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八月,高校錄取工作陸續展開。經歷了查詢成績的緊張,填寫志願的糾結,終於到了錄取階段了,這一階段雖然沒有前兩個階段那麼驚心動魄,但是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仿佛一切都要等到走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才算塵埃落定。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好多提問2020屆高考生到底能不能復讀的問題。雖然新高考改革措施在各地紛紛落地,但大多都是集中在試卷、考試、志願填報以及錄取等方面。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官方文件說明2020屆高考生不允許復讀。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國家強調高考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在任何環節歧視復讀生,但國內確實有部分院校不招收復讀生,所以,無論你最後如何選擇,都一定要提前認真了解各方面的政策要求。
在錄取這一階段,經歷了前兩階段的大起大落之後,冷靜下來,很多分數在中等段的人大概都會開始權衡自己的選擇:究竟是帶著不甘心去上非重點,還是背水一戰去復讀呢?
我想分享一些自身的經歷,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
我是15年參加的高考,當時算是發揮失常,分數剛剛達到湖北的一本分數線,於是在填志願的時候也是高不成低不就,父母當時支持我復讀一年,但是我沒有勇氣去再經歷一年那種壓力。而且,當時也正好是改革之交的年份,我們那一年還是湖北卷,16年開始就是全國卷了。所以,在幾經權衡下,我和父母共同商量以及諮詢了老師,最後決定去讀一所普通高校,不復讀。
如果讀到文章的你或者你家孩子現在也在艱難抉擇,請考慮清楚以下這些問題。首先,現在正是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之際,雖然沒有政策表明不能復讀,但是試卷和考試方式的變化你是否了解得足夠清楚,你又是否有能力應對。其次,復讀的壓力肯定更大,因為你熟悉的朋友同學都已經上了大學,他們的生活新鮮且輕鬆,而你還在高三的題海裡掙扎,這個時候需要內心強大並且目標堅定,稍微一點動搖可能就會前功盡棄,重蹈覆轍。所以,高考有風險,復讀需謹慎。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我放棄復讀之後有沒有後悔過?坦誠地說,在我一個人背井離鄉去東北念大學的時候,有些時刻真的有過後悔,在很多次去學校的火車上,在因為學校普通而被實習單位拒絕的時候,在畢業時因為學校原因沒有保研機會只能自己奮力考研的時候,在複試時因為本科背景普通受歧視的時候,我會在心裡想,如果我當時回去復讀了,現在會不會不一樣?但是,人永遠都只能選擇一條路,腳下的路是通向未知的方向,另一條路也是未知的風景。
在大學生遍地的時代,上一個重點大學無疑是提升競爭力的捷徑,但是這也僅僅只是決定了你未來四年有一個比別人略高的起點而已,後面的路怎麼走,你是否可以保持優勢,這些都是未知數。
這個世界總有一些人正在書寫絕地反擊的故事,我也是其中一個。
我是曉琴籽,如果我的文章給你帶來了一絲啟示,請你用點讚鼓勵一下我吧,我會努力分享更多有用的東西給大家,希望大家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