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很多文章是這麼寫的:&34;以前不可否認,通過體育上大學會比普通高考的競爭小,難度低,至少上一所較好的本科院校只要稍微努努力就可獲得,畢竟那時候超過60%-70%的高錄取率擺在那邊,那會兒體育考學的城裡面人口不多,不怎麼擁擠。
一直以來,很多圈外人認為「體育生好考大學」,原因很簡單:文化要求不高、體育好就行。而且很多人都有這麼個觀念:學習不好就去練體育,再通過體育去考大學。
但作為過來人的經歷告訴你,練體育歸練體育,真正能修成正果(上大學)的比例很小很小......現在的體育真的是既要求文化好,又要求專項突出,所以對於體育考學也是很難了。身體和大腦協同發展才是體育類院校真正的選擇標準。
前一陣柏木的一個學員說過這麼一句話:「這些年來「體育生」被標註了很多負面的標籤,因為這一座圍城不是什麼人都能夠進出的,城外的只看見了考學的易如反掌和紈絝不羈,卻不知道城裡的衙齋臥聽蕭蕭竹。」
如今,此一時彼一時,體育考學人口激增,多少人千方百計的擠進來,而一級、二級運動員證僅僅只是體育考學(體育單招、高水平運動隊)的門票,不要門票的體育統招的競爭更是進入了熾熱化狀態。
60%、50%、40%、38%...... 體育單招逐年降低的錄取率遺留下了成千上萬的復讀生,低於30%的錄取率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了,這個雪球將越滾越大,考生重走二至三年才能上大學成為了趨勢。
近一年來對於體育單招實行「平行志願」的呼聲很高,不否認平行志願可以解決當前報考、錄取的一些尷尬困境,至少是運氣成分減少。但任何領域總歸是強者恆強,沒有七份耕耘的努力都難以達到理想的目標。僅僅只是拿到「一級、二級運動等級」的門票就想上大學的概率會被降到最低,整體錄取率走勢依舊不變。
在中國的市場就是這樣,當某個領域成功的難度比其他領域低時,將會在極短的時間湧入大批的人員,直至難度上升到極點,最後面不知多少人會帶著失望出城。
所以,只是拿到一級、二級運動員證就直接上大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倘若來了,那就收心竭盡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