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欺騙手段是贏得勝利的重要措施,德軍A集團軍群的佯攻成功吸引了40萬英法聯軍,最終在敦刻爾克狼狽逃走;蒙哥馬利的地面偽裝也騙過了非洲軍團,最終在阿拉曼打出了英國對德作戰的第一次勝利;巴巴羅薩戰役在全面打響之前,德軍也進行了複雜的偽裝欺騙,最終在開戰後幾個禮拜就殲滅了100多萬蘇軍,這都應了我們的老話「兵者詭道也」。整個二戰期間成本最高的欺騙戰術發生在1944年,英美雲集大軍300多萬,準備重新殺回歐洲大陸,為了讓登陸部隊更順利一些,盟軍制定了代號為「水印計劃」的欺騙戰術。
水印計劃的目的就是讓對面的德軍相信,英美大軍要在加萊港登陸,至少在地圖上看這裡距離英國最近,很適合當做反攻歐洲的窗口。為此,盟軍不惜血本製造大量橡皮玩具,經過充氣作業就是出一個個坦克和飛機,將它們部署在加萊港對面的多佛地區就能迷惑對手。遍地充氣坦克和飛機讓德軍偵察機有理由相信,在多佛有一支龐大的機械化部隊,他們要碾碎德軍的大西洋壁壘衝上歐洲大陸,至少德軍駐守法國的指揮官隆美爾元帥信以為真,在加萊地區增強兵力至30萬人,還有幾個齊裝滿員的裝甲師做預備隊。
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盟軍在兵力空虛的諾曼第登陸,這裡的德軍只是臨時構築了海岸工事,士兵的彈藥甚至只能作戰3個小時!盟軍登陸戰並沒有電影裡那般血腥,可以說是很輕鬆就上岸了!這都是那些橡皮玩具的功勞。如今,75年過去了,橡皮充氣玩具已經不再是昂貴的東西,作為一種欺騙道具仍然活躍在各個國家,比如俄羅斯就很鍾情於這種特殊的武器,相比二戰時期的粗製濫造,俄羅斯做出了獨有的花樣,甚至當成是一種賺外匯的財路。當然了,最主要的動力還是它確實需要充氣武器。
俄羅斯國土1700多萬平方公裡,東西跨度最大在1萬公裡以上,而它的軍事力量又因為經濟問題一再萎縮,如何保護這龐大的後花園成為讓人頭痛的問題!舉例說明,過去多年來俄軍接裝的新型戰機不過200多架,空軍不得不一再延長老裝備的服役期,比如在敘利亞奮戰的蘇-24擊劍手,這種攻擊機本該被蘇-34戰鬥轟炸機取代的,但後者的產量實在可憐,蘇-24老邁的身軀還要強撐著俄空軍的半邊天。既然裝備不夠,就應該適當的製造充氣武器混裝到基地中,就能迷惑對手的偵查!
其實不僅僅是蘇-24,還有米格-31、蘇-27和S-400等裝備,俄軍現有的數量都遠遠不夠用,這或許就是它鍾情於充氣武器的原因吧!很多人不敢相信,俄羅斯的充氣武器不僅自己用,還能對外出口!作為一種軍事文化,充氣武器模型是很受歡迎的,也是很多國家都需要的戰略武器之一。出口充氣武器能創造一定的外匯收入,對缺錢的俄羅斯來講是很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