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有一句話叫為母則剛,當一個人當了媽媽之後,整個人都會慢慢的出現一些變化,原本溫柔耐心的性格,可能因為孩子都會變得暴躁一點。特別是孩子遇到問題時,慢慢都會變得衝動,一切以孩子為主。
生活小案例:前幾天同事小麗遇到這樣一個事情,她帶孩子去公園玩,女兒一眼就看到了淘氣堡,然後就要進去玩。裡面都是小孩子,她讓孩子自己進去之後,自己就在外面等。
可是沒一會兒聽到了孩子的哭聲,她趕忙脫了鞋進去,發現是孩子玩滑梯的時候被一個小男孩推下來了。她詢問小男孩什麼原因,這個小男孩特別傲氣的說「她太慢了」,當時小麗想著兩方都有原因,就沒有過多的計較,然後陪著孩子在裡面玩。
過了一會兒,小麗的女兒在玩球的時候,突然幾個球砸到了她的臉上,女兒哇的一聲就哭了,小麗回頭去看發現又是那個男孩,她忍不住了,就去質問這個男孩,還要求去找他的家長,小男孩突然就跑開了。
小麗攔住他,讓他道歉,可是小男孩就是不道歉,還說自己沒錯。小麗想著孩子可能小,有些行為沒注意,加上女兒一直哭,也沒有一直計較這個事情。更加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小麗準備抱著哭泣的女兒出去的時候,小男孩跑過來猛地踢了女兒一腳,這讓她真的忍不住了,追上男孩打了他一巴掌,這個男孩愣住了,蹲坐在地上不出聲。
後來工作人員過來詢問她們,小麗把事情經過都跟工作人解釋了,同時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如果有問題來找她。
這件事情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她也沒有接到電話,也沒有去計較這個事情。後來小麗同別人一起討論育兒心得時講到這件事,很多人覺得她的做法不對,甚至開始指責她,這讓她覺得特別委屈,那麼小麗真的做錯了嗎?
如果日常生活中遇到這樣的熊孩子,應該怎麼辦?
首先遇到這樣的情況,先和孩子溝通,當然,小麗最開始也是給這個小男孩溝通過了,但是小男孩完全沒有聽進去。如果講道理沒用的話,和孩子說一些,他們能夠聽懂的言語,也可以聽聽他們的想法。
其次就是帶著孩子去找家長解決,一般小孩子都是有家長陪同一起來的。
如果孩子被欺負了,應該去找家長,看看家長給出怎樣的解決方法,有些小孩子不聽別人的話,還是會聽自己家裡人的話,家裡人如果讓他道歉的話,還是會道歉的。
最後就是如果性質特別惡劣的話,就是一句話,是可忍孰不可忍。身為一個母親,不會允許任何人欺負自己的孩子。適當的給孩子一點教育,在合理的情況下使用武力,當然要注意分寸,不能下手太重。畢竟每個孩子都是自己媽媽心裡的寶,一般情況下,給孩子一個警告就好,不需要鬧得特別不愉快。
你認為這小麗做的正確嗎?如果你出門在外,遇到熊孩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