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皆學問

2020-12-25 華龍網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初二(7)班 趙容卿

清明節,學校又組織了「繪雞蛋、撞雞蛋」活動。去年班裡組織碰雞蛋比賽時,我的雞蛋第一輪就被碰碎了,而有的同學的雞蛋卻好幾輪都安然無恙,我特別好奇:為什麼別人的雞蛋碰一下沒事兒,而我的雞蛋卻一碰就碎呢?那次比賽後,班主任江老師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什麼事都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別看撞雞蛋比賽事小,可它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技巧是什麼呢?這次碰雞蛋前我開始思考。突然想起物理老師課上說的如何減小壓強。於是我想到了一個辦法:用手緊緊包住雞蛋,讓它均勻受力,握住雞蛋最尖的部分去碰別人的雞蛋,那是不是就能「減少受力面積,增大壓強」了呢。嗯!就這樣去試試吧!

小組比賽時,我用這個辦法小心翼翼地握著我的雞蛋,用雞蛋的尖端部分撞向了對手的雞蛋。「啪!」一聲細小但清脆的響聲在我耳邊響起,我心驚膽戰地抬起手看看我的雞蛋。哈哈!沒破,果真有效!

之後我用這種辦法撞贏許多人。一看對手用兩個手指小心翼翼拿著雞蛋時,我就有了十足的把握。在一聲聲雞蛋撞破聲中我成功地成為了班級「雞蛋王」。看著同學們疑惑的眼光,我得意地說:「因為我的雞蛋有神力!」

中午,到了各個班級的「雞蛋王」比拼決出學校「雞蛋王」的時候。我的手愈加使勁,努力地把它包緊,就這樣,一個個對手輕鬆被我打敗,無論對方的雞蛋有多麼光滑、美麗,都不是我的對手,連我自己也不禁相信我的雞蛋確實有神力!

終於快到最後了!卻突然發現最後一個同學握雞蛋的姿勢和我一模一樣,我的心不禁「咯噔」一下。

「啪」,一聲清脆的細響。有人提醒我「雞蛋破了!」我抬手一看,果然碎了一個小口。原來對方也是個「有神力的雞蛋」,我們來了個互相傷害,「同歸於盡」了。

雖然這次比賽我最終沒能奪得學校「雞蛋王」,但我卻見證了一個「有神力的雞蛋」是如何誕生的!「知識就是力量」這話原來一點不假!

會「飛」的氣球

果園小學五(2)班 朱佳儀

傍晚,我和媽媽來到公園散步,偶遇好朋友呂卓依,她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握著一根長長的線,線上拴著一個紫紅色的愛心氣球,氣球迎著風,在空中飄啊飄啊,好看極了!

這時小呂的手機響了,只見她用左手拿著手機,右手去按手機的接聽鍵,「啊!我的氣球……」一個不小心,拉著線的手鬆了,氣球快速地飛向了天空。

我們趕緊跳起來去抓那根線,只見氣球居然拖著長長的線,搖搖晃晃地越飛越高!好像在說:「看,我比你高!抓不到吧!」它又跟隨著風的方向慢慢飄,簡直飛得比風箏還高。我們仰著頭,看著它越飛越遠,直到看不見了。

我的心直痒痒,也好想有一個這樣會飛的氣球。回到家,趕緊找出了乾癟的氣球,鼓起腮幫子使勁吹,慢慢的,氣球在我的手裡越來越大,它的外衣越來越薄,薄得快要透明時,我才停止,迅速找來繩子,使勁地把氣球口繫緊,生怕漏出一點兒氣,影響它高飛!我撒開手,想讓它也一下子飛到空中,卻見它懶洋洋地躺在了地上!我又用力地把它拋向了空中,而它卻飄飄悠悠地落了下來。唉,真是個「懶」氣球!

「為什麼小呂的氣球像長了翅膀一樣,能飛上天空,而我吹的氣球卻飛不起來呢?」我充滿疑惑地問媽媽。

媽媽摸著我的頭,笑著說:「傻孩子,你看,能飛起來的氣球是用氦氣裝的,而你吹的氣球是用空氣裝的。」我還是不明白,同樣是氣體,為什麼用空氣裝的就不能飛起來?「因為空氣比較重,而氦氣比較輕,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氦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所以氦氣球才會浮在空中。這些知識等你以後會學到的,明白了嗎?」

哦,原來是這樣!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啊! (指導老師 趙靜)

相關焦點

  • 留心處處皆學問.
    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摘自習近平著作《之江新語·路就在腳下》■典出:俗語■原文:留心處處皆學問。■釋義:「留心處處皆學問」是一句俗語。大意是:只要多多留心觀察,生活中到處都是學問。不光是學校能學到學問、書本上能學到學問,只要做個有心人,就會發現生活、社會實踐中處處都有學問。  「條條大路通羅馬。」成才的路不只上大學一條。
  • 處處留心皆學問!
    常言道: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確如此,只要你留心,並且鑽研,並且專注,一定會研究出自己的學問。只是太多人不留心,不注意,不專注,不能持之以恆,所以沒有自己的學問。康熙所說「處處留心皆學問」,遠不是「向社會學習」那樣簡單。這裡說的是留心,留心之處有很多,有社會現象,更有與人的相處,對自然界的觀察,對社會現象的思考。「留心」者,還是要多「思考」也。沒有留心,沒有思考,長不了學問。處處留心,也意味著要處處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思考。
  • 深度好文:生活,處處皆學問
    大家好,我是小編星耀花樣年華,今天小編就講自己的故事,給大家說說:"生活,處處皆學問「的道理。中國有句俗話,叫做有困難找警察。中國還有句俗話,叫做有困難找百度。我認為沒有那麼嚴重,百度是資訊時代的產物,它確實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比喻我明天要去杭州,看看杭州有什麼景點,百度一下,心裡就有底了。人們之所以對百度有那麼多非議,其實就是對新生事物的一個接受過程,就像網絡購物、網絡愛情一樣,開始都覺得不可靠,可現實中真有很多人在網上找到了真愛,買到了稱心的商品。世界在發展,新生事物不斷湧現,我們要鼓勵新生事物。
  • 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做一個蓮一樣的人吧
    大家好我是小編日暮掩心扉,今天想給大家說的主題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做一個蓮一樣的人吧!」, 《紅樓夢》裡有一幅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學問,有一套應付本領也是文章。
  • 人生處處有學問,學問要「學」也要「問」,世事洞察皆學問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哪麼有知識和學問?那麼,這知識和學問到底從何處而來?無疑,從書本中來;從實踐來;從思考中來。所謂學問學問,就是又學又問。學問就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認識和經驗總和;學問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系統的知識。
  • 世間處處皆學問
    與子貢的說法相比,孩子們缺乏了在社會生活中向人學習,從大自然中領會知識的機會。孩子生活空間的狹窄,導致孩子們知道的東西只停留於文字中的概念。由於缺乏對社會生活的基本探知,有的初中沒畢業,就想張開「飛翔」的翅膀,飛出家庭、飛出校園,結果大多「飛進」壞人的股掌;有的大學沒畢業就盲目創業,結果給父母套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生活中,不少孩子贏得的掌聲多,受到的包容多,而嘗到苦澀和失敗少,長時間便形成了以「自我」中心。當生活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洩憤於他人,甚至用結束自己生命來了結。
  • 人生處處皆學問!
    豈不知,人生處處皆學問,只要您留意,處處事事皆可頓悟人生。小編閒暇時偏愛打會兒蜘蛛紙牌的小遊戲,從打遊戲中也悟出點人生道理,現與大家分享。1. 牌悟順逆。打牌時,牌是反蓋著的,不知道掀出的是什麼牌,能否與自己想要的能不能合拍,如人生一樣,往前走都是黑的、未知的,也不知道哪條路是否符合自己的。
  • 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中那些隨處可見的英語...
    不得不說,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中那些隨處可見的英語都有哪些?這裡只是舉出了幾個生活中常見的英語,我這裡也只是拋磚引玉,期待有更多的英語達人能夠分享更多更好的例子來,讓我們一起探索共同提高吧!
  • 動腦動筆人要勤,處處留心皆學問
    一個人要有學問必須做到二點,一是要學;二是要問。只有善於學,只有善於問,才會有學問。這就要求我們處處留心,時時留意,注重觀察,如此就會增長自己的學問。那麼,孔子的學問是怎樣而來的呢?孔子說:「我沒有什麼學問,只不過是處處留心,事事留意,默默地觀察和學習,別人的對我有用的話,我都隨時記錄下來,我求學問就是這樣,永不厭倦,「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的學問就是這樣而來,這就是處處留心,事事留意,處處有學問。
  • 在遊戲中感悟人生 葛成領會到生活處處皆學問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困惑和壓力,如何才能得到有效排解呢?人生的難題就要靠自己慢慢熬、慢慢悟,而遊戲世界就是另一個人生,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拿到遊戲中實踐,然後從中悟出道理,只要不沉迷遊戲就是不錯的減壓辦法。即時戰略遊戲是葛成最常玩的遊戲,普通玩家通常是建防禦、屯兵,希望一點點積累實力然後一鼓作氣消滅敵人,然而這種防守型思維往往會讓自己錯失良機。
  • 果然處處留心皆學問
    果然處處留心皆學問時間:2018-06-06 14:21   來源: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微信OK微博OK是什麼梗? 果然處處留心皆學問 你能區分嗎?網友說感覺微信OK的手勢特別妖嬈,中指還翹起來,就很嫵媚;微博的OK就比較那個啥了,大拇指還要折一下;QQ的OK就給人踏實穩妥的感覺。
  • 城陽區國學公園:景色別致 處處皆學問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劉紅城陽國學公園,可謂處處皆學問。走進公園,處處可以看到用書法、碑文、石刻、地雕、景牆、雕塑等刻畫的國學經典《道德經》、《論語》、《詩經》等。
  • 生活處處皆學問,學習何必啃書本
    看著牆上的時鐘,該是考語文的時間了,想起《微微》,QQ音樂總是讓生活更美好,習慣在上面搜索熟悉的老歌和不熟悉的新曲。《微微》響起。這些在生活中自然而然,輕鬆自如學會的詞語,讓認知在不經意間升華。又一日,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相遇小夥伴,一路上滔滔不絕,腦筋急轉彎的小段子一個接一個,小夥伴有的轉了彎,有的沒轉過來,一路嘻笑。
  • 出境遊學 處處留心皆學問
    正如太原市旅發委副主任寧克強的一句話「處處留心皆學問」。消費觀念提升所謂「遊學」,英文一般表述為StudyTour,簡單地說,就是去別的國家、城市進行短暫的學習參觀體驗。在歐美的教育體系中,遊學這種活動十分普遍。
  • 【地評線】桂聲網評:處處留心皆學問
    稱呼一個人真有學問,不是指他的學歷,而是指其在個人的經歷中領悟到人生真諦,並且能以智慧處世,實現人生應有價值。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有真學問的人,順境不會高枕無憂、驕傲自滿,而是居安思危、謙虛謹慎;逆境不會牢騷抱怨、消極對待、自捆手腳。就像現在處於全民抗疫非常時期,有的人越是艱險越向前,保持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相反,有的人遇到了不好的事情,只會指桑罵槐,怨天尤人。
  • 孔子的學問從哪裡而來?三人行必有吾師,處處留心皆學問
    不少人總是說:孔子的智慧和學問從哪裡來?《論語·子張》有記載:衛國大夫公孫朝問子貢,孔子跟誰學習,話裡有嘲諷孔子並非名師高徒的意思。子貢毫不客氣地說:「文王、武王的大道並沒有崩壞,還在人間。賢者理解它大的方面,不賢者了解它小的方面,文武之道,無處不在。夫子哪裡不能學習?他為什麼要有固定的老師呢?」那麼,孔子的學問到底從何處而來呢?
  • 處處留心皆學問,命運垂青有備者
    處處留心皆學問,命運垂青有備者作者:Yannick
  • 生活處處皆學問之向日葵篇—培養優秀孩子必備技能
    生活處處皆學問之向日葵篇—培養優秀孩子必備技能2020-09-09 11:24:22來源: 合肥教育 感恩原創作者。我把今天聽的這一集通過微信分享給了女兒,我相信已經步入高中生活的女兒再一次看到梵谷的向日葵,會有更高更深層次的理解。致敬梵谷,致敬一切困境中仍熱愛生命的人們!
  • 處處留心皆學問 三人同行有我師
    處處留心皆學問,三人同行有我師。
  • 四年級學生作文:處處留心皆學問
    通過這次的觀察,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而且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處處留心皆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