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要搞個「副業」嗎?怎樣發展副業?

2020-12-12 註定要發聲

如果你的朋友跟你說他想要去搞一個副業,那麼在此之前,你可以請他認真回答一個問題:現在的主業做得怎麼樣?如果一個人連主業都做不好,說明他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可能存在著某些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同樣也會影響副業。

說句得罪人的話,很多人非要去做副業,並不是真的發現副業裡面有機會,而是藉此掩蓋自己在主業上能力不足的事實。這時候,一定要反覆提醒自己的朋友,先優化主業,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肯定是風險最低、投資回報最好的選擇,主業做好了,很多機會資源會隨之而來。那時候,做不做副業,做什麼副業,才可能成為一個更理性的選擇。

1.如果已經決定了做一門副業,林特特老師說首要考慮的因素是時間。一周能拿出多少富餘時間,就做多少副業。而不是相反。很多人因為新涉足了一門副業,就被副業牽著鼻子走,反而荒廢了主業,這就是沒有做好時間資源的統籌管理。林特特老師指導我們,先要衡量一個副業任務需要完成的時間是多少。比如,有一個辦公室行政人員想在業餘時間靠代做PPT增加收入,那麼,就要先體驗一下,代做PPT涉及到的種種工作,比如設計、製作、修改和客戶溝通等。如果你一周能拿出十個小時,而做一份PPT需要五個小時,那麼你一周的極限副業量就是接兩個活兒。然後你再看看,靠兩個活兒增加的收入,是否具有長期價值,然後就可以判斷這份副業你值不值得投入、優化的空間在哪裡。

2.好,我們準備好了要開始自己的副業了。那麼新問題來了,除了主業副業的平衡,我們還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社交關係需要投入時間,怎麼才能忙而不亂呢?林特特老師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人人都能立即用起來,就是課程表。對,就是拿一張白紙,以一周為單位,標上一二三四五六七,把一天的時間再分成四個大段落,上午、下午、中午、晚上,你看,是不是就是一張課程表的形式?

在課程表中,你把已經安排出去的剛性時間,比如上班、上課、兩周一次親子戶外互動等等,都標出來,空白部分就是你可支配的業餘時間。對著課程表中的空白部分,你把一周中的哪幾天、其中每一天的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具體幾點到幾點能拿來做副業,都明確標出來,然後匯總計算一下,你一周能用來做副業的時間總和是多少。

除了大白紙,我個人還可以推薦一個軟體叫滴答清單,也很好用,可以起到給自己設置課程表的作用。

3.有了這份自己的課程表,你首先會發現一個變化,就是變得自律。因為我們漫長的學生時代都是被課程表馴化的,我們對這個形式太熟悉了,不自覺地就會被帶入有紀律的氛圍。

4.有了課程表,再反過頭來分解副業任務。將自己的副業任務標記成兩類,一類使用整塊時間完成,一類使用零碎時間完成。需要整塊時間的,直接列入課程表、按照課表走;要用零碎時間的,直接給自己上個鬧鈴,在特定時間提醒一下,當下完成。

5.課程表還有一個妙用,就是當你把你的時間可視化之後,你立即可以研究下哪些時間和場景是能安排並行任務的。比如你業餘在淘寶上接活兒代製作PPT,同時每天有一早一晚兩個小時的通勤時間,能不能在地鐵裡用手機把引導客戶給好評的這個碎活兒完成?那麼你的時間利用率就大大提高了,也能避免碎片時間的浪費。

關於並行任務這一點,我特別佩服我的同事快刀青衣,快刀是一個好爸爸,每周末都要陪女兒西西去上興趣班,他對自己有一個要求,就是把陪西西上課的時間,發展出一個並行任務來。最後,他找到的這個並行任務就是用這段時間發掘和搜索新的APP產品,把這個時間變成一個產品經理專門的市場研究時間。每周兩個小時專心做這一件事,累積效果是很驚人的。

當然,即使你做好了準備,我們還是要提醒你一下,在你剛開始做一門副業的時候,有幾個禁忌,是無數前人摔過的大坑,千萬別掉進去:

第一,可以投時間、可以投手藝、可以交學費,但是別投資,更別借錢或者拿家人的錢投資,因為你對這門副業還沒有完全的掌控力,你並不知道真正的風險點在哪裡,也不知道真實的資金需求,這個階段特別容易上當,一旦投資損失不僅賠錢還會被家人朋友埋怨很多年、嚴重破壞家庭關係。所以,不投資是發展副業之初特別重要的一個原則;

第二,可以找人學、可以悶頭幹,但是這階段千萬別合夥,跟投資一樣,此時你並不知道這個副業的訣竅,當然也就不知道你自己和別人對這個業務的貢獻度分別有多大,在這個階段盲目合夥,看起來是分擔了風險,其實是建了一筆糊塗帳,透支了彼此的信任,這種合夥關係大概率都以分手甚至是惡性分手告終;

第三,別輕易換賽道,別一嘗到甜頭,就忙著把副業轉成主業,一定要到副業能持續帶來穩定收入的時候,才考慮這個問題。

而且,你還要冷靜地評估下,你的副業現在做得不錯,是因為你的手藝、獨特的能力,還是因為特定的時機?比如,你能否在未來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都在這個領域保持競爭力?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人副業是模特,現在收入很好,但是可能三五年後自己就不符合這個行業的要求了,那麼就別盲目轉行。但是同時這個人還是一個很好的化妝師,或者攝影師,即使當不了模特了也能從事時尚行業的其他環節工作,那麼,轉行就是可以考慮的。

林特特老師說,如果你已經開始琢磨要把副業轉成主業,那麼,此時的一個剛性決策標準是:銀行卡上有一定數字的積蓄。而且這筆錢是可以量化的,單身的話,卡上要有一年的生活費。已經成家的話,這個數字應該是你們家上一年度生活費的三倍,即三年生活費。此外,要安排一筆抗風險的專項資金,用於預防大病、意外、突發性災害,所以在轉行前做好保險安排是很實在的一個措施。

我知道,如果你現在很年輕,聽到這筆錢的時候會覺得我們這些人挺俗的。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我年輕的時候比你們還波西米亞呢。你可能聽說過電影明星劉玉玲那個著名的定義,她把這筆錢稱之為「fuck you money」,就是一筆支撐自己可以不妥協的錢。這對於轉行這種重大決策尤為重要。劉玉玲姐姐的態度是衝了點兒,但她這個詞確實是道出了真相。

真相是,這筆錢的重要性不在於錢本身,而是有這筆錢,你就可以允許自己擁有兩個彈性:

一個是可以給自己一個試錯時間,比如轉行全力以赴幹半年,如果沒有達到什麼目標,就果斷離開回到原來賽道;

另一個彈性是承受試錯成本,這個成本不僅僅是你看得見的,比如投入的學費什麼的,可能還包括你的潛在損失,比如如果你留在原崗位可能會有的升職加薪,但是如果帳上有錢,你就有了不在乎這個損失的心理彈性。

說到這裡,關於要不要搞個副業這件事,基本心理準備工作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具體怎麼開展某一門特定副業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搞了個副業都不想上班了,你有什麼好建議嗎
    副業這麼誘惑你嗎?我建議你還是回去上班吧,畢竟副業沒有長期保障,一但失去了現在的工作,恐怕再很難找到。一旦副業失敗,又失去了工作,給你的家庭、老人、孩子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單位才是你展示人生的大舞臺。人生一輩子,其實時間很短,轉瞬即逝,我認為,錢多錢少不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怎樣才能有價值。一個穩定的單位才是你展示人生最佳舞臺,單位可以讓你的理想和目標得到實現,最主要的是通過單位這個平臺,讓你的人生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 不搞副業的年輕人,沒錢途?
    吾日三省吾身:每個月去掉花銷還剩多少錢?如果突發疾病,有積蓄可以支撐嗎?不做主業還有其他收入嗎?反思完之後,答案歸結到了一起——「缺錢」。於是,這屆年輕人紛紛搞起了副業。這成了成年人的自覺,不僅要有職場plan A,還要有plan B,有的年輕人副業收入甚至超過了主業。副業似乎成了剛需。
  • 上班族如何發展副業?
    當前職業的多元化發展比較快,加上不網際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上班族都在考慮發展自己的副業,那麼,如果選擇和發展自己的副業呢?1.
  • 上班時間適合搞什麼副業?上班的人搞副業選擇搞什麼最好
    感覺一看就會,一做就廢炎晨我個人認為,最好的副業應該是你主頁的衍生,或者說是你的個人能力、生活經驗去完成用戶積累,再粉絲變現的過程個人能力看起來好像高大上,需要懂什麼牛逼的技術其實說白了就是你的職業、生活中有什麼擅長的,有什麼獨特的經驗,結合網際網路來積累用戶,再配合一些產品或者知識付費、社群來變現用戶這樣發展副業就容易多了
  • 工資3000副業10000:上班族搞副業,一定要明白這點,否則白受累
    心眼兒做副業,也有五年多了。說實話,真沒見過這麼「隨隨便便」就成功的案例,一個都沒有!不妨今天,我就總結下多年經驗,掏心窩地跟你聊聊:上班族做副業的正確姿勢,到底是怎樣的?但我覺得自己情感也挺細膩的,做個情感博主也不錯。對了,我還有很多育兒的經驗,您覺得我做個『寶媽人設』怎麼樣?」「……」每次遇到這樣的學員,不用問,她主業的發展規劃,估計也不會太清晰。主業沒做明白,甚至還在生存線上掙扎的職場人,不建議做副業。
  • 「多卡多待」的「斜槓青年」:搞副業會被辭退嗎?
    「多卡多待」的「斜槓青年」:搞副業會被辭退嗎?你有職場「B計劃」「C計劃」嗎?  他認為,一方面,副業能增加收入,滿足年輕人的業餘興趣愛好,尤其是就業不對口、不理想的年輕人可以另闢賽道、各盡所能,也有利於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年輕人規劃職業發展時目光應長遠,任何職業、崗位都需要時間的打磨,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成。
  • 鄭愷火鍋店被質疑抄襲:明星跨界搞副業,怎樣才是正確姿勢?
    從大的層面上來看,就是流量明星希望藉助個人知名度在餐飲方面有所發展。至於抄襲,個人覺得問題出在鄭愷過於眼高手低,主業尚未做出大成就,就試圖大搞一手副業。2、好的副業需要好的主業能力支撐。人氣高的餐飲明星,韓寒曾經撞球打得好,人送外號:賽車場丁俊暉。
  • 「斜槓」年輕人:不搞個「副業」,都不好意思叫「打工人」了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這句看似調侃的話,也道出了現在年輕人背後的無奈。毫不猶豫的說,現在幾乎大部分的年輕人,差不多是「月光族」,無論是身處一線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相信大家正在遭遇這樣的過程。工資已到帳,還房租、還花唄、吃點東西,錢就這樣沒了。
  • 在抖音上忽悠人去搞副業的姑娘,把嘴給我閉上
    如果你決定搞副業,主業就別在加班了。本職工作工作不犯錯,老闆也逮不到你。咱們先不說很多公司現在已經是996的狀態,你根本沒有時間也沒那個精力去搞副業。做好本職工作,然後就想拍拍屁股五六點下班,你當老闆每天都不看下面員工狀態的嗎?如果其他人每天都是完成本職工作之外還做了很多事情,你卻很有個性,用不了多久,老闆對你會另眼相看的。
  • 為什麼要發展副業?做什麼副業賺錢?網際網路行業有什麼好的副業可以選擇?
    今天San姐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詞——「副業剛需」搞副業副業也是分為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的,能用腦子賺錢就不要再出賣廉價勞動力了那麼現在想要做副業,最好,最簡單,最賺錢的方法還是在網際網路!而網際網路最適合副業兼職的就是自媒體,運營,電商!方法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學會操作!
  • 30歲還沒副業都不好意思混職場?選這3個副業,擺脫死工資的壓力
    現在聊天時,「副業做得怎麼樣?」作為中年人,有時候甚至有一種「30歲還沒副業,都不好意思混職場」的感覺。副業,或者說兼職,已經成為主流,好多人的副業都能月入兩三萬,做得甚至比主業都好,提前實現了財富自由和時間自由。
  • 不搞副業的會計,養不活明天的自己?
    因此,利用業餘時間搞起了「副業」。自學網絡編程,編寫外掛軟體,三年幫團隊牟利300多萬。 除了感嘆中科大博士的能力,為他感到可惜外,誰能想到中科大博士也為工資低發愁,自學成才,搞起了副業。 副業,這成了近幾年的熱門話題。
  • 那些做副業賺錢的人,都在做什麼?
    因為受疫情影響,更多的人成了微商。聯想近期到網絡上流傳特別火的雞湯文,大意是副業是成年人該有的覺悟,做人永遠都要有plan B。有人搞副業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金錢,實現車釐子自由;有搞副業是考慮是為了預防中年裁員危機,萬一失業,可以憑副業養家餬口。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副業搞自媒體,拿了當主業的?真賺錢嗎?
    現在搞副業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上著班,想搞點其他的收入,不為別的,現在壓力那麼大,房貸要還,車貸要還,上班工資那麼低,想辭職下一工作工資也差不多,怎麼辦?只能找一份副業。但是副業也不是那麼好找,放眼看去,要不就是擺攤,要不就是當收銀員,要不就是賣貨,要不就是當服務員,會開車的做個代駕或者跑個滴滴,再還有其他的嗎?沒有了,對不?
  • 現在搞個什麼副業靠譜
    現在搞個什麼副業靠譜 有個著名的「三八理論」,就是一個普通成年人的一天應該分為「三個八」:八小時工作、八小時睡覺、八小時自由安排時間。
  • 副業對個人發展的利與弊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應該有一份增加自己額外收入的副業來使自己的生活質量有所提升,而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副業,甚至副業所得收入比自己的主業更加豐厚。發展副業對自己的好處第一個就是可以使自己在主業收入之外獲得更高的收入,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第二個好處就是可以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當自己主業不景氣或者在職場失業的時候可以給自己提供一份保險,讓自己不至於太過困難。
  • 談談「副業剛需」
    ,大概意思就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有搞副業的覺悟了。但是,我要說明的一點是,無論你把事情當作愛好還是當作副業,我們的終極目的都說為了讓它成為我們生活中、職業生涯的一部分,只不過,副業剛需更加現實罷了。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搞副業呢?
  • 月薪4000的上班族,該如何發展副業?精明職場人,都從這4點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朋友最近給我說,真的不想再拿這麼低的工資了,於是開啟了「跨界」嘗試,開始探索副業,有的開始做微商,有的開始自媒體寫作,甚至還有不少人做起了網絡主播……他們讓「斜槓青年」這一話題再次受到關注。在這些搞副業的朋友眼裡,好像副業收入秒殺主業是分分鐘的事情。但是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前幾年沒疫情的時候,能靠副業發大財的人,都是寥寥無幾呢?
  • 銀行業降薪,部分員工月入不足5千:後疫情時代,要不要搞個副業?
    隨著疫情慢慢平復,很多企業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不少職場人都開始了職場自救之路,阿知身邊也有不少從業者調侃,自己還不如做個副業賺得多。那麼問題來了:在現在的職場上,還要不要搞副業?如果一個人連主業都做不好,說明他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可能存在著某些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就想通過副業來拯救主業?基本上最後很可能兩頭都做不好。很多人非要去做副業,並不是真的發現副業裡面有機會,而是藉此掩蓋自己在主業上能力不足的事實。
  • 所有人都可以去搞副業,為什麼老師就不可以?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國家都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發展節奏太快,人才競爭激烈,以至於很多人費盡周折也求不到一份工作。事實上,也的確有很多人在從事著自己的第二職業,他們的副業形式多樣,收入或多或少。有的人可以憑藉自己的副業讓自己的生活不至於太過拮据,有的人副業甚至遠超自己的第一職業,從此走上了金錢自由的生活。從事一項副業本是一件具有積極意義的事情,但在這裡面,有一項職業在從事副業的問題上卻有著特殊的敏感性,那就是教師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