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形下,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以創新的網絡參與互動的方式展開,升級為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活動形式更加多元化,本次活動有利於提高我們青少年的科學素質、培養我們的科學精神、激發我們的創新意識、提升我們的綜合素養。 8月14日上午,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正式開營。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親臨現場,與現場的領導,媒體記者,以及線上的青少年朋友,就「中醫藥對疫情的貢獻」一題進行了交流。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線上為大家作了「無悔從醫路,共築中國夢」的主題報告,通過一個個案例,與我們分享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的經歷和感悟。
張伯禮院士利用ppt並結合自己抗疫期間的親身經歷、真實感受,讓我們感受到了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的突出貢獻,激發了我們對科學、對科技的興趣。在報告中,張伯禮院士也對營員代表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也對我們提出了「責任、堅韌、奉獻、克己」的八字寄語,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科技的未來,出生於民族騰飛年代的你們,是肩負起國家民族責任的主力軍,不僅要長身體,更要漲品德,為你們能夠在新中國成長而感到幸福和驕傲」,這何不體現出張伯禮院士對我們青少年寄予厚望。
李蘭娟院士在報告中,闡述了人工智慧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李蘭娟院士也表示,在此次疫情中,4萬多名的醫務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許多年輕人也投身到物資捐獻服務中形成了青年力量,這讓身為青少年的我感受到驕傲和自豪。
在本次「雲上科學營活動」中,我還參與了許多有趣的全國統一活動,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高中加油」知心活動,這個活動通過心理學的知識,讓我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優缺點,也讓我學習到了更多關於心理學的知識。本次活動中,還有一個活動形式叫做「科普問題」,這項活動通過現在十大領域的熱點問題,讓我了解到了現在科技發展的迅速,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曾經沒有學到過的知識。活動板塊「大國重器」中,我也了解到了世界第一射電望遠鏡的「中國天眼FAST」施工難度之大,及其應用領域範圍之廣,讓我更加深刻明白了中國人們的「工匠精神」。
為期5天的「雲上科學營活動」最終告一段落,這段時間與知名高校的優秀教師及優秀的師哥師姐們共同學習、進步使我受益匪淺,成為了我人生路上一段重要且難忘的經歷,同時我也期待著下次有機會再參加這樣的活動。
在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下,少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我們青少年要有理想、有能力、有擔當,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有希望。作為國家棟梁的我們,更應該將新時代的青年力量發揚光大,要養成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習慣,並在科學的世界中攻克難題,實現科學創新的激勵與傳承。
(高校科學營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