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群潛水員,曾在廣西打撈烈士遺骸,曾在地下河找盲魚,他們身上全是故事走近潛水員:潛下去未必能上來
下潛到無邊幽暗洞穴,韓頲(音tǐng)覺得,自己如同這個無限空間的主人。
頭頂燈照亮一小片水域,眼前的風景甚至稱得上無趣,然而自己也許是地球上幾千萬年來唯一踏足此處的人,這感覺讓他迷戀而欣喜。
韓頲是杭州藍旗潛水國際俱樂部教練。(本人供圖)
湖州人韓頲是杭州藍旗潛水國際俱樂部教練,也是一名資深技術潛水員。今年9月,廣西灌陽縣酒海井打撈紅軍烈士遺骸,藍旗潛水負責人朱鐵俊作為領隊,帶領韓頲等主力隊員參與其中(本報9月21日曾報導)。
他們的故事,激發更多人好奇心——這些潛水員的徵途,在幽深水域之下。他們探尋深埋的自然秘密,並不斷挑戰自我的極限。
從休閒,到專業
每逢節假日的「朋友圈攝影大賽」,總有一組「參賽作品」來自海島,帛琉、峇里島、仙本那……發布者以九宮格展示斑斕的珊瑚礁、細白的沙子、活潑的魚群,壓軸的圖,往往是一張證書,顯示發布者已經成功考取PADI或OW等認證的潛水員。
藍旗成員在洞穴潛水。(本人供圖)
韓頲對潛水的愛好,也是從休閒潛水、「看看魚」開始的。2000年左右,他還在加拿大工作。當時,韓頲第一次在菲律賓潛水,五彩的海底世界令他嘆服。此前,他讀過哲學、計算機、設計專業,一直由著性子變換興趣領域。
有別於大部分人都可參與的休閒潛水,隸屬於技術潛水的沉船潛水是進階一點的選擇。
韓頲曾潛進一艘二戰時期的沉船,恍如穿越,昔日的時光一下子撲到眼前,老舊的行李箱、樣子笨拙的自行車、不知被什麼人遺落的眼鏡……直到興奮的閾值越來越高,他向洞穴潛水發起挑戰。
作為技術潛水分支之一,洞穴潛水毫無疑問是難度最大、危險係數也最高的潛水方式。「你明知道危險,但危險本身也使人慾罷不能」,洞潛原始而未知的魅力讓韓頲深深著迷。
在「不知道多少錢被扔到水裡」後,2010年,韓頲開始專業潛水之路,並成為國內首位休閒水肺、自由潛水和技術潛水三棲教練。
46歲的杭州人朱鐵俊創立潛水俱樂部,也是從「玩」開始的。他原來做汽車行業,和韓頲是多年的朋友。2014年,因為對潛水共同的愛好,「大家玩著玩著就創立了公司」。
有驚險,有傷逝
洞穴潛水不止是黑暗中與內心對話、探索未知盡頭的美妙,也會遭遇驚魂時刻。
有一次,朱鐵俊的團隊成員來到廣東梅州綠窟潭探洞。這是中國內地至今發現的首個陸地水下全淹溶洞。當地人傳說,這裡是南海龍王私生子的住所,是深不見底的「龍宮」。隊員穿過清澈的潭水,流連在精美絕倫的鐘乳石間,眼前卻赫然出現十多具人體骸骨,「這些骸骨的頸部與雙手被鐵鏈捆綁,有的甚至雙手全失,很嚇人。」朱鐵俊說。
與危險如影隨形的,還有傷逝。今年9月,在河北唐山潘家口水下長城探索項目中,國內知名潛水員徐海燕和孫昊結伴下潛,雙雙失蹤。多日後,兩人遇難的噩耗傳來,引起潛水圈震動。
韓頲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和兩位潛水員都有過交集,了解他們的技術水平。
他還想起,多年前,他也有一位朋友葬身水底。這位朋友,被潛水圈的後輩尊稱為「師叔」。在師叔遇難水域,有一塊大石頭,後來者以此作為他的水下墓碑。每年清明或「師叔」的忌日,總會有潛水員結伴前來悼念。韓頲也幾乎每年都會潛入此處,在水下靜默地悼念一會。
韓頲明白,一旦深入水下,一切險況都可能發生。他們和外界聯繫,僅僅通過一根被稱為「象拔」的充氣浮標來辨認位置。藍旗的另一位教練,在一次潛水之時,引導管突然斷了,只能憑藉記憶,在氧氣耗盡前爭分奪秒地返回原路。
在國外,也有頂尖潛水員遭遇塌方,屍體至今長眠洞穴深處。
韓頲也曾和死神擦肩而過。一次,在廣西都安探洞時,韓頲原定早上8點出發,卻不小心睡過頭。等到醒來,窗外已是瓢潑大雨,他便取消了計劃。不料,山洪滾滾而來,「可以說,如果我準時下潛,正好趕上山洪,後果如何,就不好說了」,這次驚魂,讓韓頲一直記得。
作為資深教練,如今,韓頲會在每一期課程的第一堂課,就告誡新學員們:每一次探洞,都有可能回不來。當初迷戀危險的小夥子,現在更注重教授學員,如何在惡劣潛水環境下提高應變能力,以及,如何「規矩」地潛水。
曾有愛好者試圖打破洞潛記錄,不幸遇難,為此,韓頲和潛水圈的朋友達成共識:即使有人創造新的深潛記錄,也要守口如瓶,防止形成攀比風氣。
亂象多,新課題
近年來,原本小眾、高門檻的技術潛水有了更廣的應用領域,在民間救援、警方偵破、科研項目、水下考古等,少不了技術潛水員的參與。
朱鐵俊介紹說,他們曾經在地下河發現「盲魚」,引起生物學教授關注;目前,他們也在和海洋二所合作培訓,這將幫助科研人員深入海底真光層,了解海洋生物生態,並研製新的AUV(無纜水下機器人)等。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杭州人開始對潛水抱有熱情。韓頲感覺,除了北上廣深,也許就數杭州人最喜歡潛水。
這些愛好者們並沒有特定身份,可能是學生、教師、企業家、普通的白領、公務員……海島遊時順便把潛水證拿了,成為時髦的度假方式。
這在韓頲和朱鐵俊看來,多少有些本末倒置,「這就像考駕照一樣,不可能先自駕遊一圈,再頒發駕照吧。」
一些亂象隨之產生,不少遊客在網上講述自己在國外潛店被坑的經歷,韓頲也曾憤怒地發過朋友圈,指責一家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推出的休閒潛水員課程。該課程宣稱,一天就可以拿證,「作為真正的潛水培訓,這麼短時間,無論如何是不夠的,這是拿生命在開玩笑」。
韓頲還了解到,在浙江一些水域,也開始有潛水愛好者「野潛」,這給水域管理和公共安全帶來新課題。
如今,韓頲和朱鐵俊穿梭於杭州與廣西都安兩地,幫助當地推進國際洞穴潛水基地建設。韓頲已在當地探了一百多個洞,並還將繼續下去。朱鐵俊作為藍旗負責人,雖然手下率領多名專業潛水教練,卻因為中耳炎從未深潛過。最近,他戒了煙,開始健身。洞穴裡隱藏著什麼秘密,讓韓頲等人如此沉迷,朱鐵俊也很想知道。
本報記者 黃小星 詹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