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俗稱癩蛤蟆,也叫蛤蟆、蟾諸、去甫、蟾、癩蝦蟆、石蚌、癩格寶、癩巴子、癩蛤蟲巴、蚧蛤蟆、蚧巴子等,在分類學上蟾蜍屬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柄綱、無尾目、蟾蜍科、蟾蜍屬,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地球上除伊裡安島、大洋洲、馬達加斯加島以外的地區均有分布,我國人工養殖的品種主要有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種。
蟾蜍的藥用價值
蟾蜍不僅是捕食莊稼害蟲的田園衛士,還是經濟價值相當高的藥用動物,蟾酥治癌。其蟾酥、幹蟾皮、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均可人藥:蟾酥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等功效,可治療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是珍貴的中藥材;幹蟾皮有破結、消疳積、行水、解毒、殺蟲、定痛功效,主要用於疔瘡發背、陰疽瘰癧、水腫、惡瘡、小兒疳積等症;蟾衣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利尿、抗癌、抗輻射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食管癌、肝癌、胃癌、肺癌、腸癌、鼻咽癌、官頸癌、乳腺癌、淋巴癌等;蟾頭有健脾消積功效,主治小兒疳積等症;蟾舌有解毒拔疔功效,主治療瘡等症;蟾肝有解毒散結,拔疔消腫功效,主治癰疽、疔毒、瘡腫、蛇咬傷、麻疹等症;蟾膽有鎮咳祛痰,解毒散結功效,主治氣管炎、小兒失音、早期淋巴結結核、鼻疔等症。
近年來發現將幹蟾皮用於治療多種癌腫或配合化療、放療治癌,不僅能提高療效,還能減輕副作用,改善血象,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由於近年農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蟾蜍的生存環境受汙染,生態被破壞,蟾蜍數量急劇減少,人工養殖蟾蜍已成趨勢。蟾蜍對柄息環境要求不嚴,繁殖率高,養殖技術簡單,如掌握蟾蜍養殖技術、蟾酥提取、蟾衣採集及加工技術,規模化養殖,可獲得不錯的經濟收益。
養蟾蜍需具備的條件
一.搜集與蟾蜍相關信息
包括書籍、資料、論文、文獻、市場行情、各種評論等,併購買專業介紹蟾蜍養殖的書籍,仔細研讀。如果條件方便,應上網查詢與蟾蜍相關的資料、行情,對蟾蜍養殖作更深入的了解,如近期的銷售行情,蟾蜍養殖要點,有哪些養殖新技術,蟾蜍的引種價,引種應注意哪些細節,引種時如何防宰防騙等。搜集到關於蟾蜍的信息越多,對蟾蜍的了解就越徹底。
如當地有蟾蜍養殖場,應到蟾蜍養殖場實地參觀,並與蟾蜍養殖人員多聊聊,了解當前市場行情,蟾蜍的養殖要點,效益如何等。如當地沒有蟾蜍養殖場,有養過蟾蜍的人,也應該前往拜訪,認真聽取他們對蟾蜍養殖的意見和建議。
二、場地條件
蟾蜍養殖對養殖環境要求不高,養殖場只要水源良好,排灌方便,常年不涸,蟲源豐富,氣溫暖和,有綠色草叢就可以。如果養殖規模不大,養殖者可對挨近村莊的池塘、渠道、水溝、水田進行簡單改造就可以用來養殖蟾蜍。如果建場養殖,場地要求有草叢、灌叢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環境最好與野生蟾蜍的生活環境相同。
三、技術條件
蟾蜍養殖是近幾年蟾蜍類藥材價格上漲而興起的一項特種養殖。要從事蟾蜍養殖,應先到國內大型蟾蜍養殖基地、從事蟾蜍養殖研究的科研院校學習。了解蟾蜍的生活習性、生活環境,掌握蟾蜍的飼養技術、繁育技術、蟾蜍的病害防治、蟾蜍蟾衣的提取技術等方可從事蟾蜍養殖。2016年養殖業什麼最賺錢,蟾蜍養殖賺錢;
四、資金、人員條件
(1)農村小規模養殖蟾蜍,可以用自家的田做養殖場地,捉野生蟾蜍做種,在自己家裡建池或用桶、缸做蟾蜍脫衣的「產衣房」,養殖場四周需用塑料網或農用薄膜圍住,投資不大,一般一畝田需投資1000-10000元。如著眼於長期經營,就得建場養殖,建場養殖就需要有一定的資金作保。
(2)蟾蜍養殖與其他動物養殖不一樣,蟾蜍養殖如果只是為了採蟾酥和蟾皮,管理人員不需要多少,但如果養蟾蜍要採蟾衣,那就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資源協助,因為蟾蜍脫衣都在晚上,而且要人 一直盯著,否則蟾蜍會把脫下來的蟾衣給吃掉。如果管理人員少了,晚上要守蟾蜍脫衣,白天要管護養殖場,那是管理不了的。所以在未從事養殖之前,先得找到合適的協作夥伴。
辦養殖場需要哪些手續
(1)養殖蟾蜍需要辦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辦得該證後方可從事蟾蜍養殖。
(2)辦證申請人先到當地林業辦證大廳野生動物主管窗口遞交蟾蜍養殖申請。申請書的內容主要包括馴養繁殖蟾蜍的數量、場地、設施及有關技術、資金、人員等情況,並提交房屋產權證明書、土地使用證明書、租賃土地房屋合同協議書、設施購置發票、資信證明、法人代表身份證、相關專業技術職稱證書、種源來源證明、《T商預核名通知書》的複印件和《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申請表一式三份。
(3)窗口人員對辦證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及原件進行初審,材料齊全、合法、有效的,收件後,報相關管理部門對申請人提m的申請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符合辦理條件的,按動物保護級別的管理規定報局領導及相應級別的管理部門審批;不符合辦證條件的,告知申請人不予辦證的理由和依據。
(4)獲得動物相應保護級別管理部門的批准文件後,由林業辦證大廳野生動物主管窗口工作人員製作並通知申請人領《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
蟾蜍價格行情歷史
蟾酥是採蟾蜍耳後腺及皮膚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是我國傳統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藥效顯著,在國內外市場負有盛名。用蟾酥配伍製成的藥有:六神丸、六應丸、喉症丸、蟾酥丸、牙痛一粒丸、瘡毒丸、通竅散、複方蟾酥膠囊、牛黃消炎片、喉炎丸、梅花點舌丹、牛黃消炎丸、救心金丸、琥珀止痛膏、外科蟾蜍丸、胡氏六神丸、蟾酥錠、解毒消炎丸、靈寶護心丹、心寶、心寶丸、痧氣蟾蜍丸、活絡酊、喉痛解毒丸、心益好片等近百種。
20世紀90年代,由於蟾酥配成的藥大部分僅用於化膿性感染、神經性皮炎、急性咽炎、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炎、急慢性牙髓炎等疾病,用量不大,1990-1997年其價格僅為260-400元/千克。在物價上漲的背景下,1990-1997年的蟾蜍收購價很低,採蟾酥賣不僅不能賺到錢,還要虧錢,因此許多採酥人開始轉行,有的甚至出外打下。也就在這段時間,醫學研究及臨床應用證明蟾酥具有明顯的抗癌作用,在此理論基礎上,蟾酥製藥重新得到人們的重視,蟾酥膏、蟾酥錠、牛黃消炎片、癌痛克、一貼消等一大批以蟾酥配伍的新藥品相繼被開發出來。這些新開發出來的藥品中有不少新藥品種因療效好而產銷很旺,導致社會對蟾酥需求量猛增。在社會需求量猛增的情況下,蟾酥產量卻因蟾蜍資源受了業汙染、農藥汙染、過度捕殺、採酥人減少等原因導致蟾酥產量逐年下降,供給與需求之間差距極大。
在供給滿足不了需求的情況下,從1997年下半年開始,蟾酥的價格連連上漲。蟾酥價格的上漲,採酥人在緩慢地增加,採酥群體也在慢慢地恢復,到了2003年年底,蟾酥的價格漲至1500- 2800元/千克。看到採酥有利可賺,人們的思維不再局限於捉野生蟾蜍採酥,有人開始試著人工養殖蟾蜍。2003-2011年,蟾酥市場波動不大,均價在2000-3000元/千克。從2012年開始,蟾蜍市場價又開始上漲,而且漲勢很猛,2012年上半年價漲至3500-5000元/千克,2012年末漲至6000-7500元/千克,2013年上半年每千克價在一萬元以上。
蟾蜍養殖風險
(1)網上和一些炒種單位、個人都說蟾酥供不應求,需求量很大,藥材市場表現出來的蟾酥價格也很高,但有一些從事蟾蜍養殖的單位和個人生產出蟾酥、蟾衣、幹蟾後卻找不到銷路,有價無市。所以,養蟾蜍前應先找到銷路,把銷售渠道建好後再養殖,盲目地聽從炒種單位、個人和網上的傳言,銷售風險很大。
(2)當前蟾衣市場很混亂,魚目混珠,有些人為了短期內獲得利益向養殖戶炒種,搞售種回收蟾衣騙局,把種賣給養殖戶後消失無蹤或在回收蟾衣時進行質量挑剔拒絕回收,讓投資者血本無歸。
(3)當心蟾蜍養殖騙局,蟾蜍脫衣技術就目前技術行情看,技術還不完全成熟,而 一些沒有專業技術、合法手續的人卻利用農村人民發財心切的心理,以傳授技術、回收蟾衣為誘餌,騙取培訓費、技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