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視頻《護目鏡的七種防霧方法》
內容摘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佩戴護目鏡正確選擇和防霧指導》
文章作者:黃小瓊,瞿佳,陳燕燕,張佩華,張春梅,鄭秀雲
發表期刊: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誌,2020,22 (2020-03-10)
引用本文: 黃小瓊, 瞿佳, 陳燕燕, 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佩戴護目鏡正確選擇和防霧指導 [J/OL].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誌,2020,22(2020-03-10).http://rs.yiigle.com/yufabiao/1184382.htm. DOI: 10.3760/cma.j.cn115909-20200301-00054.[網絡預發表].
文中圖片來源:摘自網絡
護目鏡起霧原因
護目鏡在軍事及運動等領域使用頗為廣泛,多項研究指出護目鏡在佩戴過程中由於溫度差變化,起霧是常見的問題,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氣。醫務人員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護目鏡應用廣泛,口罩上緣呼出的氣體和鏡片內外層溫度差是導致護目鏡起霧的主要原因。
護目鏡防霧方法
受種種條件的限制,有很多醫院為臨床醫護人員配備護目鏡不一定為防霧型的,護目鏡起霧一直困擾著醫務人員。現依據我們的臨床調研和實驗(武漢隔離病房和溫醫附屬二院隔離病房試驗後),提供七種有效方法。依據方法的簡單便捷和實用性,阻止起霧效果的顯著性進行先後順序排列如下,供大家參考選用。
1、塗抹抗菌洗手液
醫護人員身邊隨處可見的抗菌洗手液可起到防霧作用。將洗手液塗在護目鏡內面,然後用水衝洗乾淨,甩幹(注意:忌用紗布或紙巾擦乾),這樣護目鏡就有防霧功能了,此法方便實用、就地取材,效果持久。本文作者之一馳援武漢的鄭秀雲護士長帶領三個病區醫護團隊就是使用此方法,且效果穩定持續時間長。
2、肥皂類的洗滌劑
肥皂類的洗滌劑如洗潔精、沐浴露等,含有油脂成分,用手輕輕塗在眼鏡片上,再拿水衝洗一下,去掉泡沫,這樣鏡片上就形成了一層膜,阻擋水蒸氣與鏡面接觸,鏡片不容易附著水蒸氣,也就不容易起霧了,效果持久。注意在洗的過程不要用手擦拭鏡面。優點是取材方便,缺點是泡沫太過豐富。
3、鏡片上塗抹防霧膏
防霧膏在較大型的配鏡部和醫院眼鏡部均有售。在使用前先清潔鏡片上的灰塵、汙垢,保持護目鏡鏡片乾燥,擠適量的防霧膏,用手指分別均勻塗抹在鏡片內外兩側,等待片刻後(約30s),用乾淨的軟布或紙巾輕輕擦拭鏡片即可,可保持長時間還防止鏡片起霧,防霧效果好。
4、碘伏巧用防霧
臨床上碘伏溶液濃度為含有效碘0.45%~0.55%,可用於手術和注射前皮膚、黏膜的消毒。碘伏塗抹護目鏡表面後離子碘變成分子碘,發揮氧化作用,形成了保護膜,防止護目鏡起霧。作者經臨床試驗後發現護目鏡起霧時間與碘伏濃度有關,濃度越高阻止起霧的時間越長,0.45%~0.55%有阻止起霧作用,5%的碘伏濃度塗抹阻止起霧時間最長,兩者鏡面清晰度均高。
但需注意:碘伏是刺激性的液體,使用時務必等待鏡面全乾後才戴,避免液體濺到眼內刺激角膜。操作注意點:切忌用棉籤碘伏塗抹,用棉籤塗抹後發現視物鏡面時出現眼前碘伏結塊現象,視物清晰度下降,應將液體倒在護目鏡的內面,均勻散開,把鏡面多餘的液體倒去,等待5min後晾乾;實驗證明,濃度越高阻止起霧時間越長,不管濃度高低,碘伏塗抹後戴鏡視物會出現視黃現象。濃度增高,阻止起霧時間變長,視物變黃越明顯。總之,碘伏有起到阻止鏡面起霧作用,但也減弱了視物能力。此法可選擇性使用。
5、汽車玻璃防霧噴劑、汽車玻璃水
這些主要成分為表面活性劑、防垢劑、去離子水等,玻璃水需用純淨水稀釋,噴灑在鏡面上,使鏡面有一層親水性透明膜,從而防止起霧,此法有效,效果良好。
6、泳鏡專用防霧劑
在護目鏡兩側鏡片內面各滴1~2滴防霧劑,用瓶身自帶海綿均勻塗抹,注意控制每次用量只需薄薄均勻的塗抹鏡片表面一遍即可。塗抹後將多餘的防霧劑擦拭掉,並平放靜置2~3 min,待晾乾後即可佩戴。防霧效果良好,維持時間長,鏡面清晰度好。
7、其他防霧小竅門
妙用紙巾也是防霧小竅門,取一張紙巾,展開後摺疊成一條長條,放在口罩的壓條上,口罩戴好後,壓條壓著紙巾緊貼鼻梁,可以很好的阻擋氣體,避免哈氣引發護目鏡起霧。此法經濟實惠,效果好。
本次研究還提示我們,阻止護目鏡起霧時間的長短與醫務人員從事的工作場所、勞動強度、佩戴者護目鏡選擇的適合度有一定的關聯性。作者將開展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目前全國上下還處在疫情控制的特殊時期,形勢仍複雜嚴峻。醫護人員仍需準備長時間全力奮戰,除嚴格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及時總結臨床實踐經驗,尋找防護措施和防護創新方法,為打好本次疫情阻擊戰保駕護航。
關愛視覺健康,呵護心靈之窗
呵護視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