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校園(Myouth)是根據共青團十七大關於用創新手段服務廣大青年的總體要求,為了更有效地利用新媒體服務廣大團員青年,提升高校團組織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由團中央學校部和網絡影視中心聯合建設的全國高校團學組織移動新媒體綜合服務平臺。
2015年8月17日,為了將青年之聲服務深入高校團學組織,覆蓋廣大高校青年,針對高校新媒體工作特點,掌上校園(Myouth)在原有產品功能基礎上,推出了高校「青年之聲」互動服務功能版塊。8月31日,秦宜智同志指出:高校是利用新媒體服務、引導大學生的重要陣地,要讓「青年之聲」(掌上校園)成為同學們打開手機首先點擊的程序。
「青年之聲」這一平臺以「解決大學生身邊問題」為主旨,以高校為基本運行單位,由校團委負責管理。
平臺主要功能版塊包括:「青年互助」與「專家解答」相結合的開放式本校問答社區,以及開展線上需求調研和服務信息精準推送的服務平臺兩部分。
(1)以高校為單位開設專區,發揮基層團組織貼近青年的優勢,聚焦解決青年學生身邊問題。
高校「青年之聲」平臺的內容發布、展示和管理按照高校為基本單位。有別於「青年之聲」全國社區面向全體青年提供服務,高校「青年之聲」更聚焦於大學生在校內的具體問題和需求。
校團委可以聯合就業辦、後勤中心等部門,解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實現從「回答疑問」到「解決困難」,與全國問答社區形成有效互補。
(2)實現「青年互助」與「組織幫助」、「專家指導」相結合。
高校「青年之聲」平臺繼承「青年之聲」全國問答社區的基本功能,大學生可通過手機或電腦在本校板塊自由提問、反映需求並向他人提供解答。
除了實現青年互助外,團委還將邀請相關服務部門或專家共同解決青年問題,建立「青幫青」、「團幫青」、「校幫青」相結合的服務模式。經過團委認證的老師或專家將在回答時呈現特殊標識,讓權威回復和解決結果更加醒目。
(3)建立全國高校「青年之聲」內容集合平臺,讓青年學生共性需求得到更多關注和支持。
我們將基於「掌上校園」開設高校「青年之聲」全國集合版塊,對於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和需求,各高校可上傳至全國版塊(全國板塊植入團中央學校部微信和微博平臺)進行統一展示,讓共性問題得到更多關注,同時實現全國平臺與各校信息和數據互通,便於各級團組織交流與數據統計。
依託「掌上校園」活動運營功能,高校「青年之聲」可以提供在線需求調研、意見徵集等功能。高校團委可根據學生實際需求,主動向學生推送就業創業、素質拓展等實用服務信息,還可在後臺對學生群體進行分類,向不同群體精準推送差異化服務內容。
(5)基於html5技術開發,實現功能模塊化,可直接嵌入高校團組織現有微信、微博平臺,充分整合現有工作成果。
依託「掌上校園」html5技術平臺,各高校「青年之聲」社區可實現模塊化(均有固定網址),只需將網址與團委原有微信、微博的功能菜單進行對接,即可實現跳轉進入社區, 使「青年之聲」服務成為高校團委「雙微」陣地的新增功能。使得高校無需推廣新平臺,而是直接對現有平臺進行「升級」。
校級社區帳號開通後,全國師生通過微信、微博、網站、或直接訪問連結地址即可用手機或電腦登錄高校「青年之聲」問答社區。首次登錄會設定就讀高校。
只有本校師生才能在本校社區提問和發起話題。允許外校師生瀏覽或回復校內話題。點擊社區上方的標籤,可對該類別的話題進行篩選。
該板塊將集合全國各高校自社區上傳的有代表性的問題回復、共享需求調研、以及面向群體提供的服務。信息將標註來源學校,點擊標題即可查看回復詳情,並進入所屬高校的校內社區版塊。
經過「掌上校園」校級帳號審批的校內組織可以開展線上調研和投票,打破「一對一」的提問模式,掌握共性需求,面向全校群體徵集意見。
團組織和其他團體可以根據在線徵集的表單信息,對不同需求和特徵學生群體進行細分,將具體的服務信息,通過後臺群發簡訊和微信,精準推送到需要的學生群體。
內容來源:團中央學習部
微享延大 在你身邊①點擊右上角,分享文章至朋友圈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YADXtuanwei,即可找到。
③關於我們:新青年傳媒中心 大學生活動中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