讀完大學只是為了讓孩子們走上起跑線。 所以現在家長對孩子很嚴格,會從小努力培養孩子。如果他們的孩子考試不及格,父母比他們的孩子更焦慮。
楊先生的女兒最近開始學習乘法和除法。 他通常非常注意他女兒的學習,因為他在學校做得不好。當楊先生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家人有更多的兄弟姐妹,他的父母不能同時支持他們所有的孩子上學。 楊先生叛逆了一段時間,然後他讀完了高中就輟學了。
楊先生有一個哥哥,他學得很好,大學畢業後參加了研究生考試。 他時代的大學生很有價值,更不用說研究生了。所以楊老師的弟弟現在是一家很好的公司的高管,平時給孩子上興趣班的都是馬術,高爾夫,讓孩子去最好的私立學校,還可以給孩子聘請家教。楊先生深深地意識到閱讀是一條重要的出路。 他不能給女兒最好的條件。 他只能希望他的女兒能戰勝自己,考上一所好大學,在未來找到一份好工作。 好在女兒的學習還不錯,讓楊老師很欣慰。
楊先生的女兒回來的時候,他不太高興。 楊先生讓他知道她今天試過考試。 其中一個問題是錯的,但她認為她是對的。楊老師讓女兒拿出試卷。 錯題是選擇題。 樂器店買9把小提琴,3600元。 什麼是合適的價格。楊先生的女兒選擇了400元的選擇。楊先生皺眉。 那不是一個3600/9的簡單劃分嗎? 為什麼答案400錯了? 我女兒的回答是對的。女兒含淚附和:「對吧? 我比這個問題差100分!」 楊老師急忙安慰女兒,說他會去找老師,讓他把分數加回去。
楊先生第二天送女兒上學之後就真的去找老師理論了,楊先生指著試卷說:「昨天孩子和我說就錯了這一道題,我看孩子沒錯啊,3600/9不就是等於400嗎?老師您是不是平時太忙,沒留意就判錯了?」老師看了一眼卷子:「家長,400是小提琴的進價,但是這道題問的是小提琴的售價,商店都不會原價買原價賣出去的,所以售價最合理的應該是450。楊先生仔細一看,果然是。
老師接著說:「這是一個關於孩子對生活的偏見的問題。 其中有一些困難,但仍然有一些孩子能做正確的事情。 你的孩子平時成績不錯,相信她一定能算出來。 這次可能有一些小馬虎,下次繼續努力。」楊先生被老師說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沒想到他自己算的也是錯的。 楊老師向老師道歉,說老師辛苦了。 老師沒有多說,只是笑著說:「你不必道歉,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
在孩子的教育上,老師和家長難免會因為教育觀念上的一些差距而產生一些矛盾。 當家長和老師發生衝突時,最困難的是孩子被夾在中間,孩子就不知道該聽誰的,孩子的成績。 但這些矛盾並非不可調和。 當家長和老師意見不一致時,家長必須第一時間與老師聯繫,冷靜與老師溝通,正確處理。
今天的話題:你平時如何輔導孩子做作業? 用下面的評論分享你的故事。 (文中名稱為化名,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