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對大學生來說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舉行兩次的英語四六級考試結束了。一如以往,很多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對於我們平時經常用到的句子根本就不懂得用英語來表示。這就讓人們感到有點不能接受了。畢竟現如今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英語了。他們經過了小學、初中、高中這將近十年的努力學習,但是卻連我們經常會用到的句子都不能表達,這很是讓人懷疑這英語是否還有必要在繼續學習。
中國的英語教育是始於改革開放以後才有的。當時是為了能夠融入到世界的潮流中去才會開設這門全球性的語言的。到了現在由於我國的開放更加全面了,所需要的英語人才也就更多了,因而我國就更加重視英語的教育了。原本在全社會都關注的氛圍下,英語教育應該是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的。但是歷年來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結果告訴我們事實並不是這樣。我們的英語教育有很大的問題。
首先是學和用的關係並不是對等的。只要是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英語教育是更加的注重書面語而忽視口語的。所以我們會在上學的時候學習那些難度很大的書面英語而對那些比較簡單但是卻很使用的口頭語不屑一顧。這樣一來的話就造成了我們的學生可以很輕易的看明白那些難度很大的書面語,但是對於那些很簡單的英語口語卻聽不懂。其次就是重視的問題了。雖然我們的社會很是重視英語教育,但是他們卻忘記了語言的本質是用來交流的而不是用來為難人的。所以現在的英語教育已經偏離了交流的本質,轉為了為了考試、為了難住學生。那麼怎麼樣才能打破這種局面呢?
想要打破這樣的局面,筆者認為首先應該要做到學以致用。也就是說學生們學習的知識他們在平時的交流中都是可以用到的,而不是學習到的知識跟我們平常用到的不一樣,這樣一來的話學生們就可以用學到的知識來交流了。其次就是英語教育要回到交流的本質而不是用來為難學生。這樣一來的話考試的時候出的題目就應該是學生們平常可以接觸到的知識,而不是為了難為學生們就專門出那些學生們都沒有聽說過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