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們的社區團購大戰 到底還能不能打下去?

2020-12-23 紅商網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對巨頭進入社區團購的評論,完全沒有否定社區團購的意思,在希望巨頭進入星辰大海的科研領域之外,還引發了一個隱形問題:巨頭一直在用效率改變一個又一個傳統行業,但對效率的追求,真的就合理嗎?

  最近,大家關於社區團購的爭辯有兩個點,一個是社區團購到底有沒有提高效率;一個是巨頭到底是否應該進入社區團購以及由此引發的跟菜販搶生意和涉嫌壟斷的討論。

  社區團購到底有沒有提高效率呢?

  在今年六月份以前,社區團購在全國有兩百多家企業,除了前面十幾個頭部在爭排名,很多地方性的團購企業,都過的很好。

  調皮電商有一位會員在山東做社區團購,相當賺錢;好幾個給社區團購供貨的供應商也說,很多地方社區團購生意太火了,而且玩法更新迭代很快。去年,山東一家地方超市做社區團購,業績翻倍增長,以前開一家店要一兩年回本,現在結合社區團購的玩法,開店之前先開團,蓄積人氣,半年回本。

  如果這些地方社區團購沒有效率提升,能在當地站穩腳跟嗎?

  調皮電商一位會員做凍品供應商,從他給各個渠道供貨的經驗來看,至少凍品這個品類,非常適合社區團購,因為凍品需要冷鏈運輸,如果提前知道訂單量,從廠家到消費者手裡的冷鏈就可控,減少損耗,大大降低成本。

  社區團購從根上說,是預售制,社交也好,社區也好,團長也好,都是服務於預售制這一根本零售形態的,這種模式強化了家庭計劃性消費,對於大眾消費品來說,越是計劃性消費,效率越高。

  所以,社區團購提高效率這件事,是成立的,至少對大眾消費品品類和部分區域來說,是成立的。

  但是,有時候不是效率越高越好,人類如果極端追求效率,那就是計劃經濟了,而且,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效率好了,大家都歡迎;但是,如果經濟萎縮,注意,是經濟萎縮,不是體制障礙導致的經濟形勢不好,大家就不太歡迎效率,因為效率導致太多人失業。

  而且,從社會綜合平衡發展的角度來看,也並不是個別企業的效率越高越好,比如大賣場和街邊店兩種業態,大賣場的價格更低,街邊店的價格略高,但是,如果放任大賣場擴張,街邊店店主就會大量失業。

  印度這個國家雖然落後,但對本地零售業的支持和對外國零售巨頭的限制,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放任發達國家的零售企業進入印度,將很快血洗印度街邊店,造成大量人員的失業。舉印度這個極端的案例,就是讓大家意識到,效率並非永遠正義,發展也並非永遠正義!所有的正義,都是有邊界和時效的。

  04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好有記者採訪我關於反壟斷的看法,實際上,下周二,歐盟將通過一項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反壟斷法案,結合最近中美兩國也在反壟斷方面的動作不斷,這是自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之後,新經濟在發展到一定成熟階段的反應。

  所有國家都擔心企業壟斷,這不是輿論左或者右的問題,這是市場管理的題中之意。

  所以,巨頭們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要不要打下去,如何打下去,都要均衡一下就業和反壟斷兩個社會需求。如果你的社區團購業務帶動了更多就業,幫扶了更多社區店,解決了菜農的增收問題,並且沒有壟斷行為,沒有大數據殺熟的問題,社會的輿論,自然會分清好壞,辨明是非。

  但危險的是,一個巨頭的理性和冷靜,解決不了當前的困境,因為A巨頭不做社區團購,他的對手會做;A遵守《告知書》的規矩,但他的對手或者他局部的對手不遵守,他也會慌!大家都知道社區的戰略意義,大家都不敢停下來進攻。

  畢竟,誰都想規規矩矩合情合理的佔領市場賺到錢,問題是,這種事不存在啊!

  來源:調皮電商 馮華魁

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社區團購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的燒錢大戰,可能給不了巨頭們想要的結果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簡單分析了巨頭們紛紛入局社區團購的——對流量的焦慮與渴求。恰恰就在文章發出後,京東在收購美菜社區團購業務之外,又向社區團購的區域龍頭興盛優選投資7億美金,進一步激化了戰局。時代變了,大人——玩家差異改變了遊戲走向我們確實經歷過補貼-壟斷-收割的故事——滴滴、美團、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都是如此,那些開心薅下來的羊毛總是隨著行業格局的確定而變成了利潤被巨頭們收割回去;因此,消費者對於巨頭進入社區團購領域抱有懷疑也十分水到渠成。
  • 補貼大戰下,社區團購沒有羊毛、只有雞毛
    有報導引用一位滴滴員工的話說,「這是背水一戰」,滴滴想要在短期內重新證明自己,社區團購是不能輸的戰役。相對外賣市場的重資產模式,當下社區團購的燒錢大戰對於滴滴來說要輕鬆順手得多。想當年滴滴能從打車大戰中笑到最後,靠的就是燒錢搶市場的殺手鐧。因此,這次在與美團、拼多多的比拼中,滴滴不落下風其實並不意外。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編輯導讀:今年社區團購可謂是吸睛行業,先是巨頭紛紛入場,接著有文章指出社區團購侵害了小菜販的生意,不少供應商開始抵制社區團購,最近人民日報更是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所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社區團購的發展,似乎蒙上了一層薄霧,未來將走向何方?
  • 人民日報潑社區團購冷水,但巨頭們爭的可不是賣菜生意!
    畢竟要說最近的網際網路熱點,社區團購稱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科技君早早就感受到巨頭們對藍海市場的虎視眈眈,果不其然,入局便是一片「腥風血雨」。就在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時,《人民日報》出面潑冷水,強調「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就差直接點名了。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燒錢賣菜大戰 搶佔社區團購風口
    除了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賣菜大戰愈演愈烈。《證券日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1分錢可以買到多種蔬菜和水果。為了吸引流量搶佔市場,網際網路巨頭深諳其道。這種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巨頭燒錢搶市場,吃瓜群眾看戲薅羊毛。
  • 社區團購引爭議,是弱勢群體的飯碗被搶?還是巨頭們「瘋了」?
    由於最近很多人都在聊社區團購,甚至有不少人其實是在批判社區團購,有些人表示,現在的網際網路巨頭為了搶奪弱勢群體的飯碗,那是無所不用其極。對於這樣的看法,我們先不予以評價,這一次,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更深層次的原因。首先,社區團購是好事還是壞事?直接給出大家答案,壞事。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記者 葉菁)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另有媒體報導,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 巨頭圍剿社區團購,中小平臺、連鎖店打價格戰有戲嗎?
    近期,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領域動作頻頻,這也讓場內一眾中小生鮮電商平臺、社區生鮮團購創企「瑟瑟發抖」。11月3日,滴滴CEO程維在全員會上宣布「橙心優選」的發展計劃:投入不計上限,力爭市場第一,意味著這個共享出行大鱷正式在社區生鮮領域「發起衝刺」,並將與早先入局社區生鮮團購的阿里、拼多多、美團等一爭高下。
  • 社區團購:巨頭們都去搶菜市場的生意!個體戶拿什麼活下去?
    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們一窩蜂進入「社區團購」。前兩天參加了郴州市的一個柑橘產業協會,在座談會上,不少種植戶紛紛訴苦:我們真的是秉承著生態種植的初心,不打農藥除草劑,只用綠肥有機肥,種出來的東西,被渠道商壓價壓得可怕,這個價格,我會虧得連底褲都找不到,但渠道商拿出某某優選,某某團購的價格,我一看,果子都賣1元錢一斤,我們到底還種個什麼勁?!
  • 巨頭們的社區團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會砸了菜農們的飯碗嗎?
    社區團購江湖混戰,搶走傳統生意的最後一道防線,低價打擊小商販!12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新加坡參加2020年金融科技節上發表了一篇演講,演講中提出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的金融風險。最近火爆的社區團購,就是網際網路巨頭們,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利用大數據,通過巨額低價補貼,搶佔菜農果農小商小販們的市場。很多餐飲店的老闆也成為了社區團購中的團長,比如我樓下的蛋糕店,奶茶店,早餐店等成為了團長,社區團購平臺上,有些乾貨調味品價格很實惠,比餐飲店去批發市場拿還更優惠。
  • 京東7億投資興盛優選,但補貼大戰燒不出社區團購的未來
    不過,順著巨頭們的足跡,看看社區團購的錢到底都在往哪燒?補貼大戰之後到底能留下啥?答案或許將逐漸明朗。社區團購的錢往哪燒?通過巨額補貼,中途殺入新熱門賽道,是網際網路大廠「看見兔子就撒鷹」的常規做法,這次落在社區團購上。
  • 社區團購大戰,美團輸不起?
    但是在這期間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平臺,其中最為人們喜歡的就是社區團購平臺。在疫情期間,很多人在家不能出門,都是依靠的在社區團購進行購物,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趁著這個機會,很多社區團購平臺做了起來,阿里、拼多多、京東和美團也是紛紛入局。那麼,美團對於社區團購到底有多少期待?它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嗎?社區團購是怎麼做起來的?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要說2020年什麼詞最火熱,社區團購絕對榜上有名。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這場大戰看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但是真相遠不止如此!
  • 社區團購「九不得」對巨頭殺傷力幾何
    業內人士認為,新規的出臺有利於規範社區團購發展,促進公平競爭,對賽道上的中小玩家是利好消息,而巨頭必須調整玩法,不能再簡單地靠低價來爭奪市場。12月初,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火遍全網,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批評巨頭燒錢做社區團購的評論,兩篇文章掀起了一輪質疑社區團購的浪潮。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真是香餑餑嗎?
  • 江瀚;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江瀚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
  • 湧入社區團購的巨頭們很快就會明白 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
    來源:經濟觀察報社區團購難迎坦途高若灜當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以往先爭奪流量再變現的想法,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不管是與生鮮業務不太搭邊的滴滴率先推出「橙心優選」引發戰局,還是已有生鮮布局的阿里、拼多多、京東、蘇寧從各路探索加注,因生鮮剛需高頻的特點,加之疫情催化市場的線上需求,社區團購的模式不僅能帶來訂單和用戶的增長,還能促使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形成全新而有效的網際網路線下入口。這個賽道被苦於流量的巨頭覬覦,也是應有之意。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網際網路巨頭盯上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必然「血雨腥風」。最近幾天,網際網路巨頭們追逐社區團購風口之舉,就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此前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凡事皆有因。其中的背景是,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如同一股洪流,以阿里、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美團股價大跌,社區團購的「百團大戰」,剛開始就結束了?
    美團股價大跌,社區團購的「百團大戰」,剛開始就結束了?然而「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只要記性不算太壞,很多人大抵都還記得當年的網約車、共享單車的發展歷程,以及網際網路巨頭們在其中的各種手法和所扮演的角色。在社區團購這個新「戰場」,巨頭們正在複製之前的打法,而且更加爐火純青。並且和網約車、共享單車更多地直接面向C端不同,社區團購面向更多的小B,影響更多的夫妻老婆店的生計。
  • 社區團購蹺蹺板:「團長」是關鍵,巨頭來收割
    在電商由藍海逐漸變為紅海的當下,誰吃下社區團購這塊蛋糕,無異於是對自身體量的再造。而以生鮮為切入點的初步嘗試中,原來的電商模式簡單的套用,顯然會水土不服。進社區、招團長,這場從低線城市迅速崛起的風潮,最後會不會在巨頭們達到目的後,一舉甩開團長們,完成最後的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