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安達,一個在北京創業的媒體人,今天要跟各位介紹的歌曲是才氣縱橫的音樂人馬兆駿17歲時作詞,由鄭怡演唱的民歌《微風往事》。
創作背景
馬兆駿19歲進入滾石唱片擔任製作人,至今仍是該公司紀錄中最年輕的音樂製作人。30年來,馬兆駿創作的歌曲超過1000首。除了民歌,唱過他作品的歌手從70年代巨星鄧麗君、鳳飛飛、劉文正、黃鶯鶯,到80年代偶像如張信哲唱的《寬容》、藍心湄《上緊發條》,以及伊能靜的成名曲《爸爸不要說》,都是由他填詞。
鄭怡是80年代校園民歌歌手,以演唱《月琴》一曲成名。
「校園民歌」時代,大部分寫歌、唱歌的年輕人,不管唱片賣得多好,都沒想過要留在音樂行業以此為生。
所以,當年多少偶像級的「民歌手」一畢業就都離開音樂圈,出國深造、就業,留下來把音樂當成志業的,委實不多。但那少數留了下來的,無論幕前幕後,後來確實成為支撐臺灣流行音樂轉型、繼而爆炸成長的中流砥柱。
鄭怡,就是那少數留了下來的歌者,並且成功從學生身份的「民歌手」過渡轉型成「都會女子情歌」的詮釋者。
仔細算一算,從她1979年報名第三屆「金韻獎」,到1992年她出版最後的錄音專輯,轉進廣播圈成為專業DJ,她的唱片歌手生涯總共延續了十三年。
鄭怡唱過的好歌太多,《微風往事》就是其中一首。
時光流逝,我們總有很多的往事,有些往事會被遺忘,有些故事值得收藏,記憶音符我們下次見。
《微風往事》歌詞
原唱:鄭怡
作詞:馬兆駿
作曲:洪光達
編曲:鮑比達
早晨的微風 我們向遠處出發中
往事如煙 不要回首
晨霧迷漫中 音樂在我心裡響起
幕已開啟 別再憂愁
誰知我行蹤 何去何從
誰令我感動 遠離傷痛
早晨的微風 在心中
晨霧迷漫中 多感動
不回首 別再憂愁
記憶音符
音樂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通俗易懂、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易於傳唱,一段段優美的旋律就像一座座七彩橋,架在兩岸人民心中,共通的語言與話題,體現了共同的文化與淵源。
「京彩臺灣」《記憶音符》專欄,聚焦兩岸流行音樂的「經典」與「懷舊」,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展現兩岸一家親的文化脈絡。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
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這是不見傷感的分手……
生活如此磨人,不如停下腳步看雲去……
成長就是學會放下矜持,勇敢去愛……
一代「歌后」鄧麗君背後的成長故事
月是故鄉明,回家的感覺便是最懷念的!
你可知「朋友一生一起走」背後的故事?
臺灣這首曾經的經典流行歌曲,你會唱嗎?
傳唱40多年的青春民歌,每一次聽完都是戀愛的氣息!
夏日之旅,用歌聲陪你回家
心情不好嗎?來聽《就在今夜》吧!
當遊吟歌者與這個世界奇遇,會撞出怎樣的「火花」?
從《一剪梅》到《千裡之外》,這是一段46年的傳奇音樂之路......
讓梅豔芳唱了一輩子的《女人花》
李宗盛與林憶蓮,當愛已成往事……
寒冷冬季,怎能少了《雪人》的陪伴?
40分鐘完成創作,最初被歌手嫌棄,這首《舊夢》為何一唱即紅……
跟隨這首《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去聽兩個年輕人的故事......
為了萬丈雄心,踏上這從故鄉到異鄉的365裡路……
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輪迴的等待
龍的傳人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愛要怎麼說出口
拜訪春天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主播
我聽科技特約編輯
暨臺灣廣播金鐘獎得主
黃瀧陞(安達)
京彩臺灣