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暨非遺文化展亮相高雄佛光山1/9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裝服飾集中亮相,吸引眾多遊客觀賞。(中國臺灣網 劉燕萊 攝)

  中國臺灣網2月17日高雄訊 (記者 劉燕萊)多民族的雲南是服飾的寶庫。2月10日至3月18日,「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系列活動在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展廳舉辦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展暨非遺文化展,由雲南民族博物館挑選展出213套、572件的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裝服飾集中亮相,吸引眾多僧人和遊客觀賞。

  彝族、白族、哈尼族、壯族、傣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等25個民族服裝,展示雲南各民族傳統服裝服飾特點,展現古樸的服飾製作藝術,展示雲南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創造燦爛的民族文化。

  其中藏族白頭金剛面具以及各種宗教法器、祭祀圖畫、經文典籍,折射出雲南各民族千姿百態的審美。瑤族的採摘刀等生產工具和酥油茶壺、檳榔盒、包銀碗、竹根菸斗等生活用品都堪稱精品。白族龍頭三弦、壯族魚鼓、拉祜族葫蘆笙等民族樂器,巧奪天工、形狀豐富。

  來自太魯閣七十六歲的孫敬良老人,沿著展廳一一數來,看到各式各樣的雲南民族服飾後不經駐足欣賞,他表示雲南許多民族服裝和太魯閣錦很像,親近感油然而生。

相關焦點

  • 雲南孔雀「飛入」高雄佛光山 光雕舞影祈福吉祥平安
    新華社臺北2月16日電(記者李慧穎、李凱)大年初一夜,高雄佛光山,天空如幕,煙花絢爛,3D光雕(雷射)演出如幻如真。在數萬人用手機照明營造的漫天星光中,26只從雲南飛來的「孔雀」,緩緩綻放,光彩奪目……  數以萬計的遊客及信眾湧入佛光山參加2018春節燈法會。今年法會特別之處是,雲南省在佛光山舉行「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活動,將傣族孔雀舞帶到寶島,「飛入」佛光山。
  • 貴州「非遺」佛光山展演
    中新社高雄9月11日電 題:貴州「非遺」佛光山展演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我已報名參加姜文英老師的剪紙教學班。」來自臺灣臺南縣的顧菊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小時候學過剪紙,姜文英老師的剪紙做工細膩,構圖精巧,看她的作品是一種美的享受。
  • 兩岸民眾在高雄佛光山同圍爐迎新春
    在佛光山參加「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活動的百餘名雲南團員和臺灣民眾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共同迎接己亥豬年。「新年快樂!諸事吉祥!」是大家說得最多的吉祥話,承載了大家對新春的美好祝福和熱切期盼。圖片為主辦方提供「作為舞蹈演員,每一年的春節幾乎都是在各個不同的地區或國家工作,今年第一次來到臺灣佛光山過年,感覺真的不一樣,很熱鬧年味很濃!」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的演員何文婷說。席間,來自昆明市歌舞劇院的演員們為大家帶來了展示雲南少數民族風情的歌舞表演——打歌,贏得陣陣喝彩。
  • 內蒙古草原文化展演活動高雄開幕 「呼麥」等非遺亮相佛光山
    【解說】「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10月12日在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上演,長歌民調、「呼麥」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臺灣民眾呈現。  【解說】此次活動匯集了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80餘位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通過內容精彩、形式豐富的演出等活動為臺灣民眾帶來了草原的問候。專場演出和「草原記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草原文化走親」共同組成「守望精神家園——第六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大型公益交流活動。
  • 「七彩雲南·相約臺灣」等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舉行
    中新社高雄2月5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具雲南少數民族特色的《牛角舞》、民樂組合《竹林深處》、雜技《阿細跳月》……以「孔雀開屏·諸事吉祥」為主題的雲南民族文化藝術表演活動5日在臺灣高雄佛光山舉行。
  • 在臺灣看雲南孔雀「飛」入高雄佛光山
    作為第二屆「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的活動之一,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和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承辦的「孔雀開屏•諸事吉祥」雲南民族文化歌舞表演於2月5日開始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
  • 雲南民族歌舞亮相佛光山 現場觀眾拍手叫好
    演出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帶給民眾不同凡響的藝術。(圖片來源:人間社提供) 演出現場(圖片來源:人間社提供)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從2月16日起,館方邀請大陸著名的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展演「七彩雲南.相約臺灣」。
  • 「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交流主題日在高雄舉行
    人民網高雄2月14日電(記者 王平、王堯) 「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交流主題日活動14日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活動以「孔雀開屏·諸事吉祥」為主題,面向高雄市民做了雲南紅河州、臨滄市等地的專題旅遊推介,並舉行專題文藝演出。
  •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在臺灣高雄上演
    一曲盪氣迴腸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唱罷,觀眾席上響起熱烈的掌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10月12日在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上演。除了這首長調民歌,呼麥、薩吾爾登、搏克(摔跤)、好來寶、馬頭琴、安代舞等節目也紛紛亮相,讓臺下的近2000名觀眾大呼過癮。
  • 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舉行
    「七彩雲南·相約臺灣」等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舉行  中新社高雄2月5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具雲南少數民族特色的《牛角舞》、民樂組合《竹林深處》、雜技《阿細跳月》……以「孔雀開屏·諸事吉祥」為主題的雲南民族文化藝術表演活動5日在臺灣高雄佛光山舉行。
  • 河南民俗藝術展亮相臺灣高雄佛光山 (3/4)
    河南民俗藝術展亮相臺灣高雄佛光山/4) "← →"翻頁 2月6日,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內舉行的河南民俗藝術展吸引遊客
  • 內蒙古非遺團隊走進臺灣展現草原文化之美
    新華社高雄10月12日電(記者許雪毅、趙博)古老的長調民歌、神奇的呼麥藝術、奔放的馬頭琴演奏……12日,「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專場演出在臺灣高雄佛光山舉行,拉開了「守望精神家園——第六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大型公益交流活動的序幕。
  • 交流·交心·交棒——內蒙古非遺團隊走進臺灣
    新華社臺北10月22日電 題:交流·交心·交棒——內蒙古非遺團隊走進臺灣  新華社記者 許雪毅、趙博  當神奇的呼麥和古老的長調響起,臺灣觀眾讚嘆,「好像看到了遼闊大草原」;當臺灣少數民族同胞一次次與內蒙古非遺團隊成員手牽手歡快起舞,現場氛圍令人感動
  • 絲路雲裳·七彩雲南民族賽裝文化節民族服裝服飾設計大賽獲獎名單...
    雲南網訊(記者 畢芃 楊昊 黃磨西)7月25日晚,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19民族賽裝文化節暨中國·楚雄彝族火把節迎賓(頒獎)文藝演出在彝州大劇院舉行。頒獎現場。  本屆民族賽裝文化節民族服裝服飾設計暨形象大使大賽共設十佳傳統民族服裝服飾、十佳創意民族服飾、十佳民間刺繡(布藝)能手、十佳民族服裝服飾設計師、十佳民族服裝服飾形象大使、優秀組織獎
  • 「錦繡中華」2019中國非遺服飾秀將綻放北京中軸線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是在文化和旅遊部的支持下,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牽頭,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服飾研究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
  • 「山東文化周」走進臺灣高雄 齊魯文化在佛光山綻放
    「山東文化周」走進臺灣高雄 齊魯文化在佛光山綻放 2019年11月25日 09: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山東武術表演(圖片來源:山東省臺港澳辦)  中國臺灣網11月25日訊 「山東文化周」日前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
  • 明代服飾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展,還有精美文創可以買買買
    29日下午,「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展,孔府傳世文物「香色麻飛魚貼裡」吸引市民駐足。 新時報記者黃中明 攝9月29日下午,由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隆重開展。
  • 三個關鍵詞get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
    邀請國內外知名服裝設計師舉辦時裝展演,將蒙古族服裝服飾逐步推向國際市場。本屆藝術節,來自俄羅斯聯邦布裡亞特共和、卡爾梅克共和國、圖瓦共和國、蒙古國以及國內青海、新疆、雲南、貴州、吉林、甘肅等省區的民族服裝代表隊,與我區各盟市代表隊將共同展演展示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以此為載體,推動國際間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 《前程似錦——蘇州宋錦文化展》在廣州即將開幕
    本次文化展的部分展品。(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7月22日消息 2020年7月22日,由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和蘇州絲綢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前程似錦——蘇州宋錦文化展》開幕,展期至9月22日。展出期間,市民朋友可以前往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欣賞蘇州宋錦這一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魅力。細膩典雅,60件宋錦精品再現中國名錦芳華宋錦是宋代發展起來的以經線和彩緯同時顯花的具有宋代藝術風格的織錦,與四川蜀錦、南京雲錦稱為中國「三大名錦」。
  •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今日在山東博物館...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9日訊 中國服飾文化發展源遠流長,服飾是華夏文明的具象載體。9月29日下午,由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隆重開展。展覽精選有代表性的明代服飾文物,輔以古代書畫、青銅器、玉器、金銀器、瓷器等共80餘件珍貴文物,在定製的展廳中為觀眾呈現無與倫比的大明風華。本次展覽由「垂衣天下治」「華錦慶嘉時」「香靄入長裾」三個單元構成,分別展示了明代官員服飾、嘉禮服飾和日常起居服飾,從禮儀文化、織繡技術、服飾多樣化發展等角度表現了明代服飾的風採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