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編輯們對這本書還是心存顧慮的,畢竟這本書的形式跟那些在國內暢銷的引進版小說很不一樣,就連一些資深的編輯都沒有把握,中國讀者對美式幽默到底買不買帳。
把市場作了細分,開發出除了中英雙語版之外不同形態和內容的產品,以適應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
我社通過與各種機構的合作,把圖書品牌的影響力擴展到廣播電視、教育培訓、商業展覽等領域,讓品牌的價值與潛力在這些合作中得以充分的發揮,從而反過來帶動圖書在下一個階段的銷售。
《小屁孩日記》(DiaryofaWimpyKid)是美國的現象級暢銷書,迄今全球發行量已過2億冊,連英文原版共計56種語言版本、在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發行。該系列小說自2009年由新世紀出版社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版發行以來,廣受讀者歡迎,至今總銷量已突破1000萬冊,成為膾炙人口的引進版精品圖書。
那麼,這麼一套暢銷書是怎麼在中國大陸紮根的呢?「小屁孩」那個白描卡通頭像又是如何進入千家萬戶的?一切還是要從這套書的版權引進開始說起,而之後的每一步都對這套書的暢銷有著關鍵的推動作用。
什麼是稀缺產品
《小屁孩日記》系列的成功並非偶然。從評估階段開始,我社的編輯和發行人員就對這套書傾注了大量的心血。2009年,當這部名為DiaryofaWimpyKid的美國小說落到我們社手上時,還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本書,因為那時它只是一本在美國本土稍有名氣的漫畫小說。版權代理人給出版社推薦的時候,也只是說,這本書的形式很新穎,內容很有趣。在當時,編輯們對這本書還是心存顧慮的,畢竟這本書的形式跟那些在國內暢銷的引進版小說很不一樣,就連一些資深的編輯都沒有把握,中國讀者對美式幽默到底買不買帳。而且當時這小說只有一本,作為少兒圖書來說,根本不好上架,扔進書堆裡就不見了。
但是在讀過試譯稿以後,我們認為這本書的情節很生活化,通過一些笑料真實再現了一個初中男生的心理,能讓青少年讀者對自身的生活產生觀照;加上圖文穿插這種看似隨意的記錄方式,讓讀者的閱讀起來更輕鬆、饒有趣味,也符合青少年閱讀的興趣——會是一本填補市場空缺的好書!
在拿下這本書的版權之後,編輯們頗花了一些心思。先是海選譯者,在眾多的投稿中,選定了對美式幽默有感覺、文字活潑有趣的兩位在校學生作為譯者;在主書名的翻譯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最後把「wimpykid」翻譯成「小屁孩」,讓這本舶來小說立刻有了接地氣的感覺;然後就是對圖書內容的重新組合了——編輯將原書故事一分為二,拆分成兩本前面是中文、後面是英文的雙語版小說。後來證明,這樣的做法是相當聰明的:中英雙語版的小說很受家長歡迎,圖書既可以被定位為兒童文學作品,也可以被劃分為雙語讀物;一本小說被拆分後,圖書碼洋比單本高了一倍,上架也不顯單薄了。將單冊拆分出版這一策略,在該書後來的持續銷售中,被證明是十分明智的做法,如今24本雙語版的《小屁孩日記》往往能把書店的一個書架佔下來,規模可觀——儘管原版圖書才出了12本。
精美裝幀 合理定價
該系列圖書最初的定價策略,也是它可以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關鍵因素。我們的書柜上,還存著當時選紙和設計裝幀時做的幾本「白樣」。這幾本白樣裡,有像原著一樣,用灰卡做的硬精裝書,也有用各種白度內文紙合訂而成的「夾心書」。可以看出,編輯當時對每一道工藝、每一種材料的選擇,都花了不少心思。最後選定的方案是,我們只做軟精裝,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然後定出具有競爭力的零售價格。最初版的雙語版軟精裝圖書僅售14.90元,這在當時的圖書市場裡,屬於中等偏低的定價——而正是這個「高性價比」的定價,降低了該系列圖書在初入市場時的阻力。
在多年的經營中,迫於紙張等成本上浮的壓力,雖然軟精裝圖書的售價不得不作出調整,但我們一直都沒有降低對工藝和材料的要求,反而因為要緊追原著用料的要求,採用螢光專色印刷、更加入燙金等工藝環節。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每一本新書到讀者手裡,都跟第一本的高品質保持一致。
巧借東風 深挖市場
在中英雙語版第1冊、第2冊推出半年後,第二本英文原著就接著來了。在把第二本原著小說的版權拿下來的時候,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到來了:Diary ofaWimpyKid要被好萊塢的製片廠拍成電影,在歐美影院全線上映!這意味著「小屁孩」這個形象將進入流行文化範疇,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後來,這部改編電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上映當月就成為票房「黑馬」,一時間讓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了這本書。於是,中英雙語版的《小屁孩日記》迎來了第一個井噴。截至2010年6月,前四冊的總發行量已達25萬冊,成為國內市場名副其實的暢銷書。
之後中英雙語版的《小屁孩日記》系列以平均每年2本的節奏推出,每一次的新書都讓書迷們翹首以盼,所以每一次新書出來對之前的品種都有帶動作用,這也是這套書能在10年間長銷不衰的「自然條件」。2010年至2012年,好萊塢也以每年一部的節奏推出與小說同名的改編電影,而且還是在熱鬧的暑期檔,自然也引來更多書迷、影迷關注。
不過,因為改編電影並沒有被正式引進國內院線放映,所以電影的帶動效果還不算特別明顯。而這套書的第二個井噴是在2011年。這一年,編輯聽取發行人員的建議,把市場作了細分,開發出除了中英雙語版之外不同形態和內容的產品,以適應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例如,在2010年春節前夕,《小屁孩日記》1-10冊禮品版套盒上市,配以「最適合小屁孩的春節禮物」的宣傳語,讓這個禮品套裝成為該年春節的熱銷產品。2011年,我們又推出了以二線城市讀者為目標的中文版,後來也證明「中文版」在佛山等中小城市賣得特別好,二渠道書商添貨次數特別多。同時,發行人員鑽研不同渠道的特點,開發出專供網店、機場的版本及不同組合的套裝產品。
2014年,仔細調研市場反饋之後,編輯又策劃出「英語學習筆記」的新版本。編輯在網上書店的評論中發現,不少家長購買雙語版圖書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養成閱讀原文書的習慣,但是孩子們往往只把中文讀完,就把書放下了;這些讀者家長無一不表示惋惜,覺得英語原文的部分沒有被好好利用。再深究其原因,跟孩子本身受詞彙量、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限制有很大關係。於是,編輯在原有雙語版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版式,以蝴蝶版的形式使中英雙語的內容對照呈現在讀者面前,同時請具有多年英語培訓經驗的作者對英文文本加以點評,點評內容包括美語習語、俚語的解析與文化習俗概況等。配合這一版本的推出,我們也請來點評作者到學校和書店等地,為小讀者們解讀文本、拆解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疑難——而這一過程,也可以帶動「小屁孩」圖書品牌的整體推廣。
我社對該系列圖書的多版本的研發和經營,也得到了原書出版方的認可和欣賞,從而加強了彼此在合作上的信任。
多層次推廣 維持更新率
除了上述編發互動的操作,一些社會活動也讓這套書贏得更多讀者的心。
該系列圖書曾多次進入各地教育系統的小學階段推薦書目,不僅直接帶動了當年入選書目的銷量,也維持了該系列圖書的受眾更新率,為圖書帶來一批又一批的新讀者。
除此之外,我們一直都借「名人/明星效應」讓不同層面的讀者知道了這本書,包括於丹、梅子涵、安武林、孫雲曉、畢淑敏等文化圈名人,到後來的娛樂明星劉愷威。這些名人的推薦通過微博、微信的形式發布出去,每次的轉發量都不少,宣傳效應可見一斑。
從2015年開始,我社開始承辦作者傑夫·金尼全球巡迴宣傳的中國大陸地區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傑夫先後走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與中國書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些活動促進了圖書品牌的推廣,也加強了書迷與作者間的聯繫。不僅如此,我社通過與各種機構的合作,把圖書品牌的影響力擴展到廣播電視、教育培訓、商業展覽等領域,讓品牌的價值與潛力在這些合作中得以充分的發揮,從而反過來帶動圖書在下一個階段的銷售。
如今,簡體中文版本的《小屁孩日記》系列圖書快要迎來它的第10個年頭了。今年上半年我們緊跟原著的步伐,將推出由原著第12本書翻譯而成的中英雙語版第23冊及第24冊,同時還會在國內首次推出鼓勵小讀者自己創作圖文日記的《小屁孩DIY日記》——這在產品線上又是一次橫向的延伸;下半年,我們將推出該系列的拼音版,也將是一次在不同細分市場的探索。
(本文作者為新世紀出版社首席編輯,《小屁孩日記》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